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4787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97144.0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型红枣风味料的发酵工艺及其优化方法。本发明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分别对酶的配比、酶添加量、红枣与水的料液比、红枣汁酶解时间以及酶解温度进行单因素实验,分别对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添加量进行优化,确定最佳酶解条件;分别对接种量、接种前pH、发酵时间、摇床转速以及发酵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分别对接种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从而获得与现有技术相比,挥发性香气成分较多和感官描述词较丰富的发酵型红枣风味料,制得的红枣风味料口感酸甜适中,没有单一甜腻感或枣皮苦涩感,整体风味协调,开发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892380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788493.3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香燕麦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如下制备方法:S1、将燕麦片与蛋白酶混合酶解反应,得到燕麦片酶解物;S2、将S1步骤得到的燕麦片酶解物与葡萄糖混合,并与碱性环境下反应,得到增香燕麦片;其中,所述蛋白酶选自pH范围为6‑10的蛋白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酶解与美拉德技术的燕麦片增香方法,使燕麦片酶解物和燕麦片酶解物的美拉德反应物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和残留的酶解副产物中的香气成分最大程度的融合,使燕麦片增香明显,因此相比于普通燕麦片,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增香燕麦片香味更加浓郁,给人以愉快的感官享受,食用安全性有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9086821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86888.2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判断红枣风味发酵液发酵终点的方法及其应用,采用感官评价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的方法进行红枣风味发酵液发酵终点的判断:当感官评价感受到蜜甜花香的感官得分高于6,(较不明显的)发酵酒香的感官得分低于6,且经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后,特征蜜甜花香香气物质即β‑大马士酮、苯乙醇的总含量与特征酒香香气物质成分即戊醇的含量之比为0.4~0.5时,即为发酵终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该方法能够简单、快速地判断红枣发酵液的发酵终点,能为红枣汁混菌发酵过程的质量检测以及红枣发酵饮料风味品质的调控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32071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334683.4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上海梵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芨发酵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白芨发酵液的枯草芽孢杆菌,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9154。本发明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对白芨进行发酵,能够提高白芨多糖活性,降低发酵液粘度,还可以减少白芨中活性成分(如多糖)的流失,将白芨充分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意外的发现,本发明得到的白芨发酵液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能和保湿性能。原料为天然的单一原料,成分更单纯安全稳定;制备方法简便,易于操作,而且安全性高,效果显著,将其作为活性成分在制备抗氧化以及保湿功能的化妆品中具有广阔市场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70283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671284.0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C08B37/00 , A61K31/715 , A61K36/889 , A61P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槟榔籽中性多糖及其制备和应用,槟榔籽中性多糖的相对分子量为2000~20000Da并具有如下所示结构:#imgabs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槟榔籽中性多糖具有较好的调节肠道功能活性,改善肠道菌群组成和结构,可用于制备调节肠道功能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923498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533967.6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品风味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鹿茸菇咸味酶解物及其制备与应用。本发明首先将干鹿茸菇粉溶解后混匀,得到酶解原料液;然后将果胶酶加入酶解原料液中,进行第一次酶解处理;然后加入酸性蛋白酶,进行第二次酶解处理,得到酶解液;最后将酶解液进行离心处理,将上清液后处理后制备得到鹿茸菇咸味酶解物。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鹿茸菇咸味酶解物具有明显咸味,可进一步作为呈味物质中的一种,应用于食品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79156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86006.X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氧化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发酵山茶籽多肽及其制法与应用。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氧化和酪氨酸酶抑制功能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含分离的、合成的或重组的多肽,所述多肽包括选自下组活性肽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SEQ ID NO:4所示的LPFR,SEQ ID NO:18所示的WGFKPK,SEQ ID NO:26所示的PFDLR,SEQ ID NO:31所示的FPGEL。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抗氧化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发酵山茶籽多肽的制备方法以山茶籽粕为原料,获得的肽具有良好抗氧化能力和酪氨酸酶抑制能力,可以应用于抗氧化和抑制酪氨酸酶产品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42174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86132.8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抗氧化和透明质酸酶抑制活性的香榧籽多肽及其制备和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混合香榧籽粉和乙醇进行脱脂,得到的固相物;S2,将固相物配置成溶液后酸化,再利用胃蛋白酶进行酶解,灭酶后离心收集液相物后,冷冻干燥得到香榧籽多肽粉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工艺合理、提取效率高、活性效果好的香榧籽多肽制备,并提出香榧籽多肽在抗氧化及透明质酸酶活性抑制中的应用,扩展了香榧籽多肽在药妆及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11919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528298.3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蛋白活性肽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鹿茸菇浓厚味肽及其制备与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鹿茸菇浓厚味肽的氨基酸序列选择如SEQ ID NO.1、SEQ ID NO.2所示序列中的一种。本发明提供的鹿茸菇浓厚味肽均是从鹿茸菇中分离纯化获得的,利用感官检测,结果表明两种鹿茸菇浓厚味肽具有良好的浓厚味和咸鲜味增强效果;本发明提供的鹿茸菇浓厚味肽均是小分子肽,易于被人体吸收;本发明提供的鹿茸菇浓厚味肽的提取方法操作简单、没有任何污染、制得的食用菌浓厚味肽浓厚味突出,为优质呈味基料。
-
公开(公告)号:CN11911166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36014.3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A23F3/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佛手柑发酵茶饮料、调味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用热糖水冲泡佛手柑丝,过滤得到佛手柑茶糖水;S2:在S1得到的佛手柑茶糖水中接种红茶菌母液和红茶菌菌膜,随后进行初次发酵,得到佛手柑发酵茶母液和佛手柑发酵茶菌膜;S3:在S1得到的佛手柑茶糖水中接种S2得到的佛手柑发酵茶母液和佛手柑发酵茶菌膜,随后进行二次发酵;S4:离心除去菌体沉淀,即得到所述佛手柑发酵茶饮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佛手柑茶糖水为发酵基液,经红茶菌液发酵而形成佛手柑发酵茶母液,再进行二次发酵,可以得到兼顾佛手柑发酵茶风味和优异抗氧化性能的佛手柑发酵茶饮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