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56296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810142297.3
申请日:2018-02-11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C02F11/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物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污泥干化装置以及污泥干化方法,所述污泥干化装置包括传动机构(10),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多个支撑辊(12),每个所述支撑辊能够围绕该支撑辊的中心轴线旋转,所述污泥干化装置还包括传送带(20),所述传送带的至少一面能够贴覆污泥,所述传送带绕置于多个所述支撑辊并形成封闭的传送路径。该污泥干化装置能够增加污泥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并使得污泥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干燥,大大提高了污泥的干燥效果和干燥速率。本发明提供的污泥干化方法,增加了污泥层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且使得污泥层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干燥,由此大大提高了污泥的干燥效果和干燥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253202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611236457.8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输水、油等流体的管道领域,公开了一种管道及其制备方法,该管道包括混凝土管(1)和套装于所述混凝土管(1)外的金属管(2),所述混凝土管(1)与所述金属管(2)之间具有径向间隙,所述混凝土管(1)与所述金属管(2)的两端连接以在两者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形成有注浆层(3)。所述混凝土管(1)受所述注浆层(3)和金属管(2)的挤压形成环向的预压应力。本发明的管道能够承受高内压和高外压,具有良好的抗渗性和耐久性,而且造价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156296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1810142297.3
申请日:2018-02-11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C02F11/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物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污泥干化装置以及污泥干化方法,所述污泥干化装置包括传动机构(10),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多个支撑辊(12),每个所述支撑辊能够围绕该支撑辊的中心轴线旋转,所述污泥干化装置还包括传送带(20),所述传送带的至少一面能够贴覆污泥,所述传送带绕置于多个所述支撑辊并形成封闭的传送路径。该污泥干化装置能够增加污泥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并使得污泥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干燥,大大提高了污泥的干燥效果和干燥速率。本发明提供的污泥干化方法,增加了污泥层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且使得污泥层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干燥,由此大大提高了污泥的干燥效果和干燥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208055179U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20246462.5
申请日:2018-02-11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C02F11/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物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污泥干化装置,所述污泥干化装置包括传动机构(10),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多个支撑辊(12),每个所述支撑辊能够围绕该支撑辊的中心轴线旋转,所述污泥干化装置还包括传送带(20),所述传送带的至少一面能够贴覆污泥,所述传送带绕置于多个所述支撑辊并形成封闭的传送路径。该污泥干化装置能够增加污泥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并使得污泥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干燥,大大提高了污泥的干燥效果和干燥速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299921U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621455975.4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输水、油等流体的管道领域,公开了一种管道,该管道包括混凝土管(1)和套装于所述混凝土管(1)外的金属管(2),所述混凝土管(1)与所述金属管(2)之间具有径向间隙,所述混凝土管(1)与所述金属管(2)的两端连接以在两者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形成有注浆层(3)。所述混凝土管(1)受所述注浆层(3)和金属管(2)的挤压形成环向的预压应力。本实用新型的管道能够承受高内压和高外压,具有良好的抗渗性和耐久性,而且造价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207959120U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20246461.0
申请日:2018-02-11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保护领域,公开了一种护坡砖和护坡结构,所述护坡砖(2)包括砖本体(20)以及间隔设置于所述砖本体的外周缘的多个拼接臂(22),多个所述拼接臂沿所述砖本体的周向分布,每个所述拼接臂从所述砖本体的外周缘呈放射状向外延伸。该护坡砖应用于护坡工程后,相邻的护坡砖之间能够通过沿相同的直线方向延伸的相邻的拼接臂进行拼合,避免了在铺设过程中相邻的护坡砖之间的相邻的棱相互重叠,降低了不必要的浪费例如可降低混凝土等材料的浪费,由此降低了铺设护坡工程的成本。通过将多个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坡砖应用于护坡工程例如铺设于坡面时,能够降低不必要的浪费,由此降低了铺设护坡工程的成本。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