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9514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72562.0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H01M10/615 , H01M10/48 , H01M10/6572 , H01M10/42 , H01M10/6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锂电池组脉冲均温自加热系统和方法,涉及锂电池低温热管理技术领域。一种锂电池组脉冲均温自加热系统由若干个电池单体、若干个加热旁路、若干个MOSFET管、若干个温度传感器、信号采集单元、电流传感器和加热控制单元组成。所建立的加热系统不依赖于外部热源、易于实现,由于采用了分时依次触发的方式,每个加热电池与相邻电池依次交替工作,避免了大规模成组加热时的高压问题,加热过程安全且高效,加热速率>8℃/min,通过动态调整占空比,可以将电池组在加热过程中最大温差维持在2.6℃以内,与未采用均温控制相比,又可以将加热结束时的最大温差从5℃降低至1.3℃,有效解决了电动汽车严寒工况下低温容量衰退、性能下降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029989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010576761.3
申请日:2010-12-0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挂汽车列车自动防折叠装置,该装置包括凸轮鼓式制动器(11)、曲柄连杆机构和控制系统,当车速、方向盘转角、第五轮转角以及制动踏板位置这四个条件同时满足相应的条件后,控制系统才向制动电磁阀(K1)发出制动指令,利用凸轮鼓式制动器11、曲柄连杆机构对牵引车(4)和半挂车(5)之间的相对转动进行约束,防止制动时折叠的发生;该装置可调节组合连杆(22)长度,以适配不同类型的牵引车或安装位置,且便于维修和更换。该装置可以应用于各种半挂汽车列车上,用于防止在高速行进中因刹车减速或紧急制动而由惯性造成的半挂车(5)折叠。
-
公开(公告)号:CN102490646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51777.6
申请日:2011-12-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60Q1/08
Abstract: 一种具有驾驶员目光跟随功能的智能车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属于汽车主动安全技术领域。系统:包括车灯电机,驾驶员图像采集设备经串口通讯数据线与控制系统相连;控制系统经CAN总线分别与电机控制器和信号采集单元相连,车灯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相连;角度传感器设置在车灯电机的输出轴上,角度传感器与信号采集单元相连。方法:获取面部图像,进行图像滤波、降噪;对图像进行二值化分割,剔除背景图像,对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定位面部与双目轮廓;计算面部转角,进行瞳孔定位,确定眼球和目光转角;根据车灯转角的实测反馈值与驾驶员目光转角之间的偏差,基于PI控制实时地修正控制信号,确保车灯的实际转角与驾驶员目光转角吻合。
-
公开(公告)号:CN113071302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0409052.4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液压储能的电动汽车电池低温加热系统和方法,包括发电机、液压泵、液压马达、传动带、离合器、DC/DC变换器、加热膜、电池组、单向阀Ⅰ、单向阀Ⅱ、储能控制阀、加热控制阀、溢流阀、蓄能器组、压力继电器、控制器及温度传感器。该系统利用液压蓄能装置和再生制动能量,从而在无外部加热源的情况下实现电动汽车低温启动时的动力电池快速加热。该方法简单可靠,且易于与其它加热方法集成使用,能够弥补电池自加热在较低荷电状态下难以实施的问题,从而有效解决电汽在低温严寒工况下启动时的电池性能衰退大、工作性能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919133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840175.1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外短路电液复合控制试验台及方法,涉及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技术领域。试验台包括电池连接器、霍尔传感器、热电偶、电压采集单元、固定接线端子A1、浮动接线端子A2、电磁继电器K、防爆温度箱、上位机以及控制器和液压控制系统;电池组短路实验通过液压控制系统实现两个接线端子A1和A2的接合与分离来进行控制,电池单体短路实验通过控制器控制电磁继电器K闭合来实现。本发明既可以实现电池组短路实验功能,也可以实现任意一节单体电池的短路实验,操作方式灵活简便,可以很好地克制短路实验潜在的起火等危险,实现灵活、安全的实验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5172765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616931.9
