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廊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122331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133054.4

    申请日:2023-02-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综合管廊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所述综合管廊包括管廊壳体(1)、位于该管廊壳体(1)内并与所述管廊壳体(1)同向延伸的第一水路管线(2)、位于所述管廊壳体(1)下方的循环利用泵房(3)以及调蓄池(4),所述管廊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连通至所述循环利用泵房(3)和/或所述调蓄池(4)的洞口组。本发明中将综合管廊分为上下两层结构,上层为第一水路管线所在空间,下层为循环利用泵房以及调蓄池,上下层之间设置有洞口组,管廊壳体内的水可以通过洞口组流入调蓄池内,检修人员也可以通过洞口组进入下方的调蓄池或循环利用泵房内进行检修作业。本发明中的综合管廊将排水利用与水路管线相结合,空间布置合理。

    外贴式防水结构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2192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737830.8

    申请日:2023-1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外贴式防水结构,包括覆盖于混凝土结构的迎水面上并与该混凝土结构可拆卸地连接的止水带,其中,止水带包括覆盖于变形缝顶部的第一止水带和连接于第一止水带并通过固定结构可拆卸地连接于混凝土结构的迎水面上的第二止水带,第一止水带设置为能够随变形缝宽度的变化而相应变形,避免变形缝两侧的混凝土结构变形导致止水带被撕裂破坏。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固定结构将止水带可拆卸地连接于混凝土结构的迎水面上,并覆盖于变形缝的顶部,安装时无需凿除现有的混凝土结构,避免破坏受力钢筋,并且在止水带达到使用年限后,可直接通过拆卸固定结构快速拆卸止水带,无需凿开混凝土结构,节省材料,节材节能。

    一种船舶过闸引导系统和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5929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692692.X

    申请日:2023-06-12

    Abstract: 提供一种船舶过闸引导系统和方法,属于通航控制领域。所述船舶过闸引导系统包括调度管理模块、身份识别模块和控制模块;调度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拟过闸船舶的尺寸、船舶载重、船舶类型、货物信息、预计过闸时间、闸室的尺寸和系船钩的数量中的至少一者,安排预设时间段内拟过闸船舶的通行闸次和闸室靠泊位置,形成过闸通行计划;身份识别模块,用于对拟过闸船舶的船号和/或船名进行识别,获取拟过闸船舶的身份信息;控制模块,用于接收调度管理模块制定的过闸通行计划和身份识别模块获取的拟过闸船舶的身份信息,根据拟过闸船舶在过闸通行计划中与身份信息对应的过闸时间和/或通行闸次,控制船闸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引导船舶快速过闸。

    综合管廊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22331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133054.4

    申请日:2023-02-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综合管廊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所述综合管廊包括管廊壳体(1)、位于该管廊壳体(1)内并与所述管廊壳体(1)同向延伸的第一水路管线(2)、位于所述管廊壳体(1)下方的循环利用泵房(3)以及调蓄池(4),所述管廊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连通至所述循环利用泵房(3)和/或所述调蓄池(4)的洞口组。本发明中将综合管廊分为上下两层结构,上层为第一水路管线所在空间,下层为循环利用泵房以及调蓄池,上下层之间设置有洞口组,管廊壳体内的水可以通过洞口组流入调蓄池内,检修人员也可以通过洞口组进入下方的调蓄池或循环利用泵房内进行检修作业。本发明中的综合管廊将排水利用与水路管线相结合,空间布置合理。

    阀井系统
    7.
    发明公开
    阀井系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91120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77127.0

    申请日:2024-08-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作井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阀井系统。该阀井系统包括工作井、回填土、排水井、两条输水管和两座排气井;工作井包括工作井井壁和安装室,工作井井壁包括工作井底壁和工作井周壁,两条输水管沿着工作井的宽度方向密封穿过工作井周壁,输水管位于工作井底壁的上方并与工作井底壁固定连接;两座排气井分别与两条输水管连通以能够将输水管中的空气排出;排水井设置在安装室中,排水井位于两条输水管之间以及位于两座排气井之间,输水管通过设有截止阀的排水管与排水井连通;回填土填充于安装室的全部空闲区域中。本发明将工作井改造成了兼具排水和排气功能且结构紧凑的阀井系统,对工作井实现重新利用,防止资源浪费。

    一种船舶安全过闸检测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8059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511435.1

    申请日:2023-05-0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船舶安全过闸检测装置和方法,属于港航信息化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船位船速监测模块、船闸禁停监控模块和系船钩监控模块;船位船速监测模块,用于检测拟过闸船舶的位置、速度以及靠泊到位情况,当超过预设位置和速度时进行安全提示;船闸禁停监控模块,用于在拟过闸船舶进闸完成,关闭/开启闸门前,检测所述闸室的禁停线断面状态,对越过禁停线的拟过闸船舶进行安全提示;系船钩监控模块,用于在拟过闸船舶进闸靠泊到位时,检测系船钩系泊完成状态,对系泊完成状态不正常的拟过闸船舶进行安全提示,以及当拟过闸船舶的系泊完成状态不正常时,将禁止输水的信号发送至相邻闸首。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保障船舶过闸安全。

    脱氮除磷湿地系统及其应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354511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80654.3

    申请日:2023-03-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工湿地领域,公开了脱氮除磷湿地系统及其应用,该系统包括:浅水曝气生态塘、下向流池/上向流池潜流湿地组合单元和深水兼性稳定塘;生态塘和稳定塘中设有缓释除磷材料层,种植水生植物;水生植物包含能够分泌小分子有机质的沉水植物和富集氮磷物质的挺水植物;潜流湿地组合单元的填料床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承托层、净化层和保温层;承托层的填料为石灰石;净化层的填料选自石灰石、火山岩和沸石中的至少一种;保温层的填料为珍珠岩和/或火山岩;填料床前端分别设置有菌剂投加装置,用于将菌剂投加至填料床。该系统具有优异的脱氮除磷效果,不增加湿地系统的工程建设及运行费用,具有积极的环境及社会效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