-
公开(公告)号:CN11797471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20255.5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研究院) ,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路侧感知场景的车辆跟踪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路侧视频中车辆出现及消失的范围即跟踪边界,以及车辆连续运动的区域即标记区域,提取位于跟踪边界内的车流轨迹和车道线;用车道线和/或车流轨迹对通过卡尔曼滤波法获得车辆轨迹框进行修正;通过匈牙利匹配算法关联修正后的车辆预测轨迹框与目标检测框,根据其关联结果确定标记轨迹框及丢失轨迹框;再次通过匈牙利匹配算法关联标记轨迹框和丢失轨迹框,并根据其关联结果对重复轨迹进行合并,得到车辆跟踪轨迹。本发明可以在保证算法实时性的前提下,提高路侧视角下车辆跟踪算法的跟踪精度和ID保持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8248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11835.5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AI智能体的自动驾驶仿真微观行为交互方法及系统,涉及自动驾驶仿真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仿真真实度差,预测不准确,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对多源数据进行预处理;随后通过融合嵌入步骤,将数据深度融合并嵌入到统一的特征空间中,生成多模态特征向量;接着通过Sim Transformer编码步骤,将多模态特征向量转换为全局交互特征的高维表示;在密集预测网络步骤中,利用全局交互特征生成预测信息;随后通过Sim Transformer解码步骤结合Query输出具体行为决策;最后,智能体行为输出步骤根据具体行为决策调整智能体的实际操作。实现了对智能体行为决策的精确预测和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894225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27650.2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通运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假日交通拥堵仿真和诱导方法及其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所述历史交通数据采用仿真算法计算得到与所述节假日日期对应的交通仿真评估指标数据,所述交通仿真评估指标数据至少包括拥堵路段数据,所述拥堵路段数据包括至少一个拥堵路段位置及该位置处的拥堵情况数据;基于所述拥堵路段数据采用交通诱导算法对所述拥堵路段位置处的交通情况进行拥堵诱导,并采用仿真算法重新计算更新的交通仿真评估指标数据。本发明方法提前预测全网高速公路交通出行量,尤其针对节假日拥堵状况,为高速公路的节假日交通管控提供科学决策支撑,提升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65750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1131618.1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109 , G06Q50/40 , G06F17/1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公交线路运力优化方法,属于公交线路运力优化技术领域。包括:步骤一、获取待优化公交线路运营数据;步骤二、基于乘客需求对公交线路运营时段进行划分;步骤三、基于乘客候车时间配置最小发车间隔和生成时刻表方案;步骤四、构建最优配车数模型,步骤三获得的最小发车间隔和时刻表方案作为输入,输出最优调度方案。解决缺乏同时考虑发车频率、时刻表、车辆调度优化问题的联合求解,只能输出单一问题的问题。本发明实现对公交线路运营时段划分、最优发车间隔方案、时刻表生成、最优配车数的综合输出,综合考虑公交供给侧能力和需求侧服务水平因素,通过分步动态规划,实现不同运营时段下不同发车间隔的阶段指标及策略指标高效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7435351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757129.2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道路仿真分布式计算的负载均衡方法,属于路网仿真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动态行为和静态行为结合实现车辆负载均衡,包括:S1.选择仿真场景特征;S2.加载分割路网信息;S3.获取与本次仿真相似的场景仿真信息;S4.计算最优子路网仿真时长;S5.根据路网仿真时长调整最后一次仿真路网分割;S6.子程序单步推演;S7.检测程序运行负载,调整共享区域车辆计算归属;S8.迁徙已调整归属车辆,判断仿真是否结束,若仿真未结束,重复执行S6‑S7,若仿真结束保存路网分割方案。本发明解决依靠传统的公式推演方法难以准确评估实际服务器之间存在配置和运算能力的差异,实现了动态调整路网计算范围的仿真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5344503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272167.4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1/36
Abstract: 面向自动驾驶规划控制测试的交通流仿真系统与仿真方法,属于自动驾驶系统仿真测试技术领域。为了在仿真测试中提供可交互的高真实度的背景交通车流的问题。本发明SUMO仿真模块、传感器仿真模块、车辆动力学模块分别连接仿真场景引擎,仿真场景引擎连接自动驾驶系统。仿真场景引擎包括仿真场景解析子模块、仿真场景生成子模块、仿真数据管理子模块、仿真场景同步子模块、自动驾驶系统网络通信模块;自动驾驶系统包括感知算法模块、定位算法模块、规划算法模块、控制算法模块,感知算法模块、定位算法模块、规划算法模块和控制算法模块通过消息中间件实现数据交互。本发明可提高测试的真实度,加快发现和优化自动驾驶系统规控算法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5052267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965353.X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 深圳新视达视讯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微观仿真车路协同数据交互系统,属于交通仿真技术领域。微观仿真车路协同数据交互系统,包括构建RSU管理模块和OBU管理模块,所述RSU管理模块包括多个RSU模型,所述OBU管理模块包括多个OBU模型;所述OBU或RSU模型包括多个消息队列;所述RSU模型用于接收、存储和发布用户配置的消息队列发出的消息;所述OBU模型用于接收和存储来自RSU模型或其他OBU模型消息队列发出消息,还用于发布基于搭载车辆状态产生的自车BSM消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仿真速度慢,难以满足大规模交通仿真速度要求的技术问题,提高了仿真速度;提供大规模车路设备之间的距离判定方法,提升仿真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937366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859545.2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交通需求与供给转化的交通流推算方法,属于交通流推算技术领域。构建多尺度交通需求转化方法和多尺度交通供给转化方法,根据多尺度交通需求转化和供给转化方法,得到各尺度下的交通需求和供给,实现在不同尺度下交通流的加载过程。所述构建多尺度交通需求转化方法包括构建宏‑中‑微观交通需求转化方法和微‑中‑宏观交通需求转化方法。所述多尺度交通供给转化方法包括构建宏‑中‑微观交通供给转化方法和微‑中‑宏观交通供给转化方法。解决了交通流推算方法相互独立、无法形成跨尺度推算的问题的技术问题。实现从宏观到微观、从微观到宏观的交通需求信息互通与迭代,为跨尺度交通需求管理与控制提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4997545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929598.7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50/30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轨道衔接优化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轨道衔接优化方法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换乘客流数据、换乘站点数据和运行线路数据;S2.换乘客流上车时间匹配并获得OD所处时段;S3.建立最大化客流衔接率模型的目标函数;S4.建立最小化乘客候车时长模型的目标函数;S5.建立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包括时刻调整范围约束、上下班次发车时刻延续约束、站点时段下的列车衔接差距约束和全网乘客候车时长不差于现状约束;S6、求解最大化客流衔接率模型和最小化乘客候车时长模型,得到优化后的线路时刻调整方案。提升大客流站点的换乘效率的同时兼顾换乘客流量低站点的衔接质量,解决列车调整的精细程度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968604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928507.8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规模路网下的道路仿真并行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交通仿真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大规模路网下的道路仿真并行方法,包括:按照预设道路分层策略对道路进行分层,其中,所述预设道路分层策略包括第一规则、第二规则和第三规则,所述第一规则包括:相邻道路放于不同层,所述第二规则包括:冲突的交叉道路放于不同层,所述第三规则包括:若一道路的长度小于上游道路的最大制动距离,则将该道路的上游道路和下游道路放于不同层;创建并行队列;进行并行计算。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可以保证有冲突的车道在同一个处理器进行运算,能够避免并行造成的仿真异常,从而实现大规模路网下的道路仿真并行计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