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4230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493467.8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透平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通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隧道施工通风高原智能风机,通过将风机电机段的机壳作为电机外壳使用,提高了风机效率并减少了噪音产生,解决了电机散热的问题,且一级叶轮外壳和二级叶轮外壳内壁均为机械精加工面,能够有效保证叶顶间隙的均匀性,使叶顶间隙值较小,提高风机通风效率,同时,多节段组合提高风机的整体维护效率,避免风机故障导致的隧道内通风不良情形;并设置测控装置实现风机运行过程的参数采集、故障分析及运行控制,使风机故障能够及时的被发现,实现对风机的智能化管理,在故障诊断后,能够快速响应异常情况,保障风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3015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76839.4
申请日:2024-02-08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通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原隧道施工环境有害气体、粉尘净化装置及方法。本发明包括控制器、装备车体结构、外壳和桁架结构;装备车体结构上连接有外壳;外壳内连接有桁架结构;桁架结构上依顺序分布有粗效过滤部、静电除尘部、反冲洗系统、化学吸附部和通风动力系统及附属设施,且左右之间连通;控制器与装备车体结构电信号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隧道中利用加强通风净化有害气体和粉尘、改善通风环境时,在突发状况下通风效果差、响应时间长的问题及在长距离加强通风下需要克服较大通风阻力,通风能耗大、施工成本高昂、无法有效快速根本性改善通风环境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738724B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0706604.7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成都理工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19/14 , G06F119/08 , G06F113/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围岩力学性质动态损伤本构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根据围岩性质的各项参数,计算渗流作用下对围岩裂隙拓展的损伤程度和流‑力耦合作用下围岩岩土损伤程度,进而得到流‑力耦合场围岩损伤程度;根据流‑力耦合场围岩损伤程度对各项参数中的部分参数进行折减,并根据折减后的部分参数和流‑力耦合场围岩损伤程度,计算热‑力耦合场损伤后的围岩损伤程度;根据热‑力耦合场损伤后的围岩损伤程度和流‑力耦合场围岩损伤程度,得到由于热对流引起的水‑力‑热多场耦合作用下围岩损伤程度,进而得到围岩的应变增量;根据围岩的应变增量,构建应变强度随着应变增量变化的围岩动态损伤本构模型。本发明能增强围岩施工和
-
公开(公告)号:CN11703442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14502.5
申请日:2023-08-11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隧道风渠式施工通风辅助坑道经济断面设计方法,采用钢筋混凝土隔板作为辅助坑道风渠式通风的风渠隔板,首先获取每平米钢筋混凝土隔板造价、当地电价、风机工作月数以及所述辅助坑道风渠式通风的相关设计参数,利用本发明提供的经济风速计算公式采用试算法求出经济风速,进而求出风道的经济横断面积值,设计所述辅助坑道断面形状,利用几何关系与所述风道的经济横断面积值,采用试算法求得所述辅助坑道的经济断面设计尺寸,画出所述辅助坑道的经济断面设计图。本发明为辅助坑道采用钢筋混凝土隔板作为风渠隔板进行风渠式通风的断面设计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60318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62844.6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内空间环境参数检测装置,环境参数采集模块包括数据处理单元与传感器;空间移动定位模块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底部的行走机构、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机械臂,传感器设置在机械臂的执行末端,机械臂用于将传感器移动至任意的坐标位置进行检测,实现了隧道内环境参数测点在空间分布上的机械自动化调节,相比于以往的人工巡检或者用轨道定位或者固定支架定位,大幅扩展了设备在公路、铁路、矿井的在建和完工隧道中的应用场景,提高了定位精度和测量效率,重点解决了在建长大隧道复杂环境的定点监测工作,同时解决了测量不同步、重复性差的问题,降低了检测本身对被测环境场的影响,提高了测试数据可信度和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25873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204917.7
申请日:2024-02-23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害气体运移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包括反力架、试验箱上压板,试验箱位于反力架内部,而上压板配合安装在试验箱的顶部,上压板与反力架之间通过竖向加压组件连接,上压板的底部设有砂囊,其中砂囊内部填充有细砂,试验箱的敞口的侧面设有侧向加压板,试验箱的底部设有进气组件,用于向试验箱内通入实验气体。通过在法向和侧向对试验箱施加作用力,模拟实际环境下隧道压力,进而不需要提前构筑裂隙破碎带,细砂垫层可充分传导上部加载装置压力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容许模型水平挤压变形,以达到真实走滑断层,逆断层等多种断层构造的模拟,进而能够为实际的气体运营提供理论支撑,得出实际过程中气体运营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34755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151267.6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施工有害气体检测设备及方法,所述检测设备包括:机箱;处理器,设置于所述机箱内;气体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机箱内,且所述气体传感器用于检测气体的信息,并将检测的气体信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至所述处理器;打印机,设置于所述机箱内,且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气体输入管,一端伸入至所述机箱内,并与所述气体传感器连接,另一端伸出至所述机箱外。本发明能够在高地温隧道快速检测有害气体,有效保证高地温环境下隧道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6794270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469113.5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稀释隧道围岩渗出有害气体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包括保温箱箱体、棚式支撑架、传感器组件、加热装置、进气组件、出气组件、有害气体储气罐和气体流量控制计,棚式支撑架设置在保温箱箱体内,传感器组件和加热装置设置在棚式支撑架内,其中传感器组件用于检测有害气体浓度、温度和湿度,进气组件和出气组件与棚式支撑架连通,用于向棚式支撑架内通入空气以及排出内部的有害气体。通过测试小白鼠生理指标的变化来反映高温高湿隧道环境下围岩渗出有害气体的危害特征,通过调节风机参数,基于小白鼠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研究隧道通风对有害气体的稀释效果,探明新型通风组件在高温高湿及有害气体隧道环境下最优通风方式及通风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867425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570328.0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N3/0442 , G06N3/08 , G01D21/02 , G01N33/24 , G01N17/0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高地温隧道湿热环境监测预警方法和装置,涉及高地温隧道安全预警领域。其中的方法包括:获取布置在高地温隧道内的传感器组合采集的湿热环境数据;获取高地温隧道内掌子面的地质数据;根据湿热环境数据、地质数据以及预先训练的预测模型,确定高地温隧道内的预测湿热环境信息;根据预测湿热环境信息以及预先设置的报警策略,进行安全预警。应用本公开可以实现实时监测高地温隧道的湿热环境,能够及时反馈高地温隧道的湿热环境状况问题,自动对高地温隧道的湿热环境安全预警,提高作业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16850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311771111.8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隧道软岩变形监测装置及方法。隧道软岩变形监测装置包括:沿隧道的长度方向移动式设置的全站仪;沿隧道的长度方向间隔式设置的用于与所述全站仪适配的多个基准点组、监测点组和传递点组;以及与所述全站仪电性连接的工况机,所述工况机构造成能够控制所述全站仪沿隧道的长度方向移动,并对所述全站仪的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本发明能够自动进行隧道变形监测,减少由于人工监测导致的误差较大的情况发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