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90693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110998523.X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沉浸式感知和仿生控制的移动排爆装置及方法,属于虚拟现实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排爆方式安全性差、且排爆效率低问题。该装置包括仿生控制设备,其中,摄像设备,用于采集操作人员脸部图像;处理器,用于对脸部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双眼眼球信息,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至搭载在移动排爆机器人上的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双眼眼球信息对移动排爆机器人上的云台和可变基线双目相机进行调整,进而采集与操作人员视角相同的排爆现场的第一视场立体图像;操作人员基于排爆现场的第一视场立体图像控制移动排爆机器人进行排爆。该方法能够有效增强操作人员对排爆现场的沉浸式真感,从而提高操作人员的排爆效率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7229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79493.6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IPC: G06V10/25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20/17 , G06V10/80 , G06V10/52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无人机协同目标识别系统,属于无人机系统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无人机系统识别准确度低、模型计算需求大、通信效率低的问题。系统包括:无人机平台,包括多台无人机,每台无人机包括三光吊舱、机载计算处理模块和机载通信模块;机载计算处理模块,基于改进的目标检测模型对图像进行目标检测识别;机载通信模块,用于通过异步消息传递库ZeroMQ与地面控制站通信,将图像中目标对应的原始边界框以及边界框的属性信息发送至地面控制站;地面控制站,对各原始边界框进行转换,并对转换后的边界框进行循环融合处理得到循环融合处理后的边界框,基于融合处理后的边界框对目标进行检测判别。
-
公开(公告)号:CN11816862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1580306.X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学氧呼设备剩余容量预测方法,属于消防产品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呼吸设备无法对剩余容量进行预测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压力传感器采集吸气口处的实际压差,根据实际压差确定每个吸气周期的时间范围;在某一吸气周期内,根据实际压差获得标准时间内的标准消耗气体量;根据标准消耗气体量计算对应吸气周期内的实际消耗气体量,获得所有吸气周期内的实际消耗气体量;计算所有吸气周期内的实际消耗气体量的总和,总气体体积扣除所有吸气周期内的实际消耗气体量的总和即为化学氧呼吸设备的剩余容量。本发明可用于化学氧呼吸设备剩余容量的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16177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1581041.5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航时化学氧呼吸器的半导体制冷方法,属于消防产品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吸气进行降温操作复杂、降温效果不可控的问题。该方法包括步骤1:制冷控制器接收吸气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吸气温度数据,判断吸气温度数据是否超过开启阈值;若超过开启阈值,则开启半导体制冷片,进行步骤2;若未超过开启阈值,则半导体制冷片保持关闭状态;步骤2:吸气与半导体制冷片的冷面接触进行热量的交换;步骤3:半导体制冷片的冷面将热量传递至半导体制冷片的热面,实现对吸气的冷却。本发明可对吸气进行有效降温。
-
公开(公告)号:CN11816177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1580299.3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航时化学氧呼吸器的控制方法,属于消防产品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了解化学氧呼吸器的产品状态以及佩戴者的使用状态或者无法自适应佩戴者呼吸状态进行动态调节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呼吸器上电开机,手持终端显示开机界面和生氧罐类型,执行电量检测;呼吸器进入低功耗待机状态,关闭手持终端上的显示屏和报警灯,主控制器进入休眠状态;呼吸器进入测试状态,检测电池电量、检测生氧罐是否在位、检测导气风扇、检测自启动开关是否存在故障,如存在故障则显示故障类型,若没有故障,则启动生氧罐、导气风扇检测、剩余容量报警检测、运动状态报警检测、手动报警检测和制冷检测。本发明可用于呼吸器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305167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110290684.3
申请日:2021-03-18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线性插值形函数的柔性绳索建模方法,该方法从计算时间和计算精度两方面考虑,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如集中质量法的计算速度最快但精度较低、基于绝对节点坐标的非线性有限元方法的计算耗时长但精度较高等的缺陷,方法中采用两节点的非线性绳索单元具有适中的计算时间及较高的计算精度,兼具了计算时间经济性和高精度特性,能够满足于工程化应用需求,是柔性拦截网绳索建模较为合理的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1719549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24534.3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车辆防倾覆仿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基于车辆预设组成部件,以转轴与发射器交点为原点,建立三维笛卡尔坐标系,并在所述三维笛卡尔坐标系中分别生成预设坐标轴与方位角、俯仰角的关系;基于所述三维笛卡尔坐标系,对所述车辆发射状态进行受力分析,生成力矩平衡方程;基于所述力矩平衡方程,生成车辆支腿支座反力关系式;在预设仿真系统中,基于所述车辆支腿支座反力关系式,根据车辆的回转/俯仰发射参数及车辆性能参数,完成车辆防倾覆判定。本公开通过仿真出每个支腿实时受力,通过实时监测车辆参数,仿真计算出支腿反力,可指导车辆安全作业,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5887959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111115534.5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人负载用的柔性折叠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运输装备技术领域,解决了负载运输装备重量大、尺寸长、折叠展开角度有限的问题。本发明装置包括上连接单元、柔性折叠单元、下连接单元;柔性折叠单元包括折叠旋转臂组件和减振卡锁组件,减振卡锁组件包括缓冲模块、柔性体框架、中心调节杆和把手;缓冲模块包括柔性体和卡锁体;把手带动中心调节杆和卡锁体的卡锁轴转动,卡锁轴的弧形齿推动卡齿在底板上产生径向位移,使卷簧放松/绕紧,中心调节杆与底板啮合/脱离以实现上、下连接单元的折叠和打开的控制柔性折叠单元在径向方向和竖直方向获得缓冲减振。本发明方法用途广泛,步骤简单,使用安全,可以搭载到各种运输装备上。
-
公开(公告)号:CN11692029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338467.1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远距离消防的灭火方法,属于消防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实现远距离灭火,发射灭火弹时灭火弹的飞行距离难以控制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调节灭火车的平衡支腿,对灭火车进行调平支撑;步骤S2:通过电磁发射系统的探测装置探测目标位置;步骤S3:根据探测装置探测到的位置信息调整发射转塔的姿态,对目标进行定位瞄准;瞄准后,电磁发射器发射灭火弹;步骤S4:灭火弹发射到目标位置时,引爆灭火弹,喷洒灭火剂。本发明实现了对目标位置的探测和定位,准确发射灭火弹进而实现了远距离消防。
-
公开(公告)号:CN114099194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111242381.0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IPC: A61G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压隔离舱,包括舱室和送风装置,舱内壁所围成的第一密封空间为隔离区,舱外壁围绕所述舱内壁设置,且舱外壁与所述舱内壁之间形成供气体流动的第二密封空间;送风装置用于将过滤后的外部空气送入第二密封空间;其中,舱内壁上设置有减压阀,第二密封空间内的气流经所述减压阀降压后送入至第一密封空间,以在第一密封空间内形成正压环境。本发明的送风装置向舱室夹层的密封空间内通入空气,并经减压阀降压后流向正压隔离舱内,使正压隔离舱内形成正压环境,能够有效改善正压隔离舱内人员呼吸不畅的问题。此外,正压隔离舱内的气压相对于舱室夹层内的气压为负压,可以防止病毒从舱内向外部泄漏,提高了隔离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