申请日:2015-09-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60T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T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自适应特性的汽车变角度尾翼控制系统及其方法,该系统包括汽车尾翼、双作用液压缸、换向阀、定比减压阀、缓冲单向阀和压力继电器,汽车尾翼的一端通过旋转副连接汽车的车身,汽车尾翼的另一端连接双作用液压缸的活塞杆,双作用液压缸的无杆腔进油口和有杆腔进油口分别连接换向阀一端的两个端口,换向阀另一端的两个端口分别连接缓冲单向阀的输入端和定比减压阀的输出端,缓冲单向阀的输出端连接油缸,定比减压阀的输入端连接汽车的液压控制系统的进油口的一端、压力继电器的输入端和汽车制动总缸的输出端,压力继电器的输出端连接换向阀的控制端,尾翼的变角度控制是由驾驶员紧急制动时产生的油压来自动触发,控制灵活、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2514477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44947.8
申请日:2011-12-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23 , Y02T10/6243 , Y02T10/6286
Abstract: 用于履带车辆的行星耦合混合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属于混合动力车辆驱动技术领域。系统包括发动机,发动机经发动机控制单元、车载动力电池组经电池管理系统、驱动电机经电机控制器与综合控制器相连接,电机控制器与车载动力电池组相连;发动机的输出轴依次经电控离合器、主减速器与中央横轴相连接,中央横轴的两端分别与齿圈相连接,行星架经侧传动机构与履带主动轮相连接,太阳轮经齿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在中央横轴上设置第一电控制动器,在两侧太阳轮上设置第二电控制动器、第三电控制动器。控制方法:综合控制器根据车速反馈信号与加速踏板信号实时地计算车辆需求功率,并检测电池剩余容量,来控制混合动力系统工作模式的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02029989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1010576761.3
申请日:2010-12-0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挂汽车列车自动防折叠装置,该装置包括凸轮鼓式制动器(11)、曲柄连杆机构和控制系统,当车速、方向盘转角、第五轮转角以及制动踏板位置这四个条件同时满足相应的条件后,控制系统才向制动电磁阀(K1)发出制动指令,利用凸轮鼓式制动器11、曲柄连杆机构对牵引车(4)和半挂车(5)之间的相对转动进行约束,防止制动时折叠的发生;该装置可调节组合连杆(22)长度,以适配不同类型的牵引车或安装位置,且便于维修和更换。该装置可以应用于各种半挂汽车列车上,用于防止在高速行进中因刹车减速或紧急制动而由惯性造成的半挂车(5)折叠。
-
公开(公告)号:CN113147768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520666.X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60W40/076 , B60W4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算法融合预测的汽车路面状态在线估计系统及方法,涉及车辆动力学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通过数据采集提取车辆行驶过程的状态参数,来构建车辆的行驶工况中的坡度信息以及车辆内部信息数据库,实现BP神经网络的离线训练,并在车辆运行过程中作为坡度预估计模块实时应用。在坡度预估计阶段中,如果预估坡度为零,则通过RLS算法进行整车质量估计,将得到的实时整车质量参数输入到坡度修正估计模块,再通过RLS算法实现坡度第二次估计。若坡度预估计模块未能得到有效平道信息以及整车质量未能进行更新,则将历史整车质量作为输出,将BP神经网络的坡度预估计值作为输出。重复以上步骤实现对汽车路面状态的在线估计。
-
公开(公告)号:CN108535661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810480228.3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R31/3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模型误差谱的动力电池健康状态在线估计方法,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利用健康电池试验数据建立电池模型,当电池发生老化之后由于电池特性发生了退化,模型误差将会增大;其次,利用被测电池工作数据计算健康电池模型的模型误差;计算获得模型的峰度和偏度特征,构建模型误差谱;最后,取被测电池的峰度和偏度特征到健康锋度和偏度特征之间的欧氏距离并将其输入SOH估计模型,即可得到当前电池的SOH估计值。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模型误差谱的动力电池健康状态在线估计方法,只需捕捉少量的历史工作数据即可实现在线的SOH估计,步骤简单,易于在线实现,适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在线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