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85921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94115.9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31 , G06F18/243 , G06F18/2415 , G06F18/2413 , G06F18/2411 , G06F18/214 , G06F1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移动设备的超宽带信号遮挡识别方法及系统,将原有的通过信道特性的三分类改进到通过遮挡物识别的六分类,能将实际场景下的误差特性进行更细致分类,由此可以进行更细致的误差缓解和定位优化;从原来的十五个信道特征参数中筛选出与最能反映出遮挡物特性的六个关键信道特征参数,在保证识别准确率没有过多降低的情况下,大量减少了数据量,能够加快回归模型的响应速度,使系统能够更及时地反馈更加准确地定位信息;从多个回归模型中选取准确率最高的三个模型,通过对比其在不同数据量下训练和识别的响应时间,筛选出识别时间能够随数据量的减小而有效降低的模型,可以使整个识别过程进一步加速。
-
公开(公告)号:CN115348136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210845828.1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L12/66 , H04L67/12 , H04L41/0803 , G16Y40/10 , G16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联网智能网关。目前智能网关采用先配置后使用方式,在安装、使用及后期维护中,运维代价较大。本发明包括主控制器、总线监听模块和n个电源管理模块;n个电源管理模块分别连接n个总线设备;电源管理模块接收主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对总线设备的电源接通或切断,并监测其电压和电流;总线监听模块用于监测主控制器发送到总线上的数据,并监测总线设备返回的数据;主控制器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上传至云平台;同时接收云平台的命令,实现对主控制器参数的调整及总线设备参数的调整。本发明可实现新设备的自动识别及接入,在安装调试、使用及后期维护中,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运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78014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688340.3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4G23/02 , E02D29/045 , E02D17/04 , E02D1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预切槽与荷载托换体系的地下空间拓建方法及其构造。地下工程拓建期间可能引起地层位移,造成周边环境安全隐患。本方法在既有地下工程的侧墙开孔,根据预切槽轮廓线凿除侧墙和围护结构内钢筋;在开孔位置横向钻进后,纵向拓展切割形成预切槽,同步在预切槽压注盖板混凝土;在盖板下方开挖小导洞和竖井;在竖井内施工支撑桩;全面开挖,施做底板、侧墙和顶板;浇筑环梁,将环梁与盖板、顶板及侧墙与纵梁整体叠合。本发明中盖板压注与预切槽同步施工,达到随切随筑的效果,并在盖板厚度内打设大刚度管棚,实现盖板型超前支护,支撑桩与盖板形成了竖向板柱型超前支护传力体系,能有效避免地下工程拓建期间可能引起的地层位移。
-
公开(公告)号:CN112347213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229110.7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倪苇 , 石硕 , 刘彦明 , 王玮 , 武瑞宏 , 刘亚林 , 张占忠 , 李丹 , 许兴旺 , 李宗建 , 沈亮峰 , 赵乐 , 马腾 , 张坤 , 刘晓奇 , 何守旺 , 李泉柏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BIM+GIS的铁路工程数字化成果三维展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资料收集与整理;制作地形数据和矢量专题数据;创建多源多分辨率真实三维地形场景,开展站场、桥梁、隧道、路基、地质的BIM设计;BIM设计模型数据处理导入GIS平台;检核BIM设计模型与模型、模型与地形之间的差错漏碰;对GIS平台进行二次开发,满足展示需求。本发明可用于设计人员通过浏览器对铁路工程全线三维BIM模型在高精度真实地形场景中进行审查浏览,满足设计成果全方位、多要素的表达和交付。
-
公开(公告)号:CN112347212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228971.3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面向BIM应用的铁路云GIS平台及其搭建方法,平台包括:展现层,用于为终端用户提供面向BIM应用的交互窗口;业务应用层,用于提供面向铁路BIM业务应用服务的通用微服务功能模块;平台服务层,提供云GIS服务、云GIS管理、BIM数据服务、中间件和二次开发环境;数据服务层,用于数据存储、加工、处理和发布服务;基础设施服务层,用于提供云GIS基础设施软硬件环境和云GIS资源管理工具。本发明充分利用云GIS框架特点,改变传统BIM模型处理方式,将BIM模型的转换、解析、轻量化等耗时工作放到云环境下,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动态分配和充分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898862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609907.3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监测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相关参数;将所述安全相关参数输入到安全风险识别模型中,获取安全风险类型以及等级;其中,所述安全风险识别模型通过第一预设样本集合训练得到的,所述第一预设样本集合包括多组第一预设样本,每组第一预设样本包括:安全相关参数;和,对应的安全风险类型以及等级;根据所述安全风险类型以及等级,确定应急响应方案;向应急工作组的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应急响应方案。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基于安全相关参数自动确定应急响应方案,并向应急工作组的终端设备发送该应急响应方案,从而有利于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980598B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710232557.1
申请日:2017-04-1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由测站边角交会网的三维平差严密方法。基于未考虑垂线偏差影响数学模型的平差方法只能够适用于小范围内垂线偏差变化不大的测量控制网,基于考虑垂线偏差影响数学模型的平差方法未考虑不同经度位置上真北方向不平行的问题,不能适用于经度跨度较大的测量控制网。本发明将测量仪器在观测时的三维空间坐标(x,y,z)以及测站独立坐标系的x轴、y轴和z轴旋转到与三维平差参考坐标系的X、Y、Z轴平行方向的旋转角ω、κ一并作为未知参数参与平差。本发明考虑了地球上不同位置间垂线不平行,以及不同经度位置上真北方向不平行的影响,能够适用于任意自由测站边角交会网的三维平差,更加严密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01770656A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申请号:CN201010114571.X
申请日:2010-02-1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测绘科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立体正射影像对的大场景立体模型生成方法及其量测方法。现有的模型生成及量测方法,或量测精度不高,或计算复杂效率不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立体正射影像对的大场景立体模型生成及量测方法,利用立体正射影像对镶嵌建立大场景的立体模型,可快速精确地计算地面点三维坐标。本方法测量时,采用方向一致的视差获取方法,寻找地面点对应的同名像点速度快,通过平面位移直接计算坐标,无需反推原始像片立体坐标进行前方交会,其计算精度非常接近原始像对立体量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898863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010610919.8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2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的车辆的动态调度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第一线路的客流量信息,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为当前时间的未来时间;获取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到站的第一线路的车辆的剩余运力,所述剩余运力根据所述车辆的最大承载量与已承载量确定,所述车辆包括至少一个车辆单元;根据所述客流量信息和所述剩余运力,确定增加或者减少的车辆单元的数量;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到站的第一线路的车辆中获取目标车辆,对所述目标车辆增加或者减少所述车辆单元的数量对应的车辆单元。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提高车辆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34813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845828.1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L12/66 , H04L67/12 , H04L41/0803 , G16Y40/10 , G16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联网智能网关。目前智能网关采用先配置后使用方式,在安装、使用及后期维护中,运维代价较大。本发明包括主控制器、总线监听模块和n个电源管理模块;n个电源管理模块分别连接n个总线设备;电源管理模块接收主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对总线设备的电源接通或切断,并监测其电压和电流;总线监听模块用于监测主控制器发送到总线上的数据,并监测总线设备返回的数据;主控制器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上传至云平台;同时接收云平台的命令,实现对主控制器参数的调整及总线设备参数的调整。本发明可实现新设备的自动识别及接入,在安装调试、使用及后期维护中,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运维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