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17091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180942.9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风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的通风控制系统及隧道通风方法。所述隧道(1)的位于该第一隧道口和第二隧道口之间的中间部分设置有旁通外部空间的风道,至少部分所述风道内设有风机,所述通风控制系统包括空气参数采集装置(8)和控制装置(9),所述空气参数采集装置位于所述隧道内并能够检测所述隧道内空气的特征参数;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根据所述特征参数控制所述风机的启停和/或转动方向以选择性控制为自然通风模式或复合通风模式。本发明能够由空气参数采集装置检测隧道内空气的特征参数,并将所检测到的参数传输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隧道内空气特征参数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通风模式,从而减小通风系统的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4150994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111216856.9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综合管廊领域,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的逃生设备。该逃生设备包括多个逃生口,处于隧道本体边部的逃生口上连接有直梯,直梯的自由端支撑在隧道本体的底部,处于中部的逃生口上设有伸缩爬梯,常态下,伸缩爬梯缩回至与其对的逃生口内,逃生状态下,伸缩爬梯伸出,且伸缩爬梯的伸出端支撑在隧道本体的底部。本发明的逃生设备包括直梯和伸缩爬梯,其中,车辆不会在隧道本体的边部行走,因此,直梯的设置方式能够满足车辆的作业需求,且直梯使用方便,增加逃生速度,中部的伸缩爬梯在常态下缩回,可保障运维车辆、检修车辆以及其他设备和材料等通行的正常行走,而在逃生过程中,可将伸缩爬梯放下,进而增加逃生线路,确保工作人员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2392502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011302201.9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的施工建设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隧道的施工方法。所述隧道适用于坡度为18%‑37%的山岭,所述山岭包括间距为2km以上的第一点(4)和第二点(5),并且所述第一点(4)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点(5)的高度,所述施工方法包括:S1:在所述第一点(4)和所述第二点(5)之间修建所述隧道(1),使所述隧道(1)以急坡段(2)和缓坡段(3)交替分布的方式自所述第一点(4)向上倾斜延伸至所述第二点(5),其中,使所述急坡段(2)的坡度大于所述缓坡段(3)的坡度。该隧道的施工方法通过修建坡度变化的隧道,完成了在较大坡度山岭上修建长距离隧道的巨大工程。
-
公开(公告)号:CN114017091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111180942.9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风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的通风控制系统及隧道通风方法。所述隧道(1)的位于该第一隧道口和第二隧道口之间的中间部分设置有旁通外部空间的风道,至少部分所述风道内设有风机,所述通风控制系统包括空气参数采集装置(8)和控制装置(9),所述空气参数采集装置位于所述隧道内并能够检测所述隧道内空气的特征参数;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根据所述特征参数控制所述风机的启停和/或转动方向以选择性控制为自然通风模式或复合通风模式。本发明能够由空气参数采集装置检测隧道内空气的特征参数,并将所检测到的参数传输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隧道内空气特征参数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通风模式,从而减小通风系统的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4411812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111611307.1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E02D29/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综合管廊领域,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附属建筑结构。该附属建筑结构包括下舱体、上舱体和第一附属舱体,下舱体设有第一水舱室、第二水舱室、第一信舱室、第一电舱室以及第二电舱室;上舱体设有第二信舱室、第三电舱室和第四电舱室,上舱体连接有第一电舱风道和第二电舱风道,第一电舱风道与第二信舱室和第四电舱室连通,第二电舱风道与第三电舱室连通;第一水舱室和第二水舱室与水舱分别设有第一隔门和第二隔门,第一附属舱体设有第三隔门。本发明提供的附属建筑结构可供工作人员或车辆沿着水平方向进入到综合管廊内部,增加大型车辆和重型物资、人员逃生出入的便利性,且管线分布合理,便于布置和维修。
