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91711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59791.0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防护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自疏干性能的夹心式隔热衬砌的夹心层结构,包括初期支护、夹心层和二次衬砌,初期支护、夹心层和二次衬砌由外向内依次设置,夹心层包括土工布、外侧防水板、隔热层和内侧防水板,土工布、外侧防水板、隔热层和内侧防水板由外向内依次设置,初期支护、夹心层和二次衬砌底部设置有排水管路组件,土工布、外侧防水板、隔热层和内侧防水板之间均填充有填料,排水管路组件包括隧道边墙脚纵向盲管、横向排水管和隧道排水沟,本发明通过在夹心层内设置排水结构能够快速自疏排水,能够防止浸水导致的隔热层隔热性能、力学性能和材料使用寿命的下降,能够防止寒区隧道夹心层中蓄水及出现冻害。
-
公开(公告)号:CN11630584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53322.9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风流温度平衡的高温隧道冷量缺口计算方法,包括通风稳态条件下隧道洞内风流平衡温度计算、隧道常规热源量化计算以及隧道降温措施冷量计算。所述的风流温度平衡计算利用现场可测的温度、湿度等指标,通过求解三阶段风流换热和能量平衡方程,获得洞内相应位置的环境温度;所述的隧道常规热源包括高温热水、高温围岩、炸药爆破、水泥水化、内燃机械和施工人员散热;所述的隧道降温措施包括冰块、冷水融合、通风和机械制冷降温。本发明提出的计算方法解决了以往隧道降温措施降温效果难以评估、冷量缺口不明等工程问题,有助于提前选择和布局合适的降温措施,使洞内环境达到作业要求,保障高温隧道安全、经济和快速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608499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52825.7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修复衬砌提高隧道耐久性的工艺方法,包括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施工工艺和评价方法,所述的施工工艺施工步骤包括:修补区域放样标定、原有衬砌结构基底凿毛和清理、涂抹临时防水胶、布设钢丝网、分层涂抹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采用细砂浆找平、涂料装饰;所述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由水泥、粉煤灰、硅灰、水、混凝土用砂、外加剂和合成纤维搅拌组成,评价方法用抵抗变形潜能参数P表示。本发明借助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超强的变形能力,实现修复材料和衬砌结构的协同变形,抵抗材料因收缩产生开裂和界面脱粘破坏,处治了衬砌裂缝渗漏水病害,减缓了裂缝进一步扩展,提高了衬砌结构的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6739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64622.6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洞并行的高温隧道综合降温方法,包括:步骤一:通过地质超前预报,对隧道内部进行探测,以判断是否存在高岩温、高温热水;步骤二:判断高温热水和/或高岩温的风险等级;步骤三:针对不同风险下不同情况如仅存在高温热水、仅存在高岩温或两者均存在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通过对隧道内部的环境进行探测,并根据实际探测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风险等级区分,之后再结合不同的风险等级对应进行不同的处理措施,从而更加高效、更具有针对性且更灵活地来对多洞并行的一类隧道进行降温排水,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同时也能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27373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72198.X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埋高地应力隧洞群变形控制方法,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原位测试等方法,提前判识洞内地应力水平及围岩状态,获取前方洞段施工中变形可能性,并且通过中导洞的超前施工并采用柔性支护,为高地应力环境下围岩中储存能量的释放提供时间及空间,最大程度上减轻了后洞施工时围岩在高地应力条件下的变形,保证了施工安全级工程质量;采用中导洞超前施工,为后行洞提供了较好的施工条件,减轻了高地应力环境下施工可能诱发的大变形问题,为线间距布置、施工工期控制等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采取了超前施工、柔性支护、能量释放等措施,后洞施工时衬砌变形得以控制,不致出现因初支开裂、钢架扭曲等引起的拆换工程量,经济性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00956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319963.1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万泰(苏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国良 , 霰建平 , 李宁 , 王新东 , 祁占锋 , 杨一博 , 杨晓春 , 朵生君 , 杜孔泽 , 周泽华 , 刘建红 , 王煦霖 , 郭亚斌 , 来显杰 , 欧可 , 周高亮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地下工程施工的撬装式制冷机,其包括机座;安装于机座内且形成第一制冷回路的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机;风扇;与膨胀机连通且形成第二制冷回路的分配器、取热器、散热器和工质泵。