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廊的逃生设备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150994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111216856.9

    申请日:2021-10-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综合管廊领域,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的逃生设备。该逃生设备包括多个逃生口,处于隧道本体边部的逃生口上连接有直梯,直梯的自由端支撑在隧道本体的底部,处于中部的逃生口上设有伸缩爬梯,常态下,伸缩爬梯缩回至与其对的逃生口内,逃生状态下,伸缩爬梯伸出,且伸缩爬梯的伸出端支撑在隧道本体的底部。本发明的逃生设备包括直梯和伸缩爬梯,其中,车辆不会在隧道本体的边部行走,因此,直梯的设置方式能够满足车辆的作业需求,且直梯使用方便,增加逃生速度,中部的伸缩爬梯在常态下缩回,可保障运维车辆、检修车辆以及其他设备和材料等通行的正常行走,而在逃生过程中,可将伸缩爬梯放下,进而增加逃生线路,确保工作人员安全。

    用于隧道的通风控制系统及隧道通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17091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111180942.9

    申请日:2021-1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风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的通风控制系统及隧道通风方法。所述隧道(1)的位于该第一隧道口和第二隧道口之间的中间部分设置有旁通外部空间的风道,至少部分所述风道内设有风机,所述通风控制系统包括空气参数采集装置(8)和控制装置(9),所述空气参数采集装置位于所述隧道内并能够检测所述隧道内空气的特征参数;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根据所述特征参数控制所述风机的启停和/或转动方向以选择性控制为自然通风模式或复合通风模式。本发明能够由空气参数采集装置检测隧道内空气的特征参数,并将所检测到的参数传输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隧道内空气特征参数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通风模式,从而减小通风系统的能耗。

    综合管廊的逃生设备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15099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216856.9

    申请日:2021-10-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综合管廊领域,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的逃生设备。该逃生设备包括多个逃生口,处于隧道本体边部的逃生口上连接有直梯,直梯的自由端支撑在隧道本体的底部,处于中部的逃生口上设有伸缩爬梯,常态下,伸缩爬梯缩回至与其对的逃生口内,逃生状态下,伸缩爬梯伸出,且伸缩爬梯的伸出端支撑在隧道本体的底部。本发明的逃生设备包括直梯和伸缩爬梯,其中,车辆不会在隧道本体的边部行走,因此,直梯的设置方式能够满足车辆的作业需求,且直梯使用方便,增加逃生速度,中部的伸缩爬梯在常态下缩回,可保障运维车辆、检修车辆以及其他设备和材料等通行的正常行走,而在逃生过程中,可将伸缩爬梯放下,进而增加逃生线路,确保工作人员安全。

    风阀和风机连锁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017511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191486.8

    申请日:2021-1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风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风阀和风机连锁控制系统,所述风阀和风机连锁控制系统包括风阀(20)、风机(21)和具有微控制器(8)的配电控制装置(6),所述微控制器(8)信号连接于所述风阀(20)和风机(21),并设置为能够控制所述风机(21)在所述风阀(20)打开后启动,并且/或者,控制所述风阀(20)在所述风机(21)停止后关闭。本发明中设置具有微控制器的配电控制装置,该配电控制装置能够通过微控制器控制风机在风阀打开后启动,风阀在风机停止后关闭,满足了风阀与风机的联动要求,简化了安装现场的电气装置配置,降低配电接线复杂程度,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用于隧道的通风控制系统及隧道通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17091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180942.9

    申请日:2021-1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风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的通风控制系统及隧道通风方法。所述隧道(1)的位于该第一隧道口和第二隧道口之间的中间部分设置有旁通外部空间的风道,至少部分所述风道内设有风机,所述通风控制系统包括空气参数采集装置(8)和控制装置(9),所述空气参数采集装置位于所述隧道内并能够检测所述隧道内空气的特征参数;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根据所述特征参数控制所述风机的启停和/或转动方向以选择性控制为自然通风模式或复合通风模式。本发明能够由空气参数采集装置检测隧道内空气的特征参数,并将所检测到的参数传输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隧道内空气特征参数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通风模式,从而减小通风系统的能耗。

    综合管廊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150352U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21111789.4

    申请日:2022-05-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综合管廊,包括:隧道本体,所述隧道本体内沿隧道本体的延伸方向设置有水平隔板,将所述隧道本体内划分为上舱体和下舱体,所述上舱体内沿隧道本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竖直隔板,将所述上舱体划分为多个舱室;每一竖直隔板上沿隧道本体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第一逃生口;每一舱室对应的水平隔板上沿隧道本体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第二逃生口,每一第二逃生口上设置有第一攀爬机构或第二攀爬机构,人员通过第一攀爬机构或第二攀爬机构能够从舱室进入到下舱体内。本实用新型的综合管廊设置有多个第一逃生口和多个第二逃生口,安全可靠,能够实现人员的多通道转移,增加管廊内人员的安全性。

    逃生装置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510727U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022714512.8

    申请日:2020-1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逃生装置,该逃生装置包括:逃生出口,逃生出口处设有盖体座;盖体,与盖体座铰接;和逃生梯组件,包括可收纳的逃生梯本体和用于释放或收纳逃生梯本体的逃生梯释放装置,逃生梯释放装置在盖体被打开时自动释放逃生梯本体。逃生梯释放装置可包括:逃生梯束缚件,逃生梯束缚件包括束缚件固定端和束缚件活动端,束缚件固定端和束缚件活动端之间设有用于束缚逃生梯本体维持收纳状态的束缚部;和束缚固定件,设于盖体的盖体底壁上并能与束缚件活动端形成可拆卸连接,束缚件活动端在盖体被打开时自动脱离束缚固定件。本实用新型的逃生装置适于隧道逃生,使用方便,节省逃生时间,有效保障逃生人员的人身安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