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84215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1910992624.9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L33/00 , H01L33/30 , H01L25/0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光晶闸管、发光元件芯片、光学打印头和图像形成装置。发光晶闸管包括:第一导电类型的第一半导体层;第二导电类型的第二半导体层,与第一半导体层相邻布置;第一导电类型的第三半导体层,与第二半导体层相邻布置;和第二导电类型的第四半导体层,与第三半导体层相邻布置。第一半导体层包括与第二半导体层相邻的活性层,第二半导体层包括与活性层相邻的第一层和布置在第一层和第三半导体层之间的第二层,并且第一层具有比活性层的带隙和第二层的带隙宽的带隙。
-
公开(公告)号:CN115132714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11486438.1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L25/075 , H01L33/54 , H01L33/62 , H01L33/64
Abstract: 半导体元件单元、供给基板、半导体安装电路以及制造方法,能够在小型地构成的同时实现半导体与电路的良好电连接。半导体元件单元(1)通过在将第1电极(3)和半导体元件(2)重叠地载置在形成牺牲层(42)上的状态下进行退火处理,使半导体元件(2)和第1电极(3)共晶键合,并且将第1电极安装面(3B)维持在极平坦的状态。由此,半导体元件单元(1)在被安装于基板表面(51A)极平坦地形成的电路基板(51)时,仅通过以使第1电极安装面(3B)与第1盘表面(61A)抵接的方式进行转印,就能够使分子间力作用于两者之间来进行物理连接和电连接,不需要在安装后进行退火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7936656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038999.4
申请日:2023-08-17
Applicant: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L33/00 , H01L27/146 , H01L27/15 , H10N30/01 , H01L21/683
Abstract: 电子器件的制造方法,防止转印功能层时功能层破裂等。在电子器件的制造方法中,形成支承层(15),该支承层从隔着第1层(11)形成于第1基板(10)上的功能层(14)的与第1基板相反一侧的第1面(14f)设置到第1基板,将功能层(14)支承于第1基板,在支承层(15)和功能层(14)的第1面(14f)中的至少一方形成薄膜保持层(16),去除第1层(11),在薄膜保持层(16)的与功能层(14)相反一侧的面接合转印部件(18),将功能层(14)、支承层(15)和薄膜保持层(16)从第1基板分离,将功能层(14)、支承层(15)和薄膜保持层(16)转印于不同的第2基板(20),去除薄膜保持层(16)。
-
公开(公告)号:CN11689697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205783.6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10N30/50 , H10N30/87 , H10N30/057
Abstract: 压电体薄膜接合基板及其制造方法,该高性能的压电体薄膜接合基板在同一基板上重叠设置2种以上的压电膜。压电体薄膜接合基板(100)具有:基板(33);基板电极(34),其设置于基板(33)上;第1压电体薄膜(27),其粘贴于基板电极(34)上,具有第1压电膜(25)和形成于第1压电膜(25)上的第1上部电极膜(26);以及第2压电体薄膜(17),其粘贴于第1上部电极膜(26)上,具有与第1压电膜(25)不同的第2压电膜(15)和形成于第2压电膜(15)上的第2上部电极膜(16)。
-
公开(公告)号:CN116137308A
公开(公告)日:2023-05-19
申请号:CN202211372810.0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电子结构体和复合膜的制造方法,能够提高复合膜的生产性。在电子结构体(1)中,利用无机材料构成形成基板(10)和支承层(11),另一方面,利用有机材料构成复合膜(2)的基底膜(12)和覆盖层(17),将支承层(11)的外形形成得比基底膜(12)的外形小。因此,电子结构体(1)能够适当地调整作用于复合膜背面(2B)与支承层正面(11A)之间的吸附力,以在保管时、搬送时不剥离,且在安装前能够使用压印器(81)容易地剥离。由此,电子结构体(1)能够在维持复合膜背面(2B)的平滑性的状态下容易地进行保管、搬送,并且,还能够容易地进行复合膜(2)从支承层(11)的剥离和向布线基板(90)的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14512502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1208125.X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复合集成膜、复合集成膜供给晶片以及半导体复合装置,能够容易地消除不良,并且能够提高安装密度。