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73040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1910355361.0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挖钻钻头打捞装置及施工方法,它包括梳状转头,扁平削竹式钻和锚式钻头;所述的梳状转头中,第一高压通水管下端与转头筒体连接,转头筒体内壁或外壁设有沿放射状分布的转头铁钉或弹性钢丝,第一高压通水管顶端与钻杆连接,转头筒体的侧壁或/和底部设有出水孔。施工时,梳状转头去除旋挖钻钻头上的钻渣,扁平削竹式钻头去除旋挖钻钻头内的附着物;锚式钻头将旋挖钻钻头起出。本发明通过梳状转头和扁平削竹式钻头在前期对井孔内的钻渣进行清理,使井孔内的通路通畅,大幅提高打捞旋挖钻钻头的成功率。的锚式钻头,采用内撑的结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旋挖钻钻头与井孔内壁之间间隙小的问题,大幅提高打捞的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791007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95760.7
申请日:2015-04-23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21F16/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F16/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挖掘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穿越富水破碎带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排水方法。通过在小净距隧道的间隔岩壁上设置导水结构将用水隧道的掌子面上的涌水排放至另一隧道,增加涌水隧道排水排放流量。本发明基于围岩渗流场理论,保持小净距隧道开挖时左右隧道保持安全距离,采用非涌水隧道作为引水隧洞代替设置单独引水洞的排水方式,解决了山岭隧道涌水量特大情况下隧道施工需要设置单独引水洞的问题,缩短了隧道施工周期,减少了工程造价,降低了施工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7191223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587766.8
申请日:2017-07-18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肖伯强 , 胡义新 , 黄成伟 , 徐庭 , 唐江平 , 李志成 , 王路 , 陈继红 , 李送根 , 周舒 , 周益军 , 刘宁波 , 卢佩 , 张成林 , 杨清印 , 陈丹 , 赵磊 , 冯淑华 , 田野 , 石万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越富水破碎带小净距隧道施工的排水方法:在富水破碎带上开挖小净距隧道,第一隧道作为先行隧道开挖,在穿越富水破碎带处出现掌子面涌水时,在第一隧道侧壁上安装第一导水结构抽排地下水,待富水破碎带处产生新的劈裂通道后封闭第一隧道的掌子面;进行第二隧道的开挖施工,第二隧道在穿越富水破碎带处时若出现涌水,则在第二隧道的侧壁安装第二导水结构抽排地下水,若第二隧道在穿越富水破碎带处时未出现涌水,则在富水破碎带内安装第三导水结构,地下水经第二隧道侧壁排出,直到两隧道贯通。左右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将地下水合理及时的排出,保证了左右隧道在同时穿过富水破碎带时施工的同步性,保证了施工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4791007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195760.7
申请日:2015-04-23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21F16/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挖掘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穿越富水破碎带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排水方法。通过在小净距隧道的间隔岩壁上设置导水结构将用水隧道的掌子面上的涌水排放至另一隧道,增加涌水隧道排水排放流量。本发明基于围岩渗流场理论,保持小净距隧道开挖时左右隧道保持安全距离,采用非涌水隧道作为引水隧洞代替设置单独引水洞的排水方式,解决了山岭隧道涌水量特大情况下隧道施工需要设置单独引水洞的问题,缩短了隧道施工周期,减少了工程造价,降低了施工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4562937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749230.8
