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12632A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810143585.7
申请日:2008-11-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湖南博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35/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晶硅炉用炭/炭复合材料发热体的制备方法,将U形炭纤维坯体进行高温纯化预处理后沉积,热处理温度为1600~2800℃;将U形炭纤维坯体以高纯N2为载气和稀释气体、C3H6为炭源进行裂解增密制备出炭/炭复合坯体,裂解温度850~1200℃,时间100~400h,炉内气压0.5kPa~2.5kPa;将增密至一定密度的炭/炭复合坯体进行机加工,酸洗+氯盐洗,进行高温纯化处理,处理温度为2000~2800℃;将炭/炭复合坯体以高纯N2为载气和稀释气体、C3H6为炭源进行表面涂层处理,裂解温度900~1300℃,时间10~100h,炉内气压1.0kPa~4.0kPa;并测定炭/炭复合材料发热体成品的技术指标。本发明能制备出纯度高、电阻率随温度变化稳定、使用寿命长的大尺寸异形薄壁炭/炭复合材料发热体。
-
公开(公告)号:CN108892542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602004.5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体-涂层改性炭/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基体-涂层改性炭/炭复合材料包括C/C-SiC-ZrC基体及其表面钨涂层,C/C-SiC-ZrC基体材料包括炭纤维层、热解炭层、SiC过渡涂层及ZrC层;基体改性后C/C-SiC-ZrC基材料表面为钨涂层。基体-涂层改性炭/炭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基体表面处理;Zr-Si粉末混合熔渗粉料的制备;喷涂钨涂层的喷涂粉料的筛选;等离子喷涂W涂层和反应熔渗方法制备Zr-Si改性C/C复合材料;基体材料应力缓解;抗烧蚀性能测试。本发明使复合材料在3000℃左右氧乙炔焰抗烧蚀时间从10s提高到150s且材料整体结构不发生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06435282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948771.2
申请日:2016-11-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钴基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钴基高温合金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成部分:Ni:8.3%~28.2%、Al:2.7%~5.2%、W:17.2%~29.4%、C:0.4%~1.0%、余量为Co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钴基高温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混合、Al中间化合物混合物制成、湿磨及喷雾干燥、压坯制成、烧结和时效处理。本发明在高温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且具备更加优异的高温硬度和耐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461357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793445.4
申请日:2015-11-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4B41/8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41/89 , C04B41/009 , C04B41/52 , C04B35/83 , C04B41/4517 , C04B41/4545 , C04B41/455 , C04B41/5059 , C04B41/4547 , C04B41/4527 , C04B41/51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炭/炭复合材料耐烧蚀涂层及其制备工艺,炭/炭复合材料耐烧蚀涂层包括SiC过渡层及钨喷涂层,SiC过渡涂层覆盖在基体的表层,钨喷涂层喷覆在SiC过渡涂层;其中,上述SiC过渡涂层包括以下质量比组成成分:70-80%Si粉、10-20%C粉、5-15%Al2O3粉;炭/炭复合材料耐烧蚀涂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基体表面处理;SiC过渡涂层的制备;钨粉料的筛选;钨涂层/SiC/炭/炭复合材料的制备;钨涂层/SiC/炭/炭复合材料涂层应力缓解;采用氧乙炔焰烧蚀仪进行涂层的烧蚀性能测试。本发明使炭/炭复合材料在2800℃左右氧乙炔焰烧蚀从10s提高到120s且涂层不脱落。
-
公开(公告)号:CN100579935C
公开(公告)日:2010-01-13
申请号:CN200710035810.0
申请日:2007-09-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聚合物裂解-反应热压制备纳米SiC颗粒增强MoSi2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聚碳硅烷溶于正己烷或甲苯溶剂,加入Si粉,混合均匀后,加热挥发除去有机溶剂;将表面粘有聚碳硅烷的硅粉在真空或惰性气氛中裂解,最高裂解温度1000~1350℃,升温速度0.5~10℃/min;测定复合粉末的碳与硅的含量,得出复合粉末中SiC和Si的量,按摩尔比Mo∶Si=1∶2加入Mo粉,混合,反应热压制备;热压工艺为:升温速度20~100℃/min,热压温度1450~1700℃,压力20~50MPa,保温30~120min,真空或惰性气体保护。本发明材料经XRD检测表明,仅含MoSi2和SiC两相。