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通信介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902234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080090334.6

    申请日:2020-11-18

    Abstract: 基于本公开的非接触通信介质(1、1A~1K)具有电子部件(10)和收容体(20、20A~20H)。电子部件(10)进行非接触通信。收容体(20)具有第一基材(21、21C、21F、21G、21H、21K)及第二基材(22、22A、22B、22D、22E、22K),该第一基材及第二基材的对置的平坦面彼此借助粘接层(23、23J、23K)而接合,所述收容体在设置于一方的平坦面的收容凹部(25)收容电子部件(10),并利用另一方的平坦面封堵收容凹部。另外,第一基材具有从第一基材的平坦面以包围收容凹部的方式呈圈状突出的凸部(26、26A、26C、26E、26G)。

    电路基板以及具备其的发光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603654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1880026881.0

    申请日:2018-04-20

    Inventor: 阿部裕一

    Abstract: 本公开的电路基板具备:基板;位于该基板上的导体层;位于该导体层上的反射层;以及位于所述基板上并且与所述导体层和所述反射层相接地设置的树脂层。此外,关于所述反射层的表面,根据粗糙度曲线求得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不足0.2μm,并且根据粗糙度曲线求得的峭度Rku相对于根据粗糙度曲线求得的偏斜度Rsk之比为5以上且15以下。

    散热构件
    5.
    发明公开
    散热构件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136302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80014916.0

    申请日:2021-02-25

    Inventor: 阿部裕一

    Abstract: 本发明的散热构件(1、1A~1G)具有由陶瓷构成且为平板状的中间构件(30、30A、30B)、第一构件(10、10F)以及第二构件(20)。中间构件(30、30A、30B)具有贯通彼此位于相反侧的第一面(301)及第二面(302)的多个贯通孔(37)。第一构件(10、10F)在与中间构件(30、30A、30B)的第一面(301)对置的第三面具有第一槽部(11)。第二构件(20)在与中间构件(30、30A、30B)的第二面(302)对置的第四面具有多个第二槽部(21),在位于第四面的相反侧的第五面配置有热源。

    电路基板以及具备其的发光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603654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880026881.0

    申请日:2018-04-20

    Inventor: 阿部裕一

    Abstract: 本公开的电路基板具备:基板;位于该基板上的导体层;位于该导体层上的反射层;以及位于所述基板上并且与所述导体层和所述反射层相接地设置的树脂层。此外,关于所述反射层的表面,根据粗糙度曲线求得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不足0.2μm,并且根据粗糙度曲线求得的峭度Rku相对于根据粗糙度曲线求得的偏斜度Rsk之比为5以上且15以下。

    电路基板以及具备其的电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112291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80057752.4

    申请日:2015-10-29

    Inventor: 阿部裕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放热特性优异、能够经长时间使用的电路基板以及在该电路基板上搭载电子部件而成的电子装置。所述电路基板具备:具备从一个主面贯穿到另一主面的贯通孔的包含陶瓷或蓝宝石的基体、主成分由银构成且位于所述基体中的所述贯通孔内的贯通导体、和位于所述基体的两主面和所述贯通导体上的金属布线层,在所述贯通导体与所述金属布线层之间,具有包含选自Sn、Cu和Ni中的至少一种的化合物存在的区域。

    非接触通信介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90223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080089814.0

    申请日:2020-11-18

    Abstract: 基于本公开的非接触通信介质(1、1A~1K)具有电子部件(10)和收容体。电子部件(10)进行非接触通信。收容体(20、20A~20K)收容电子部件(10)。另外,收容体(20、20A~20K)具有主体部(21、21A、21B、21D、21E、21G、21K)、栓部(22、22C、22D、22F、22G、22H、22K)及粘接层(23、23J、23K)。主体部(21、21A、21B、21D、21E、21G、21K)具有收容电子部件(10)的收容孔(25A、25B、25D、25E、25G)。栓部(22、22C、22D、22F、22G、22H、22K)插入收容孔。粘接层(23、23J、23K)位于收容孔(25A、25B、25D、25E、25G)的内周面与栓部的外周面之间,用于将主体部(21、21A、21B、21D、21E、21G、21K)与栓部(22、22C、22D、22F、22G、22H、22K接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