申请日:2014-12-09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1D2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21/00 , E01D210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用于拱形连续梁桥的临时转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通过在“V”腿和主墩之间设置耳板销轴式临时铰,使“V”腿可以上下旋转的连接与主墩上,刚性销轴临时铰又能承受较大的剪力,能很好的限制拱形连续梁的竖向位移,防止不均匀沉降,同时刚性销轴临时铰又能很好的释放弯矩,确保拱形连续梁拱脚位置不产生弯应力,达到既能限制位移又能释放弯矩的效果,从而避免产生混凝土错层和裂缝,保证了拱形连续梁施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00531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216818.6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挂篮变截面内腔可调节定型钢内模装置及施工方法,包括固定在待浇筑节段内腔的内模滑梁,内顶垫梁滑动安装在内模滑梁上,内顶垫梁的两端设有第一主桁架和第二主桁架,第一主桁架与第二主桁架之间以可调节相对位置的方式连接;第一主桁架上设有水平顶模和第一倾斜顶模,水平顶模与第一倾斜顶模连接,第一倾斜顶模通过铰接点与第一侧模连接;第二主桁架上设有水平顶模和第二倾斜顶模,水平顶模与第二倾斜顶模连接,第二倾斜顶模通过铰接点与第二侧模连接。通过采用分割成左右布置的主桁架且主桁架之间距离可调的方案,实现了具有较高刚度的内模装置,且能够方便的根据变截面内腔调整模板的形状,施工效率大幅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4727331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095587.3
申请日:2015-03-04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板桩施工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带拱形效应的圆端型钢板桩围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钢板桩包括两组直线段钢板桩和弧形段钢板桩,弧形段钢板桩两端分别固定在两组直线段钢板桩的端部;紧贴钢板桩的内侧壁设置有围檩,包括紧贴弧形段钢板桩的弧形围檩和紧贴直线段钢板桩的直线围檩,弧形围檩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直线围檩的端部;弧形围檩和直线围檩围绕形成的平面内设置有与钢板桩侧壁连接的内支撑。本发明采用圆端形钢板桩围堰,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利用圆弧围檩的拱形效应,在圆弧方向可不设内支撑。与方形围堰相比,减少内支撑数量,与圆形围堰相比,减少钢材及封底砼的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91102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207126.6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下部结构整体性浇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原地面进行平整、碾压,并进行桩基的施工,通过将钢围堰进行放样,插打,施沉进行基坑的支护,对基坑进行分层开挖,开挖至内支撑体系下方一段距离后,安装内支撑体系;开挖至基坑底部,浇筑垫层混凝土;待桩基检验合格后,进行承台的施工;进行墩柱钢筋的加工、绑扎,将墩柱钢筋运至现场,采用整体吊装,并将墩柱钢筋与承台钢筋焊接固定,再将墩柱钢模板按单块进行安装;进行承台的混凝土浇筑,浇筑完成后,封闭水平的承台顶模板,再进行墩柱的混凝土浇筑。本发明实现承台和墩柱的整体浇筑,结构可靠、操作方便,大大节约了施工工期,保证了承台和墩柱的整体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005317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911216818.6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挂篮变截面内腔可调节定型钢内模装置及施工方法,包括固定在待浇筑节段内腔的内模滑梁,内顶垫梁滑动安装在内模滑梁上,内顶垫梁的两端设有第一主桁架和第二主桁架,第一主桁架与第二主桁架之间以可调节相对位置的方式连接;第一主桁架上设有水平顶模和第一倾斜顶模,水平顶模与第一倾斜顶模连接,第一倾斜顶模通过铰接点与第一侧模连接;第二主桁架上设有水平顶模和第二倾斜顶模,水平顶模与第二倾斜顶模连接,第二倾斜顶模通过铰接点与第二侧模连接。通过采用分割成左右布置的主桁架且主桁架之间距离可调的方案,实现了具有较高刚度的内模装置,且能够方便的根据变截面内腔调整模板的形状,施工效率大幅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9973040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355361.0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挖钻钻头打捞装置及施工方法,它包括梳状转头,扁平削竹式钻和锚式钻头;所述的梳状转头中,第一高压通水管下端与转头筒体连接,转头筒体内壁或外壁设有沿放射状分布的转头铁钉或弹性钢丝,第一高压通水管顶端与钻杆连接,转头筒体的侧壁或/和底部设有出水孔。施工时,梳状转头去除旋挖钻钻头上的钻渣,扁平削竹式钻头去除旋挖钻钻头内的附着物;锚式钻头将旋挖钻钻头起出。本发明通过梳状转头和扁平削竹式钻头在前期对井孔内的钻渣进行清理,使井孔内的通路通畅,大幅提高打捞旋挖钻钻头的成功率。的锚式钻头,采用内撑的结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旋挖钻钻头与井孔内壁之间间隙小的问题,大幅提高打捞的成功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