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廊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22331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133054.4

    申请日:2023-02-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综合管廊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所述综合管廊包括管廊壳体(1)、位于该管廊壳体(1)内并与所述管廊壳体(1)同向延伸的第一水路管线(2)、位于所述管廊壳体(1)下方的循环利用泵房(3)以及调蓄池(4),所述管廊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连通至所述循环利用泵房(3)和/或所述调蓄池(4)的洞口组。本发明中将综合管廊分为上下两层结构,上层为第一水路管线所在空间,下层为循环利用泵房以及调蓄池,上下层之间设置有洞口组,管廊壳体内的水可以通过洞口组流入调蓄池内,检修人员也可以通过洞口组进入下方的调蓄池或循环利用泵房内进行检修作业。本发明中的综合管廊将排水利用与水路管线相结合,空间布置合理。

    综合管廊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122331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133054.4

    申请日:2023-02-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综合管廊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所述综合管廊包括管廊壳体(1)、位于该管廊壳体(1)内并与所述管廊壳体(1)同向延伸的第一水路管线(2)、位于所述管廊壳体(1)下方的循环利用泵房(3)以及调蓄池(4),所述管廊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连通至所述循环利用泵房(3)和/或所述调蓄池(4)的洞口组。本发明中将综合管廊分为上下两层结构,上层为第一水路管线所在空间,下层为循环利用泵房以及调蓄池,上下层之间设置有洞口组,管廊壳体内的水可以通过洞口组流入调蓄池内,检修人员也可以通过洞口组进入下方的调蓄池或循环利用泵房内进行检修作业。本发明中的综合管廊将排水利用与水路管线相结合,空间布置合理。

    山区综合管廊节点装置以及山区综合管廊

    公开(公告)号:CN217174906U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23073443.8

    申请日:2021-12-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公开了一种山区综合管廊节点装置以及山区综合管廊,所述山区综合管廊节点装置,包括设置于山体内部的方形的外壳以及连接于外壳的侧部的支廊道,所述外壳的两端能够与主廊道相连通以容纳来自所述主廊道的主管线通过,所述支廊道具有能够与地面相连通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能够容纳与所述主管线连接的支管线,并且所述第一通道能够允许工作人员、工具车通过。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因主廊道施工必要建设的临时支洞作为支廊道,利用支廊道作为山区管廊内部管线出支、廊内通风、人员逃生、安装投料及后期运维通道,使本由通过多处节点分别实现的功能集成于一处,减少开挖作业,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及环境影响。

    止水带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153762U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922321444.6

    申请日:2019-12-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建材,具体地涉及一种止水带。包括止水带本体、主连接通道、辅连接管和进水管;主连接管,沿着所述止水带本体的轴线设置在结构区内部,所述主连接管分成多个相互隔离的独立管段;辅连接管,辅连接管设置在止水带本体内,一端与主连接管连通,另一端具有位于防水区并且与外界连通的出水口;进水管,进水管设置在止水带本体外且一端与所述主连接通道相连。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利用进水管对主连接管施加水压,通过主连接管内水压下降情况便可判断止水带的防水效果;同时将主连接管分成多个独立管段,每个独立管段连接独立的进水管和辅连接管,可以通过具体那个独立管段的压力变化来确定渗漏发生的具体位置。

    深埋式综合管廊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597033U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022978218.8

    申请日:2020-12-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埋式综合管廊,包括沿竖向分层布置的主舱区和端部分舱区,主舱区内形成有主舱室,端部分舱区位于深埋式综合管廊的竖向端部位置且形成有沿横向依次隔开布置的多个端部分舱室。本实用新型的深埋式综合管廊可充分利用主舱区上方或下方空间,即利用管廊的竖向端部空间形成端部分舱区,该端部分舱区相对于主舱区而言空间较小,但由于深埋式综合管廊的临时支护和永久结构均稳定性好,可在其内布置重量稳定管线或运行期受力变化较小管线。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深埋式综合管廊空间利用率高,无须为了增设舱室类型而过度扩大断面面积,有利于节省施工成本。

    止水带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690834U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22325956.X

    申请日:2019-12-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建材,具体地涉及一种止水带。一种止水带,包括止水带本体、连接管、进水管和排气管;止水带本体,包括结构区和位于结构区两侧的防水区;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设置于所述止水带本体内,所述连接管的上具有与所述止水带本体外连通的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止水带本体的防水区;进水管与排气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排气管安装在所述止水带本体的结构区上且与所述连接管相互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止水带本体内部设置连接管,在连接管上设置连接到防水区的出水口,在利用进水管对连接管施加水压,利用排气管排空连接管内的空气,通过连接管内水压下降情况便可判断止水带的防水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