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0408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40171.5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R21/231 , B60R2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重力座椅的侧面碰撞约束系统,属于汽车座椅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侧面B柱气囊上下、角度调整联动装置,该装置通过座椅靠背角度监测传感器、伺服电机、气囊上下位置调整螺纹杆及滑轨、气囊角度调整啮合齿轮组、皮带等可以有效将侧面气囊适应性调整至侧面碰撞头部最优保护位置;本发明主要针对乘员在零重力座椅多角度躺姿下的侧面碰撞安全保护问题,其能够在车辆发生侧面碰撞后,避免出现因传统侧面气帘难以完整覆盖乘员头部保护区域而造成的乘员头部损伤问题,最终实现在侧面碰撞中乘员在零重力座椅平躺姿态下最优的乘员保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96271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276636.2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防下潜式汽车座椅、汽车及防下潜式座椅的设计方法。该汽车座椅包括防下潜座椅坐垫、防下潜安全气囊和防下潜座椅;所述防下潜安全气囊安装在防下潜座椅坐垫内;所述防下潜座椅坐垫安装在防下潜座椅上。所述座椅的设计方法,基于所述一种防下潜式汽车座椅,包括:步骤一、确定防下潜安全气囊安装位置及尺寸;步骤二、确定泡沫传感器安装位置及尺寸;步骤三、进行仿真模拟;步骤四、进行实车验证。本发明在座垫下方安装防下潜安全气囊,当气囊控制单元检测到座垫泡沫下压速率和下压距离较大时,气囊会自动点爆,将假人抬高,防止假人下潜,减轻乘员伤害;同时由于安全气囊隐藏在座垫泡沫下方,因此不会对乘坐舒适性造成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69158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44283.X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R21/214 , B60R21/26 , B60R21/015 , B60R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驾驶状态下的顶置中央气囊及其控制方法,属于车辆安全气囊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车辆顶棚的气囊支架,所述气囊支架远离车辆顶棚一侧设置有气囊气袋本体,所述气囊气袋本体上至少均匀布置有三个气体发生器,所述气囊气袋本体通过至少三个气体发生器发出高压气体使其展开截面呈十字状。本发明提供通过顶置中央气囊充气袋体积小,使用较小的气体发生器即可满足要求,大大减小了气囊在未展开时的体积,可以极大程度上减小气囊顶置带来的空间上的不便,而且能够更容易获得较好的保压性能,利用其良好的充气保压性能为弹力布提供支撑作用,从而在乘员相互运动过程中提供保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49484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625041.9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N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机械式触发的儿童座椅侧面保护装置,由座椅基座、卷收拉伸模块和侧方保护机构构成;儿童安全座椅安装在座椅基座上,且能相对座椅基座顺/逆时针旋转;卷收拉伸模块包括限位球、复位弹簧、单向折页挡板、拉绳限位块和拉绳;侧方保护机构由弹簧、保护装置推杆、锁定钮、锁定槽口、侧方缓冲保护装置、推杆锁定块、锁定块复位弹簧、固定装置、拉绳保护套及装置外壳组成。当有儿童朝向侧面向前或向后旋转时,指向车门侧的侧面保护装置会自动弹出,实现侧面安全保护;可避免装置安装复杂,遗忘性高的缺点,乘坐即保护;装置可靠性强,使用寿命长,不会因电子系统的干扰而导致保护失效,可很好的实现儿童侧面保护,保障儿童乘坐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09209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669932.X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R21/26 , B60R21/2334 , B60R21/01 , B60R21/015 , B60R21/0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安全带的自适应安全气囊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包括:采集乘员重量信号、座椅加热状态信号、车外温度信号、车辆减速度信号、安全带是否有效插入信号,并将采集的信号发送给安全气囊控制器;乘员分类模块计算安全带有效长度Lr,并且进行乘员分类识别,并且将乘员分类的信息传递给安全气囊控制器;安全气囊控制器进行安全气囊点爆算法计算,并生成点爆指令发送给气体发生器控制器;气体发生器控制器根据点爆信号的等级点爆响应的气体发生器;气体发生器进行点爆控制,释放气体,对安全气囊总成进行充气。