本发明一方面基于两个制冷回路的独立运作,在分配器的工作工质流量分配下,同步工作实施降温,同时在制冷循环中充分冷媒降压过程转化为风机的输入能,能量充分被利用;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施工过程中的高温湿能量,用其加热变成高温高压工质能量,而且在转化为风机的输入能,此外,整体撬装,能随工作进度移动,减少冷量传输损失,及时改善施工环境,使其可靠、高效节能、适应复杂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673350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70927.5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隧道夹心式隔温衬砌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现有夹心式隔温衬砌中,隔温层刚度与隔热性能间存在矛盾。本发明隔温衬砌结构包括围岩、初支、二衬、隧道内部、第一道防水层、隔热材料和第二道防水层,二衬外侧为环状肋形结构,环状肋形结构包括沿隧道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凸起和凹槽;第一道防水层设于初支和二衬间;隔热材料设于二衬上的凹槽结构内;隔热材料与二衬的凹槽间设有第二道防水层,第一道防水层外侧设有透水土工材料。本发明中隔热材料仅承担很少量的法向荷载,隔热材料厚度可根据需要设计为较大值,从而实现更优的隔热性能,且可避免隔温层刚度不足以及压缩变形过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0369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704841.0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近场动力学的铁路隧道衬砌受震损伤计算方法及系统,建立隧道围岩、衬砌支护、断层的有限元模型;赋予物理力学参数并设置边界条件,然后进行初始平衡、开挖隧道再平衡;通过拟静力计算得到有限元模型的第一变形与应力;判定断层区域与交叉隧道区域发生破坏的有限元单元;将发生破坏的有限元单元离散为近场动力学的物质点单元;在初始平衡的基础上,再次进行开挖隧道再平衡,通过拟静力计算得到第二变形与应力;计算物质点单元间键的损伤。本发明结合有限元与近场动力学计算方法,克服单一采用有限元方法无法处理非连续变形、损伤问题的缺陷,并且仅在发生破坏的有限元单元进行近场动力学计算,计算更高效、更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933953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41827.6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8B31/00 , G01H17/00 , G08B21/10 , G08B29/18 , G06F18/24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弹性波干涉的时滞型岩爆预警方法,包括:利用弹性波传感器在监测区域构建传感器阵列,配对组成多个射线路径;采集周边的环境噪声数据,并预处理;对传感器阵列中配对的弹性波传感器环境噪声数据进行互相关处理,得到多个射线路径的时间域经验格林函数;提取尾波,计算不同射线路径下尾波的相对速度变化量;根据不同射线路径下尾波的相对速度变化量,对岩体内部的微结构变化进行异常判断,对可能出现时滞型岩爆的区域进行预警。本方法通过尾波相对速度变化分析岩体内部微结构的变化,从而进一步揭示其内部的应力调整过程,最终实现时滞型岩爆的精准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822965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20558.9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T7/00 , G06T7/62 , G06V10/764 , G06V10/8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混凝土裂缝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公开通过获取待测混凝土的表面图像;基于预设的裂缝检测模型,将表面图像划分为至少一个预设大小的图像区域,对每个图像区域进行裂缝检测,得到每个图像区域中包含的裂缝的开裂等级,裂缝的开裂等级与开裂面积正相关;基于各图像区域中裂缝的开裂等级,确定待测混凝土的裂缝的整体开裂等级,可以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和神经网络实现混凝土裂缝开裂等级“端到端”的定量检测,减少了人工操作量,避免了人工处理图像的干扰,可以提高混凝土裂缝检测的准确度和检测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