本发明材料是在不降低MoSi2抗高温氧化性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改善了MoSi2基复合材料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665855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1910060868.3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4B35/83 , C04B35/80 , C04B35/5833 , C04B35/52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碳‑氮化硼减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经石墨化处理的C/C坯体酸化处理,洗涤至中性获得预处理C/C坯体,然后浸泡于含改性剂的溶液中,反应获得官能化的C/C坯体,然后再将官能化的C/C坯体浸渍于h‑BN浆料中,烘干即得C/C‑BN预制体,C/C‑BN预制体再经碳源碳化增密、石墨化处理即得C/C‑BN减摩复合材料;所述改性剂选自硅烷偶联剂或聚乙烯醇(PVA)。本发明首创的采用浆料浸渍的方法获得BN基体,通过对C/C坯体进行官能化处理后,在浸渍浆料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将BN粉体引入C/C坯体。此方法可有效避免碳纤维的损伤,保证C/C‑BN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结构强度。所得C/C‑BN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摩擦磨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290885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473383.4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长沙市佳一密封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弹翼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炭纤维单向布、炭纤维斜纹布均采用改性酚醛树脂进行浸渍获得炭纤维单向布预浸料、炭纤维斜纹布预浸料;将炭纤维单向布预浸料裁剪获得炭纤维单向布预浸料片体,再将炭纤维单向布预浸料片体层叠获得炭纤维单向布预浸料块体,然后于炭纤维单向布预浸料块体的上、下表面各覆盖n层炭纤维斜纹布预浸料获得炭纤维预浸料块体,所述n≥1层,再将炭纤维预浸料块体热压成型、机加工即得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弹翼。上述制备方法简单可控,成本低,所得弹翼重量轻、强度高、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290697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0931097.6
申请日:2018-08-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钎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C/C复合材料焊接技术领域。所述钎焊C/C复合材料的活性钎料由金属粉体和高分子聚合物组成;所述金属粉体由Ni、Cr、P、Ti按质量比,Ni:Cr:P:Ti=60~84:20~10:15~5:5~1组成;所述金属粉末为Ni-Cr-P-Ti合金粉末和/或预合金粉末。其制备方法为,通过配取设定组分的原料经熔炼和喷雾得到合金和/或与预合金粉末;然后和高分子聚合混合均匀得到钎料。其可以用于C质材料和C质材料的焊接。本发明组分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单可控,成本低廉,所得产品用焊接时性能优良;便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831107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510162852.5
申请日:2015-04-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烧蚀炭/炭-碳化锆-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用聚丙烯腈基炭纤维针刺整体毡为预制体,采用化学气相渗透增密及高温热处理工艺制备得到多孔的炭/炭复合坯体,然后将锆-铜混合粉末熔融渗入炭/炭复合坯体中,通过反应熔渗制备炭/炭-碳化锆-铜复合材料。测定炭/炭-碳化锆-铜复合材料的性能指标。本发明采用锆、铜混合粉末,能在相对较低的熔渗温度制备出孔隙率低、物相组成均匀、硬度和抗弯强度良好、烧蚀性能优良的炭/炭-碳化锆-铜复合材料。(56)对比文件但奇善.反应熔渗法制备C/C-ZrC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性能《.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2014,B020-189页.张慧茹.碳/碳复合材料概述《.专题综述》.2011,(第01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03397283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282986.1
申请日:2013-07-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湖南博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47/08 , C22C121/00 , C22C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炭/炭-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 将密度为0.6~1.6g/cm3的炭/炭复合材料试样在无水乙醇中清洗并烘干;(2) 将MoO3、正钼酸铵、仲钼酸铵、二钼酸铵、四钼酸铵的一种或多种与碱金属氯化物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均匀, Mo占混合盐的质量百分数为5~20%;(3) 将步骤(1)得到的坯体包埋在步骤(2)的混合盐中,于900~1100℃保温0.5~5小时,随炉冷却至室温;(4) 将步骤(3)中得到的坯体于1100~1300℃保温0.5~2小时进行渗铜。本发明在保证复合材料高导电性的前提下,改善了材料的力学和摩擦磨损性能,且对设备要求低,工艺简单,工艺条件易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