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9592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110898074.1
申请日:2021-08-05
Applicant: 云南大益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乳杆菌菌株及其应用,以及用该菌株加工普洱茶的方法及所得普洱酸茶。所述植物乳杆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912。将该菌株接种于普洱晒青毛茶中,进行发酵培养,能够得到汤色黄亮,口感特别优异的普洱酸茶,所得普洱酸茶微酸回甜,无异杂味,并且较传统酸茶滋味独特,润喉解渴。
-
公开(公告)号:CN114946528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0212232.3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云南大益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食用菌培养基及用其培养食用菌的方法。所述培养基包含,以该培养基的干重计,30‑98%重量的发酵茶渣,0‑60%重量的木屑,0‑8%重量的麦麸,1%重量的碳酸钙和1%重量的贝壳粉,以及占所述培养基干物质总重量60‑70%重量的水。本发明以发酵茶的茶渣作为主要原料开发了食用菌培养基,该培养基配方简单,培养过程简单,生物学效率高,培养出的菌丝密,菌菇质量好,能够使菌菇中的蛋白质含量有所提高,且特别适用于糙皮侧耳和姬菇的培养。
-
公开(公告)号:CN11601915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111246121.0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云南大益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普洱熟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将干燥的普洱熟茶原料以1:(20‑100)的茶水比在80‑90℃的水中浸提15‑50分钟,制得茶汤;2)将茶汤冷却后,用碟式离心机离心,得到离心液;3)将离心液与聚葡萄糖、赤藓糖醇、麦芽糖醇、水混合得到物料混合液,其中基于物料混合液的总重量,所述干燥的普洱熟茶原料的量为(0.5‑1.5)重量%,所述聚葡萄糖的量为(1.5‑3.5)重量%、所述赤藓糖醇的量为(1‑3)重量%、所述麦芽糖醇的量为(1‑3)重量%;4)将物料混合液高温灭菌。所得普洱熟茶饮料汤色红浓透亮、香气醇正、风味协调,口感醇厚甜滑,比现泡茶更适口,可提高大众消费者的接受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89592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111000466.8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云南大益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TMCC10152,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652,其是申请人在不同年份陈皮中发现的一种共性优势细菌,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鉴定实验表明该菌为贝莱斯芽孢杆菌。本申请同时提供了一种利用该菌株发酵加速柑皮陈化的方法,包括发酵柑皮原料准备、菌剂制备、接种发酵、发酵条件控制等步骤,该方法可以迅速转化柑皮的汤色、香气和滋味,得到具有一定年份陈皮的口感风味及活性成分。与传统自然陈化工艺相比,该方法能够极大地节约经济和时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642232A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011499865.9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云南大益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制备小青柑普洱茶的方法及用该方法制备的小青柑普洱茶。所述方法包括对柑果果壳进行杀青的步骤和对装填有普洱茶的柑果果壳进行干燥的步骤,其中,所述杀青步骤包括,采用60‑100℃的加压蒸汽对柑果果壳进行杀青处理15‑60秒,所述加压蒸汽的压力为0.25‑0.41Mpa;并且所述干燥步骤包括,将装填有普洱茶的柑果果壳在28‑35℃、15‑25%的恒定湿度下进行抽湿处理18‑22小时。本发明的方法能够获得原料独特、外观保绿、口感创新、功效更佳的优质小青柑普洱茶。
-
公开(公告)号:CN11588609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110897340.9
申请日:2021-08-05
Applicant: 云南大益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发酵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菌株接种于普洱茶茶汤中进行发酵培养,其中所述植物乳杆菌菌株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912。本发明所得发酵茶饮料风味独特、口感清爽酸甜、润喉解渴,并且呈乳酸菌风味,发酵品质稳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