本发明可以根据安全带有效长度对乘员体征及位置进行识别,并且能识别不同身材的乘员,识别进度高,对乘员提供最佳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4750718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166314.3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R21/015 , B60R21/01 , B60Q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驾驶员正面安全空间监控方法和装置。通过传感器组件获取驾驶员前部空间信息;根据驾驶员前部空间信息判断是否满足驾驶员气囊点爆的空间需求;如果不满足驾驶员气囊点爆的空间需求,将不满足驾驶员气囊点爆的空间需求的信息发送给安全提醒系统;安全提醒系统提示驾驶员如果发生碰撞有被驾驶员气囊击伤的风险,建议驾驶员进行驾乘姿态调整建议。本发明可以实时监控驾驶员与方向盘之间的距离,当距离不满足驾驶员正面安全气囊展开空间要求时,通过安全提醒,避免驾驶员因不合理的乘坐姿态导致在汽车发生碰撞时,正面气囊展开过程中冲击驾驶员,对驾驶员产生二次伤害,使安全气囊真正起到保护乘员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665527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1137781.5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R21/0136 , B60R21/015 , B60R21/0132 , B60R21/264 , B60R21/2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辆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安全气囊系统及控制方法。其中,安全气囊系统包括气囊、点爆装置、检测组件、位置调节组件和控制组件;检测组件用于检测车辆的速度变化、车内人员的重量及坐姿;位置调节组件与气囊连接,并用于调节气囊展开时相对于车内人员和前风窗的位置;控制组件分别与点爆装置、检测组件及位置调节组件电连接。控制组件获取检测组件的检测信息后,根据车辆的速度变化判断车辆是否发生碰撞,并在判断车辆发生碰撞时,判断车辆的碰撞强度,同时结合车内人员的重量及坐姿,来确定气囊的展开刚度以及气囊展开时的位置,并以此控制点爆装置及位置调节组件,以保证对不同重量和坐姿的车内人员都能起到有效地防护。
-
公开(公告)号:CN110816643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0717446.9
申请日:2019-08-0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5/04 , B60K28/14 , B60R21/01 , B60R21/013 , B60R2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防止汽车碰撞时方向盘转动的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汽车。该控制系统中的安全系统电控单元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电连接,实现了数据传输与交换,使得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能够识别接收汽车碰撞的安全系统点火指令,并能锁定方向盘的转向;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还与数据通讯总线电连接,能够接收数据通讯总线发来的车速信号,并解除方向盘的转向。该汽车由于具有上述控制系统,因此能够避免在汽车碰撞中方向盘随车轮偏转而发生转动的现象,从而提高了安全气囊的保护效果。且该控制系统没有增加额外部件,仅利用现有车身系统进行功能集成,控制方法简单易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29395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56660.3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门护板弱化线的布置方法、仿真分析方法及车门护板,其中,布置方法包括在整车坐标系下的Z方向,布置弱化线,使其贯穿车门护板;基于C‑NCAP法规侧面柱碰撞工况,布置驾驶位假人;根据驾驶位假人的头部质心与车门护板的相对位置确定弱化线在车门护板的X方向上位置;当车辆发生侧面柱碰撞时,前门护板会在弱化线位置发生弯折,防止卡扣脱落,进而与车门钣金紧密贴合,增大门护板与乘员之间的距离,增加胸部和腹部空间,进而减轻乘员伤害,极大提高汽车碰撞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16374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444411.3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R21/02 , B60R21/01 , B60R21/26 , B60R21/015 , B60K3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远端保护防伤害副仪表板及其控制方法与车辆,副仪表板包括前、后段,抬升机构布置在副仪表板后段和白车身地板之间,侧面碰撞发生时,抬升机构能举升其后段至合理远端保护的设计高度,配合中央气囊提供乘员之间的远端保护;抬升机构由固定端、气体发生器、滑动活塞和抬升端组成,抬升端与副仪表板后段相连,气体发生器和滑动活塞位于固定端与抬升端之间,滑动活塞上端与抬升端相连;气体发生器与气囊控制器ACU相连,能在接收到ACU的点火信号后产生气体,滑动活塞在气体压力作用下迅速抬升,将副仪表板后端抬升至设计高度,用于支撑乘员。本方法具有通用性,可应用于各种车型的副仪表板设计开发中,适用于带有副仪表板的车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