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干化装置以及污泥干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56296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810142297.3

    申请日:2018-02-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物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污泥干化装置以及污泥干化方法,所述污泥干化装置包括传动机构(10),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多个支撑辊(12),每个所述支撑辊能够围绕该支撑辊的中心轴线旋转,所述污泥干化装置还包括传送带(20),所述传送带的至少一面能够贴覆污泥,所述传送带绕置于多个所述支撑辊并形成封闭的传送路径。该污泥干化装置能够增加污泥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并使得污泥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干燥,大大提高了污泥的干燥效果和干燥速率。本发明提供的污泥干化方法,增加了污泥层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且使得污泥层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干燥,由此大大提高了污泥的干燥效果和干燥速率。

    外贴式防水结构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2192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737830.8

    申请日:2023-1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外贴式防水结构,包括覆盖于混凝土结构的迎水面上并与该混凝土结构可拆卸地连接的止水带,其中,止水带包括覆盖于变形缝顶部的第一止水带和连接于第一止水带并通过固定结构可拆卸地连接于混凝土结构的迎水面上的第二止水带,第一止水带设置为能够随变形缝宽度的变化而相应变形,避免变形缝两侧的混凝土结构变形导致止水带被撕裂破坏。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固定结构将止水带可拆卸地连接于混凝土结构的迎水面上,并覆盖于变形缝的顶部,安装时无需凿除现有的混凝土结构,避免破坏受力钢筋,并且在止水带达到使用年限后,可直接通过拆卸固定结构快速拆卸止水带,无需凿开混凝土结构,节省材料,节材节能。

    污泥干化装置以及污泥干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56296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1810142297.3

    申请日:2018-02-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物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污泥干化装置以及污泥干化方法,所述污泥干化装置包括传动机构(10),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多个支撑辊(12),每个所述支撑辊能够围绕该支撑辊的中心轴线旋转,所述污泥干化装置还包括传送带(20),所述传送带的至少一面能够贴覆污泥,所述传送带绕置于多个所述支撑辊并形成封闭的传送路径。该污泥干化装置能够增加污泥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并使得污泥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干燥,大大提高了污泥的干燥效果和干燥速率。本发明提供的污泥干化方法,增加了污泥层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且使得污泥层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干燥,由此大大提高了污泥的干燥效果和干燥速率。

    基于溯源冲刷水毁的防护结构体系

    公开(公告)号:CN11764640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794593.9

    申请日:2023-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溯源冲刷水毁的防护结构体系,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跌水防冲槽、缓冲防护结构以及垂直防护结构,其中,跌水防冲槽的上游槽与现有防护结构的外侧贴合,底面与溯源冲刷后于现有防护结构后形成的现状冲坑相适配;缓冲防护结构连接于跌水防冲槽的下游槽且沿河道溯源冲刷线的方向延伸;垂直防护结构连接于缓冲防护结构的下游并沿竖直方向延伸。在贴合于现有防护结构的外侧设置与该其相适配的跌水防冲槽,使得水流跌入槽中,避免水流继续冲击现有防护结构,造成破坏;并利用缓冲防护结构对进行缓冲,同时在缓冲防护结构的末端连接有垂直防护结构,利用垂直防护结构阻挡溯源冲刷,保障穿河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用于闸门的侧轮装置和闸门

    公开(公告)号:CN205742100U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20737253.1

    申请日:2016-07-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闸门的侧轮装置和包括该侧轮装置的闸门。用于闸门的侧轮装置包括:滚轮组件,该滚轮组件包括固定在第一固定架(3)上的第一轴(1)和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轴上(1)的侧轮(2);和旋转组件,该旋转组件包括固定在第二固定架(6)上的第二轴(5),第二轴(5)的轴线方向与第一轴(1)的轴线方向相互垂直,并且第二轴(5)与第一固定架(3)可转动地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侧轮装置可大大提高闸门开启或闭合的平稳度和灵敏度,其有效地避免了侧轮与边墙之间形成滑动摩擦给闸门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了闸门的实用寿命。

    外贴式防水结构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682113U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323439665.6

    申请日:2023-12-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外贴式防水结构,包括覆盖于混凝土结构的迎水面上并与该混凝土结构可拆卸地连接的止水带,其中,止水带包括覆盖于变形缝顶部的第一止水带和连接于第一止水带并通过固定结构可拆卸地连接于混凝土结构的迎水面上的第二止水带,第一止水带设置为能够随变形缝宽度的变化而相应变形,避免变形缝两侧的混凝土结构变形导致止水带被撕裂破坏。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固定结构将止水带可拆卸地连接于混凝土结构的迎水面上,并覆盖于变形缝的顶部,安装时无需凿除现有的混凝土结构,避免破坏受力钢筋,并且在止水带达到使用年限后,可直接通过拆卸固定结构快速拆卸止水带,无需凿开混凝土结构,节省材料,节材节能。

    污泥干化装置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055179U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20246462.5

    申请日:2018-02-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物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污泥干化装置,所述污泥干化装置包括传动机构(10),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多个支撑辊(12),每个所述支撑辊能够围绕该支撑辊的中心轴线旋转,所述污泥干化装置还包括传送带(20),所述传送带的至少一面能够贴覆污泥,所述传送带绕置于多个所述支撑辊并形成封闭的传送路径。该污泥干化装置能够增加污泥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并使得污泥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干燥,大大提高了污泥的干燥效果和干燥速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