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局部刚度加强型隧道初支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3783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252030.0

    申请日:2023-0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局部刚度加强型隧道初支结构,该局部刚度加强型隧道初支结构设于隧道内荷载集中区域,包括钢拱架、L型开孔槽钢、高强销杆和开孔钢条;钢拱架为等间距间隔排列的若干环状工字钢,若干环状工字钢之间通过L型开孔槽钢、高强销杆和开孔钢条连接形成整体钢拱架,连接处位于环状工字钢内缘,且处于钢拱架荷载集中区域,环状工字钢的外缘与隧道内壁紧密贴合。在隧道开挖后发现隧道围岩存在明显荷载集中时,可安装该局部刚度加强型隧道初支结构,快速提高应力集中位置处钢拱架的刚度,使钢拱架刚度与围岩荷载匹配,对钢拱架应力进行二次分配使其受力更加合理,从而承载较大的集中荷载。

    一种山区高速公路分岔隧道渐变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1197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375016.X

    申请日:2023-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区高速公路分岔隧道渐变布置方法,包括在分岔隧道的小净距段采用三台阶开挖预留核心土法、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两台阶法施工,并采用SF4x‑1、SF4x‑2、SF4x‑3、SF4x‑c、SF4x‑d型衬砌;在分岔隧道的复合式曲中墙连拱隧道段使用两台阶法施工,并采用FLjb型衬砌;在分岔隧道的整体式直中墙渐变连拱隧道段使用两台阶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采用ZLjb‑1、ZLjb‑2型衬砌;在分岔隧道的整体式直中墙连拱隧道段使用三导洞法施工,采用Zlg型衬砌;在分岔隧道的连拱明洞隧道段,采用ZLm型衬砌。该山区高速公路分岔隧道渐变布置方法采用多种挖掘方法相互配合,并对相关的挖掘方法均设置对应的支护结构,为连拱分岔隧道的挖掘作业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

    一种用于高瓦斯隧道洞内水气分离地表排放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529077U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20382693.X

    申请日:2023-03-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高瓦斯隧道洞内水气分离地表排放装置,包括竖向排气管、纵向排水管和瓦斯排放塔;纵向排水管由沿隧道起始点延伸至隧道终点,且形成有一定的高差,其上通过三通管连接有若干环向进水管,若干环向进水管沿隧道走向间隔设置,且预埋于隧道二衬混凝土防水层外侧;纵向排水管的尾端和/或中间段通过三通管连接竖向排气管,竖向排气管的一端在隧道顶部的地面上与瓦斯排放塔连接。该用于高瓦斯隧道洞内水气分离地表排放装置通过在隧道两侧的拱脚处布设纵向排水管,提高排水效率;同时纵向排水管形成有一定的高差,进一步增加排水速度以及排气速度;通过瓦斯排放塔对瓦斯气体需要集中处理后进行排放,减少安全隐患。

    一种连拱隧道扩挖减震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6142757U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22081007.9

    申请日:2021-08-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拱隧道扩挖减震结构,包括隧道先行洞结构和隧道后行洞结构,隧道后行洞结构设置在隧道先行洞结构一侧;先行洞初期支护与后行洞初期支护均设置有拱形凸起部,且先行洞初期支护与后行洞初期支护的拱形凸起部均位于二者顶部;先行洞初期支护与先行洞二次衬砌之间且朝向隧道后行洞结构一侧设置有减震空腔;且先行洞初期支护与先行洞二次衬砌之间设置有EVA减震隔层,EVA减震隔层位于减震空腔上方。本实用新型通过扩挖减震方法通过阻断爆破能量传播途径,来减小后行洞爆破施工引起的振动,避免了对既有先行洞二次衬砌结构造成损伤,减震效果更为可靠,工序更为简洁,降低后行洞施工难度,推动连拱隧道的应用。

    一种反倾斜悬臂式棚洞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6141920U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22082720.5

    申请日:2021-08-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倾斜悬臂式棚洞结构,包括隧道和边坡,边坡设置在隧道的路基边沿一侧,包括反倾斜向板和立墙,立墙竖直连接在边坡上,立墙与反倾斜向板中部连接,反倾斜向板朝向边坡方向倾斜,且反倾斜向板朝向边坡一侧与边坡紧密贴合,反倾斜向板远离边坡一侧设置有被动防护网,立墙中部设置有卸荷台,卸荷台远离立墙一侧与边坡紧密贴合。本实用新型使得斜坡落石发生后,落石不会大量堆积在反倾斜向板外侧及中部;会滑至内侧,始终保持棚洞结构内侧承受的土压力大于外侧,实现对结构的反压卸荷。此种情况不仅能减小立墙与反倾斜向板相交处的弯矩,还能提高棚洞结构的抗倾覆性能,大大提高了棚洞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一种适用于下穿重载公路的大跨明挖隧道与钢管加固基坑组合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6070573U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21032572.9

    申请日:2016-08-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下穿重载公路的大跨明挖隧道与钢管加固基坑组合结构,属于公路工程技术领域。近年来我国基础建设模加大,公路路网也在不断加密,常出现隧道下穿公路的情况。其中大跨、浅埋、连拱隧道下穿既有的重载公路是一种复杂的工况,本实用新型针对该工况提出一种新的组合结构,以解决隧道修建与隧顶公路通行两矛盾方面的技术难题。本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基坑两侧预加固支护、明洞衬砌、明洞回填。预加固支护又分为两部分:从基坑两侧按挡墙断面打设钢管注浆加固岩土体、从基坑边坡打设钢管注浆加固坡面。明洞衬砌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明洞回填分三层压实填筑。本新型结构受力合理、经济性较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推广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