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44875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594778.4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梯度复合阻氢涂层,包括至少3层包覆于基体上的不同的氧化物陶瓷层,所述基体与氧化物陶瓷层之间以及相邻的氧化物陶瓷层之间设置有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弥散层。本发明通过在层间引入金属‑氧化物弥散层作为层间过渡层,提高了涂层与基体、以及涂层与涂层之间的结合力,增强了涂层的高温稳定性,提高了涂层体系抗冷热冲击性能;复合涂层体系中弥散层的存在,使得层间结合方式转变为金属‑金属结合,且涂层在使用过程中即使顶层发生刮蹭而导致剥落,金属弥散层也会在高温下原位氧化生成相应氧化物层,用以弥补剥落的损害,具有一定的自修复性,有效延长涂层的氢渗透阻挡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044868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594764.2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3C14/08 , C23C14/06 , C23C14/14 , C23C18/12 , C23C28/00 , C04B35/10 , C04B35/48 , C04B35/583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阻氢涂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物陶瓷与二维材料复合阻氢涂层,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包覆在基体上的锆与氧化钇稳定氧化锆共沉积层、氧化铝掺杂二维材料中间层、以及氧化铝陶瓷层。本发明公开的复合阻氢涂层最内层为金属单体与氧化陶瓷的共沉积层,与基体材料之间是以金属‑金属的方式进行结合的,热膨胀系数差异性小,可以有效改善结合强度,提高阻氢涂层的抗冷热冲击性能;将二维材料与氧化物陶瓷材料相结合,二维正六边形氧化石墨烯等二维材料的存在可以填补氧化物陶瓷材料生成过程中的缺陷,此外二维材料极强的阻挡性能可有效增强氧化物陶瓷涂层的氢渗透阻挡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044868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0594764.2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3C14/08 , C23C14/06 , C23C14/14 , C23C18/12 , C23C28/00 , C04B35/10 , C04B35/48 , C04B35/583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阻氢涂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物陶瓷与二维材料复合阻氢涂层,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包覆在基体上的锆与氧化钇稳定氧化锆共沉积层、氧化铝掺杂二维材料中间层、以及氧化铝陶瓷层。本发明公开的复合阻氢涂层最内层为金属单体与氧化陶瓷的共沉积层,与基体材料之间是以金属‑金属的方式进行结合的,热膨胀系数差异性小,可以有效改善结合强度,提高阻氢涂层的抗冷热冲击性能;将二维材料与氧化物陶瓷材料相结合,二维正六边形氧化石墨烯等二维材料的存在可以填补氧化物陶瓷材料生成过程中的缺陷,此外二维材料极强的阻挡性能可有效增强氧化物陶瓷涂层的氢渗透阻挡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044875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0594778.4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梯度复合阻氢涂层,包括至少3层包覆于基体上的不同的氧化物陶瓷层,所述基体与氧化物陶瓷层之间以及相邻的氧化物陶瓷层之间设置有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弥散层。本发明通过在层间引入金属‑氧化物弥散层作为层间过渡层,提高了涂层与基体、以及涂层与涂层之间的结合力,增强了涂层的高温稳定性,提高了涂层体系抗冷热冲击性能;复合涂层体系中弥散层的存在,使得层间结合方式转变为金属‑金属结合,且涂层在使用过程中即使顶层发生刮蹭而导致剥落,金属弥散层也会在高温下原位氧化生成相应氧化物层,用以弥补剥落的损害,具有一定的自修复性,有效延长涂层的氢渗透阻挡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0004573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10265102.9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织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振动数据的纱线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使待检测纱线在运动过程中经由弹性体;利用弹性体的振动数据确定待检测纱线的故障状态:首先采集训练振动数据,利用滑动窗口方式对其分组,对每个分组提取训练特征向量,利用带有故障状态标签的训练特征向量构成的训练数据集训练机器学习分类器;然后利用检测振动数据和训练后的机器学习分类器确定待检测纱线的故障状态。该装置包括弹性体,用于感知待检测纱线的运动;运动传感器,用于感知弹性体的振动;微控制器,用于利用弹性体的振动数据确定待检测纱线的故障状态。本发明能够对纱线故障进行智能化检测,提高检测效率与准确率、降低检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071302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409052.4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液压储能的电动汽车电池低温加热系统和方法,包括发电机、液压泵、液压马达、传动带、离合器、DC/DC变换器、加热膜、电池组、单向阀Ⅰ、单向阀Ⅱ、储能控制阀、加热控制阀、溢流阀、蓄能器组、压力继电器、控制器及温度传感器。该系统利用液压蓄能装置和再生制动能量,从而在无外部加热源的情况下实现电动汽车低温启动时的动力电池快速加热。该方法简单可靠,且易于与其它加热方法集成使用,能够弥补电池自加热在较低荷电状态下难以实施的问题,从而有效解决电汽在低温严寒工况下启动时的电池性能衰退大、工作性能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004573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265102.9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织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振动数据的纱线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使待检测纱线在运动过程中经由弹性体;利用弹性体的振动数据确定待检测纱线的故障状态:首先采集训练振动数据,利用滑动窗口方式对其分组,对每个分组提取训练特征向量,利用带有故障状态标签的训练特征向量构成的训练数据集训练机器学习分类器;然后利用检测振动数据和训练后的机器学习分类器确定待检测纱线的故障状态。该装置包括弹性体,用于感知待检测纱线的运动;运动传感器,用于感知弹性体的振动;微控制器,用于利用弹性体的振动数据确定待检测纱线的故障状态。本发明能够对纱线故障进行智能化检测,提高检测效率与准确率、降低检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071302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0409052.4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液压储能的电动汽车电池低温加热系统和方法,包括发电机、液压泵、液压马达、传动带、离合器、DC/DC变换器、加热膜、电池组、单向阀Ⅰ、单向阀Ⅱ、储能控制阀、加热控制阀、溢流阀、蓄能器组、压力继电器、控制器及温度传感器。该系统利用液压蓄能装置和再生制动能量,从而在无外部加热源的情况下实现电动汽车低温启动时的动力电池快速加热。该方法简单可靠,且易于与其它加热方法集成使用,能够弥补电池自加热在较低荷电状态下难以实施的问题,从而有效解决电汽在低温严寒工况下启动时的电池性能衰退大、工作性能差的问题。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