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倾覆转体支座
    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713663U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1922247721.3

    申请日:2019-12-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倾覆转体支座,涉及桥梁技术领域。抗倾覆转体支座包括上球铰、球面耐磨板、下球铰、上限位螺栓、限位板和下限位螺栓;上球铰、球面耐磨板、下球铰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上球铰的底面为第一凸球面,球面耐磨板的顶面为第一凹球面,述球面耐磨板的底面为第二凸球面,下球铰的顶面为第二凹球面,第一凸球面与第一凹球面配合,第二凸球面与第二凹球面配合;限位板设置在上球铰和下球铰的外周面,上限位螺栓将限位板与上球铰连成一体,下限位螺栓将限位板与下球铰连成一体。抗倾覆转体支座结构简单,为混凝土桥的转体施工提供支承与转动,防止由于桥梁结构施工过程中失去平衡导致结构发生倾覆,保证施工安全,降低施工难度。

    一种铁路桥梁的叶片式导风屏障

    公开(公告)号:CN111155454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092957.9

    申请日:2020-0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桥梁的叶片式导风屏障,沿列车行进方向布设在铁路桥梁的两侧,任一侧的叶片式导风屏障包括预埋在铁路桥梁的混凝土结构内、且沿列车行进方向等间距布设的数个预埋件,设置在任一预埋件上部的导风叶片,分别与预埋件和导风叶片采用螺栓固定连接的连接耳板,以及沿列车行进方向布设、且固定连接铁路桥梁同一侧的导风叶片的纵向连杆;所述导风叶片包括底部与连接耳板采用螺栓固定连接、且呈V型形状的肋板,夹持在肋板的V型形状内的挡风面,设置在挡风面的上部的导风面,以及开设在挡风面的上部和导风面上的数个透风孔。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施工简便、安装可靠、挡风性能良好等优点。

    一种预应力阻尼装置、预应力阻尼设备及桥梁

    公开(公告)号:CN110158451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1910570643.2

    申请日:2019-06-27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应力阻尼装置、预应力阻尼设备及桥梁,涉及桥梁领域,该预应力阻尼装置包括机体、阻尼器和液压弹簧,阻尼器与机体连接,液压弹簧的一端与机体连接,液压弹簧的另一端与阻尼器的活塞杆连接或抵接,液压弹簧用于在沿活塞杆的运动方向上对活塞杆进行预紧,预应力阻尼装置具有液压弹簧在活塞杆的运动方向上受到的外力小于或等于液压弹簧与活塞杆之间的预紧力,活塞杆静止的第一状态,以及液压弹簧在活塞杆的运动方向上受到的外力大于液压弹簧与活塞杆之间的预紧力,液压弹簧压缩以带动活塞杆运动的第二状态。该预应力阻尼装置在承受的外力小于或等于预紧力时,起到支撑的作用,在承受的外力大于预紧力时,起到缓冲作用。

    一种预应力阻尼装置、预应力阻尼设备及桥梁

    公开(公告)号:CN110158451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570643.2

    申请日:2019-06-27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应力阻尼装置、预应力阻尼设备及桥梁,涉及桥梁领域,该预应力阻尼装置包括机体、阻尼器和液压弹簧,阻尼器与机体连接,液压弹簧的一端与机体连接,液压弹簧的另一端与阻尼器的活塞杆连接或抵接,液压弹簧用于在沿活塞杆的运动方向上对活塞杆进行预紧,预应力阻尼装置具有液压弹簧在活塞杆的运动方向上受到的外力小于或等于液压弹簧与活塞杆之间的预紧力,活塞杆静止的第一状态,以及液压弹簧在活塞杆的运动方向上受到的外力大于液压弹簧与活塞杆之间的预紧力,液压弹簧压缩以带动活塞杆运动的第二状态。该预应力阻尼装置在承受的外力小于或等于预紧力时,起到支撑的作用,在承受的外力大于预紧力时,起到缓冲作用。

    上承式铁路钢桁拱桥拱上墩墩顶纵向水平线刚度评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39056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010358663.6

    申请日:2020-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承式铁路钢桁拱桥拱上墩墩顶纵向水平线刚度评判方法,在分析墩顶纵向水平线刚度时除考虑所述拱上墩的自身影响外,还考虑钢桁拱圈及拱上梁对拱上墩的影响,对所述钢桁拱桥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综合考虑钢桁拱圈、拱上墩及拱上梁的纵向刚度、结构尺寸对所述拱上墩墩顶纵向水平线刚度的影响,相较于现有技术仅针对单墩进行模拟计算刚度,还必须要配合梁‑轨分析进行最终确定,本方法分析合理,能够简化计算过程,无需分析在制动力等纵向力作用下无缝钢轨的受力情况,能够全面反映结构整体的纵向刚度情况,刚度真实可靠,无需盲目增大结构尺寸,有利于避免额外增加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