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52877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111361646.9
申请日:2021-11-17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倾斜摄影技术改进的DInSAR方法。DEM作为InSAR中一项引入数据,其精度直接影响DInSAR的形变成果精度。本发明将高精度DEM与现有的低分辨率低精度DEM融合,提供与SAR影像分辨率相匹配的DEM栅格数据;同时,使用地质解译方法在依据空三加密后的密集点云制作的实景三维模型上判别位移稳定区域,在位移稳定区域内选择一个或多个参考点作为解缠参考点。本发明引入了高精度DEM数据,减少DInSAR流程中的地形相位干扰;通过地质解译办法推断稳定区域,为InSAR解缠提供相对稳定的起算点,为最终成果的形变趋势提供相对准确的参考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4580960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0262259.8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V20/10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识别危岩落石的遥感分析方法。现有采用遥感手段辅助危岩落石调查的方法耗时长,且成本高。本发明包括获取调查区域DEM数据及遥感正射影像及地质资料;制作区坡度分区图,查询区域地层岩性类型;为各坡度区间、工程岩组赋值;确定坡度区间与工程岩组的权重系数;采用综合指数法,利用坡度系数、工程岩组、权重系数开展运算计算各区域综合指数,将指数值大于6区域判为危岩落石区;利用高清卫星正射影像,调整风险区范围;现场核实完善,开展现场调查核实,确认危岩落石范围。本发明能够低成本、快速、准确获取大范围区域内的危岩落石区位置、规模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630976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31548.6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点云引导的多片精细化密集匹配方法。现有实景三维重建过程中易出现信息丢失、噪声波动大等问题。本发明包括获取测区基本情况,并设计协同采集倾斜影像数据与激光点云数据方案;采集多源数据,完成异构数据间的粗匹配;通过坐标系精配,使异构感知数据系统最终残留误差在亚地面分辨率以下;初始化同名描点,在每张影像中锚定激光点云数据;深度图扩散、深度图融合,消除多余观测值;噪声滤波与弥补,剔除波动点,再反投影至每张深度图中进行弥补空洞;最后密集点云导出。本发明解决了因单一数据源产生的数据成果不可靠、质量差及冗余数据叠加与高精度几何信息淹没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348952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229931.0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艰险山区多源地理信息数据融合的三维场景构建方法,步骤为:根据不同精度需求确定数据源;制作不同精度的三维场景;不同比例尺、不同精度三维场景融合;将融合后的三维场景导入GIS平台,加载BIM模型、三维线条、工点设计方案,实现GIS与BIM的结合。本发明针对艰难山区铁路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不同建设阶段的需求,融合多源地理信息数据构建不同精度、不同分辨率的三维模型场景,突破传统二维平面的局限性,有效提高信息采集、提取的准确性与效率,提高铁路勘察设计的信息化水平和质量,实现空间数据的直观化和可视化,有效满足铁路勘察设计及后期管理应用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347213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229110.7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倪苇 , 石硕 , 刘彦明 , 王玮 , 武瑞宏 , 刘亚林 , 张占忠 , 李丹 , 许兴旺 , 李宗建 , 沈亮峰 , 赵乐 , 马腾 , 张坤 , 刘晓奇 , 何守旺 , 李泉柏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BIM+GIS的铁路工程数字化成果三维展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资料收集与整理;制作地形数据和矢量专题数据;创建多源多分辨率真实三维地形场景,开展站场、桥梁、隧道、路基、地质的BIM设计;BIM设计模型数据处理导入GIS平台;检核BIM设计模型与模型、模型与地形之间的差错漏碰;对GIS平台进行二次开发,满足展示需求。本发明可用于设计人员通过浏览器对铁路工程全线三维BIM模型在高精度真实地形场景中进行审查浏览,满足设计成果全方位、多要素的表达和交付。
-
公开(公告)号:CN112347212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228971.3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面向BIM应用的铁路云GIS平台及其搭建方法,平台包括:展现层,用于为终端用户提供面向BIM应用的交互窗口;业务应用层,用于提供面向铁路BIM业务应用服务的通用微服务功能模块;平台服务层,提供云GIS服务、云GIS管理、BIM数据服务、中间件和二次开发环境;数据服务层,用于数据存储、加工、处理和发布服务;基础设施服务层,用于提供云GIS基础设施软硬件环境和云GIS资源管理工具。本发明充分利用云GIS框架特点,改变传统BIM模型处理方式,将BIM模型的转换、解析、轻量化等耗时工作放到云环境下,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动态分配和充分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494366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0063283.9
申请日:2022-01-1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影像与点云配准的道路坑槽提取方法。现有道路坑槽检测方法对路面病害检测的效率低,存在漏检等问题。本发明利用车载单目相机获取道路序列影像,通过激光断面扫描仪获取道路断面点云数据,并拼接制作大场景;由影像定位坑槽的平面信息,进行影像与点云配准,经八叉树索引完成坑槽点云的快速检索,并基于改进的泊松圆盘采样完成金字塔分层均匀采样,从三维点云信息中完成道路病害的提取检测。本发明大大加快了道路病害浏览效率,克服了单一传感器对道路病害检测的不足,提高了检测效率与自动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449436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63283.9
申请日:2022-01-1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影像与点云配准的道路坑槽提取方法。现有道路坑槽检测方法对路面病害检测的效率低,存在漏检等问题。本发明利用车载单目相机获取道路序列影像,通过激光断面扫描仪获取道路断面点云数据,并拼接制作大场景;由影像定位坑槽的平面信息,进行影像与点云配准,经八叉树索引完成坑槽点云的快速检索,并基于改进的泊松圆盘采样完成金字塔分层均匀采样,从三维点云信息中完成道路病害的提取检测。本发明大大加快了道路病害浏览效率,克服了单一传感器对道路病害检测的不足,提高了检测效率与自动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195139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587370.5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空无人机航测数据的线划地形图制作方法,该方法利用无人机的数码航摄相机获取低空航空影像数据,按照数字摄影测量方法进行空三加密处理,基于加密成果制作数字高程模型,并输出高精度影像定向文件;基于空三成果要素生成大场景数据,最后通过连续、无缝三维立体模型产品实现对线划地物的采集。相比于传统航测制图方法,本发明方法突破了单像对立体模型范围的限制,利用高精度、多尺度、连续无缝真三维立体模型实现了对无人机航测数据线划地形图的高效采集。
-
公开(公告)号:CN111858975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539794.4
申请日:2020-06-15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车载激光扫描全景影像的在线查询方法,收集10m间隔的正线中桩坐标成果、全景影像三维坐标成果和拼接后的全景影像后,通过内插计算得到每张全景影像对应的里程值,然后导入关系型数据库表,数据库中执行SQL查询里程最接近的一条记录,通过将输入里程值与数据库表中的内插里程值进行求差值,里程差值的绝对值超过100米则不显示邻近的全景影像,最后根据提取全景影像ID、内插计算后的里程值和全景所在车站区间,在浏览器中展示对应全景影像及区间里程信息。本发明提出了车载激光扫描全景影像与线路里程信息的匹配算法,用户无需安装任何软件或者插件即可在线360°浏览全景影像,随时随地掌握铁路沿线现场情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