-
公开(公告)号:CN11441181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611307.1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E02D29/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综合管廊领域,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附属建筑结构。该附属建筑结构包括下舱体、上舱体和第一附属舱体,下舱体设有第一水舱室、第二水舱室、第一信舱室、第一电舱室以及第二电舱室;上舱体设有第二信舱室、第三电舱室和第四电舱室,上舱体连接有第一电舱风道和第二电舱风道,第一电舱风道与第二信舱室和第四电舱室连通,第二电舱风道与第三电舱室连通;第一水舱室和第二水舱室与水舱分别设有第一隔门和第二隔门,第一附属舱体设有第三隔门。本发明提供的附属建筑结构可供工作人员或车辆沿着水平方向进入到综合管廊内部,增加大型车辆和重型物资、人员逃生出入的便利性,且管线分布合理,便于布置和维修。
-
公开(公告)号:CN110156296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1810142297.3
申请日:2018-02-11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C02F11/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物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污泥干化装置以及污泥干化方法,所述污泥干化装置包括传动机构(10),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多个支撑辊(12),每个所述支撑辊能够围绕该支撑辊的中心轴线旋转,所述污泥干化装置还包括传送带(20),所述传送带的至少一面能够贴覆污泥,所述传送带绕置于多个所述支撑辊并形成封闭的传送路径。该污泥干化装置能够增加污泥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并使得污泥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干燥,大大提高了污泥的干燥效果和干燥速率。本发明提供的污泥干化方法,增加了污泥层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且使得污泥层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干燥,由此大大提高了污泥的干燥效果和干燥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11824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601429.2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综合管廊领域,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结构的安全监测系统。该安全监测系统包括反射膜片、位移计、锚杆应力计、渗压计、测缝计、钢筋计和控制系统,反射膜片用于监测隧道开挖时围岩内壁是否发生形变;位移计用于监测围岩的内部和综合管廊的内部是否发生形变,应力计用于监测围岩内部的应力变化;渗压计用于监测综合管廊的外水压力变化;测缝计用于监测围岩与综合管廊之间是否存在缝隙和缝隙变化;钢筋计用于监测综合管廊内部的钢筋的应力变化;控制系统用于接受反射膜片、位移计、锚杆应力计、渗压计、测缝计和钢筋计反馈的数据信息,并根据反馈的数据信息作出相应指示。
-
公开(公告)号:CN11415099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216856.9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综合管廊领域,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的逃生设备。该逃生设备包括多个逃生口,处于隧道本体边部的逃生口上连接有直梯,直梯的自由端支撑在隧道本体的底部,处于中部的逃生口上设有伸缩爬梯,常态下,伸缩爬梯缩回至与其对的逃生口内,逃生状态下,伸缩爬梯伸出,且伸缩爬梯的伸出端支撑在隧道本体的底部。本发明的逃生设备包括直梯和伸缩爬梯,其中,车辆不会在隧道本体的边部行走,因此,直梯的设置方式能够满足车辆的作业需求,且直梯使用方便,增加逃生速度,中部的伸缩爬梯在常态下缩回,可保障运维车辆、检修车辆以及其他设备和材料等通行的正常行走,而在逃生过程中,可将伸缩爬梯放下,进而增加逃生线路,确保工作人员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2392502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302201.9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的施工建设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隧道的施工方法。所述隧道适用于坡度为18%‑37%的山岭,所述山岭包括间距为2km以上的第一点(4)和第二点(5),并且所述第一点(4)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点(5)的高度,所述施工方法包括:S1:在所述第一点(4)和所述第二点(5)之间修建所述隧道(1),使所述隧道(1)以急坡段(2)和缓坡段(3)交替分布的方式自所述第一点(4)向上倾斜延伸至所述第二点(5),其中,使所述急坡段(2)的坡度大于所述缓坡段(3)的坡度。该隧道的施工方法通过修建坡度变化的隧道,完成了在较大坡度山岭上修建长距离隧道的巨大工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