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7860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826561.2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基片集成同轴线的宽带毫米波漏波天线及设计方法,涉及电子通信技术领域。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堆叠设置的二维金属超表面层、超表面的介质基板部分、基片集成同轴线波导顶层缝隙层、基片集成同轴线波导上层介质层、粘合层、基片集成同轴线波导的内导体层、基片集成同轴线波导下层介质层和金属地板;以及设置于内导体层两端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本发明实现了增强辐射,提高漏波天线的辐射效率的同时满足小型化通信系统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25241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0839076.2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7 , G06Q10/10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路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方法及系统,属于工程项目风险预测管理技术领域,收集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数据信息;建立/更新项目信息库,构建基于DoDAF的风险管理模型,确定风险管理实施细则;根据确定的风险管理实施细则和构建的基于WBS的风险管理模型,结合按项目进展更新的项目数据信息,以及项目执行过程及其对应的风险管理过程,确定各阶段风险管理报告方案。本发明考虑铁路建设工程项目以各参建单位为主体、负责不同生命周期阶段风险管理有着本质特征;能够指导各工程参与单位系统化、体系化地开展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工作,落实风险管理责任;为实现铁路建设工程的安全、稳定、质量、环境、工期、投资等目标提供技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723679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490207.7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6Q5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运力与客流适应性评估方法、系统及设备,涉及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评价领域。该方法需要的数据基础包括:线路基本信息、该线路全天的乘客刷卡信息、列车时刻表、列车定员、列车额定容量,利用交互匹配算法获得所需的列车载客量、车站滞留人数、上车人数、候车时间四类微观指标,在评估层面,建立了线路平均满载率、平均乘车舒适度、平均候车时间、车站滞留总人次四个评估指标,根据得到的微观指标计算出全天各时段对应的评估指标,然后采用CRITIC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最后基于TOPSIS法对全天各时段的运力客流适应性程度进行评估,得到各时段的评估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753885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18563.3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1B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可自定义限位点的拉绳编码器,属于拉绳编码器技术领域,包括卷线组件包括设于外壳内的卷线轮,卷线轮上缠绕有拉绳;测量组件包括设于外壳内的的测量轮,拉绳的自由端经过一限位开关后绕过测量轮,再经过另一个限位开关后由外壳上的出线口伸出连接连接头,连接头用于连接待测目标物;测量轮的转轴连接有旋转编码器;每一个限位开关均对应一个限位开关测点,限位开关测点具有磁性,可夹紧在拉绳上随拉绳移动。本发明避免多圈绕线,从而解决层叠误差;自带零点和限位点,增加了集成度,减少了零点和限位点的配套零部件、占用空间以及成本;集成的零点和限位点,先安装拉绳编码器后设置零点和限位点,使用灵活性更高,也便于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6749925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31925.2
申请日:2023-06-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人机混驾的仿人工驾驶证据动态累积制动方法及系统,属于智能驾驶技术领域,分析识别出行车驾驶条件及混行交通场景特征影响因子,结合指数函数回归模型的参数拟合生成证据函数,再结合证据的权重以及所有间接制动证据的总和,进行控制幅度调节,基于先前制动调整的视觉逼近和基于驾驶经验的视觉逼近预测,结合高斯零均值白噪声和初始视觉逼近信号,得到总累积预测偏差,结合视线偏离扫视和车头时距,得到制动器连续调整后的制动信号。本发明考虑了制动需求证据的动态累积过程以及高级视觉感知预测的反馈作用,将人工驾驶固有特征作为约束条件,在具备优良预测能力的基础上模拟人类制动控制,实现了准确及时的完整动态制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2793625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110023907.X
申请日:2021-01-08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离散采样数据的高速列车事件触发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进行列车纵向受力分析,建立高速列车单质点模型;建立列车误差动态方程;涉及低增益抗饱和控制器;设计事件触发条件。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第一,在列车状态信息具有离散特性的情况下,通过设计事件触发控制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仅在列车状态误差满足设定的触发条件时,才更新列车的控制信号,能够降低通信和计算负担,减少控制器的切换次数从而延长伺服电机的使用寿命,并且提高了列车运行的平稳性以及降低能耗;第二,针对列车牵引/制动力的有界性,设计了抗饱和的切换低增益控制器,通过调整参数来保证系统快速收敛,进一步优化系统性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158234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11032231.2
申请日:2020-09-27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H04B1/6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复合扩频序列的城轨列车扩频测距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列车将Logistic映射与m序列以内码外码的链接方式构成扩频码,将扩频码发送给第二列车,并将发送的扩频码进行存储;第二列车接收到扩频码后,将扩频码转发给第一列车;第一列车将第二列车转发回的扩频码与存储的扩频码进行同步处理,得到转发回的扩频码与存储的扩频码之间的移位次数,根据移位次数计算出发射的扩频码与接收的扩频码之间的时间间隔值,根据时间间隔值计算出第一列车与第二列车之间的距离。本发明充分利用扩频测距适应性强、全天候、精度高等优势,提出基于复合序列的扩频测距方法,直接进行车车测距,简化通信传输流程,可减小传输时延,提高行车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532298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727343.0
申请日:2019-08-07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16/2458 , G06K9/62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属性铁路事故致因权重分析方法,包括:基于铁路事故致因分类CREAM-RAs模型,对所有的铁路事故报告进行分解和编码,建立多属性铁路事故数据集MARA-D;基于自组织映射算法SOM和K-Means的铁路事故集成聚类方法,对MARA-D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不同的事故聚类群;根据铁路事故等级的关联规则算法AL-Apriori,对不同的事故聚类群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不同的事故聚类群的致因之间的强关联规则;基于强关联规则和决策实验室分析法DEMATEL得到致因综合权重,然后根据致因综合权重进行权重排序。本方法可以找出铁路事故发生的关键致因,为进一步提高铁路的安全水平提供借鉴。
-
公开(公告)号:CN104679510B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510067946.4
申请日:2015-02-09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9/4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苛求系统的扩展UML类图模型的故障树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构造安全苛求系统的UML类图模型,UML类图模型中的各个类包含属性和操作,各个类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使用了构造型来扩展模型元素语义;将UML类图模型保存为设定格式的文件,按照设定的信息提取算法对UML类图模型对应的设定格式的文件进行解析,提取UML类图模型的UML类图模型中的各个类和各个类对应的属性和操作信息,基于设定的故障树生成算法生成所述UML类图模型对应的故障树。本发明实施例成功地将安全分析有关信息嵌入到安全苛求系统的设计模型中去,实现了系统设计模型与系统安全模型之间的自动转换,可以有效地克服安全苛求系统的设计型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07635197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852381.X
申请日:2017-09-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MCPTT系统中用户话权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MCPTT服务器根据应用策略创建用户分类和话权组,对不同类别的用户分别授予不同的话权请求权限,将各个用户分别划分到话权组,同一话权组中的所有用户属于同一类别;MCPTT服务器将各个用户所属于的类别和话权组发送到各个用户,各个用户的终端根据所属于的用户类别对应的话权请求权限,在所属于的话权组中进行话权请求操作。本发明通过MCPTT服务器基于优选策略对用户的话权请求进行仲裁,MCPTT服务器只需要处理话权预授予用户的信令,从而有效地减轻MCPTT服务器的负荷,避免网络拥塞,可以适用于铁路业务需求中的众多用户同时发出话权请求的场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