复合集成膜(1)极平坦地形成有由基材反面(2B)和电极反面(20B)构成的膜反面(1B)。另外,电路基板(70)极平坦地形成有由绝缘正面(73A)和盘正面(80A)构成的基板正面(70A)。因此,LED显示器显示部(61)通过分子间力使复合集成膜(1)的电极反面(20B)与电路基板(70)的盘正面(80A)结合,从而能够在物理连接且电连接的状态下,使该复合集成膜(1)动作来检查特性,另外,能够在异常部位容易地替换该复合集成膜(1)。由此,LED显示器显示部(61)能够在提高安装密度的同时显著提高成品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54536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043042.9
申请日:2023-08-17
Applicant: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L33/00 , H01L33/48 , H01L21/304
Abstract: 半导体元件的制造方法、半导体层支承结构体和半导体基板,其目的在于减小在研磨时施加给半导体层的负荷。半导体元件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下步骤:形成步骤,在蓝宝石基板(11)上形成多个岛,该多个岛分别包含含有氮化物半导体的半导体层(12)和形成于该半导体层(12)上的支承体(13);接合步骤,将支承体(13)隔着粘接部件(14)与保持基板(15)接合;剥离步骤,对半导体层(12)照射激光,将半导体层(12)从蓝宝石基板(11)剥离;以及研磨步骤,对半导体层(12)的从蓝宝石基板(11)分离的表面(12s)进行研磨。
-
公开(公告)号:CN117954535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036694.X
申请日:2023-08-17
Applicant: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L33/00 , H01L33/48 , H01L21/304
Abstract: 半导体元件的制造方法、半导体层支承结构体和半导体基板。在研磨步骤中,能够准确地控制半导体层的精加工厚度。半导体元件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下步骤:在蓝宝石基板(11)上形成具有蓝宝石基板侧的第1面(12s)及其相反侧的第2面(12t)的多个半导体层(12)的步骤;接合步骤,将多个半导体层的第2面隔着粘接部件(14)与保持部件(15)接合;剥离步骤,对多个半导体层的第1面照射激光,将多个半导体层从蓝宝石基剥离;以及研磨步骤,对多个半导体层的第1面进行研磨。多个半导体层中的至少1个半导体层具有从第2面朝向第1面延伸的研磨用标记部(12h)。在研磨步骤中进行研磨,直到研磨用标记部在研磨面露出为止。
-
公开(公告)号:CN11689697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217695.8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日商爱伯压电对策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压电膜集成器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声学振动传感器。在同一基板上设置2种以上的单晶压电膜,由此,提高压电膜集成器件的性能。压电膜集成器件具有:基板(33);第1电极(34a),其设置于基板(33)上;第2电极(34b),其设置于基板(33)上;作为第1单晶压电膜(15)的单晶PZT膜,其设置于第1电极(34a)上;作为第2单晶压电膜(25)的单晶AlN膜,其设置于第2电极(34b)上,具有与第1单晶压电膜(15)的晶体构造不同的晶体构造;第3电极(16),其设置于第1单晶压电膜(15)上;以及第4电极(26),其设置于第2单晶压电膜(25)上。
-
公开(公告)号:CN118737811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054660.1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L21/02
Abstract: 基板单元的制造方法和基板单元,能够再利用用于使半导体功能层生长的层叠基板。在基板单元的制造方法中,在基板(101、201)上形成半导体层叠体(110、210),在半导体层叠体(110、210)上形成牺牲层(105、205),在牺牲层(105、205)上形成半导体功能层(120、220),形成至少覆盖基板(101、201)的与形成半导体层叠体(110、210)的形成面(101a、201a)不同的背面(101b、201b)、基板(101、201)的侧面(101c、201c)以及半导体层叠体(110、210)的侧面(110c、210c)的保护膜(109、209)。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