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4000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770414.2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3 , G06Q10/063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沥青路面抗滑性判断领域,具体为一种沥青路面抗滑性评价方法,通过构建表面特征矩阵并进行标准化处理,使用自组织映射算法(SOM)和盒维数法分析数据,计算分形维数和尺度参数。基于这些参数,构建抗滑性评价模型,输入实际数据计算路面抗滑值,并与预设阈值比较以评估路面的抗滑性能。本方法有效的了提高抗滑性评价准确性,科学反映路面微观结构与抗滑性能关系,为路面维护和改进提供明确依据,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数据处理方法科学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4737998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210396368.9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加固安全钢管定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隧道超前水平旋喷桩内置钢管定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钢管施工过程中的位置偏移问题,该钢管定位装置包括间隔布置在钢管尖锥部小段的多根前支撑杆以及间隔布置在钢管尖锥部大段的多根后支撑杆,前支撑杆与后支撑杆之间铰接有支撑体,后支撑杆远离支撑体的一端与钢管尖锥部侧壁铰接,前支撑杆远离支撑体的一端设有弹性活动卡环,弹性活动卡环上设有可供弹性活动卡环卡装在钢管尖锥部大段凹槽内的拉力机构。本发明通过“伞束”伸缩结构,将钢管位置进行定位约束,达到了精确施工,改善桩体强度的目的。此外,该装置可通过工厂集中制作,新成钢管定位固定头,现场焊接安装简便,成本低、效率快。
-
公开(公告)号:CN118690611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042205.6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甘肃省兰州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16Y40/1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稳定性判断方法领域,具体为一种桥梁稳定性判断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通过在桥梁关键部位部署传感器网络,实时收集桥梁结构的应力、振动、位移等数据,并结合环境因素和交通荷载的影响,利用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生成荷载分布图。通过有限元模型对桥梁的动态响应进行分析,识别损伤区域并量化损伤指标。进一步,本发明通过损伤累积原理和加权因子,建立桥梁损伤模型,并通过设定损伤阀值,评估桥梁的损伤累积情况,从而判断桥梁的稳定性,实现对桥梁是否需要维护或加固的快速决策。确保了桥梁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6795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986586.7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图像和激光点云的一张图公路资产检测方法,方法包括获取待识别公路及待识别公路两侧的图像数据和三维点云数据;得到待识别公路资产图像识别数据和公路资产点云数据;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融合策略将公路资产图像识别数据和公路资产点云数据进行融合;得到待识别公路上各资产的单体化资产模型;并和GIS数据融合。本发明以注意力机制的融合策略得到待识别公路上各资产的单体化资产模型;以提高融合结果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实现一张图管理系统,确保公路运营中全要素信息有效存储。自动且准确地根据图像和激光点云直接识别公路资产,并且无需从各运营单位获取公路资产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69061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1042205.6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16Y40/1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稳定性判断方法领域,具体为一种桥梁稳定性判断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通过在桥梁关键部位部署传感器网络,实时收集桥梁结构的应力、振动、位移等数据,并结合环境因素和交通荷载的影响,利用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生成荷载分布图。通过有限元模型对桥梁的动态响应进行分析,识别损伤区域并量化损伤指标。进一步,本发明通过损伤累积原理和加权因子,建立桥梁损伤模型,并通过设定损伤阀值,评估桥梁的损伤累积情况,从而判断桥梁的稳定性,实现对桥梁是否需要维护或加固的快速决策。确保了桥梁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91975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110675539.7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D19/04 , F16F15/067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弹簧支撑的多维耗能支座,该支座包括上支座板(3)、下支座板(4),二者之间设下凹型上球冠衬板(5),上凸型下球冠衬板(6),上球冠衬板(5)与下球冠衬板(6)相对表面中间位置之间以球铰的方式连接,上支座板(3)与上球冠衬板(5)之间设水平限位连接块(12),水平限位连接块(12)之间设水平支撑弹簧(10);下支座板(4)与下球冠衬板(6)之间设水平限位连接块(12),水平限位连接块(12)之间设水平支撑弹簧(10),上支座板(3)、下支座板(4)之间的环形侧壁设波折形防尘罩(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能够实现平动及转动变形、弹性耗能大、自复位功能强、变形不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3960295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111222891.1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甘肃畅陇公路养护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3/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定乳化沥青稳定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样品进行预处理;(2)样品放置一定时间后,分别取上方、底部、混合后的3种不同乳化沥青样品。(3)对3种样品分别进行粘度测试。本发明样品处理流程简单,试验结果准确可靠。通过测定乳化沥青粘度,计算稳定率和分离率指标,从而判断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能,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18422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21845.4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甘肃省公路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官能团修饰退役风机叶片材料制备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方法,先将退役风机叶片破碎后,再通过有机官能团修饰剂处理,得到有机官能团修饰的退役风机叶片材料,从而提高退役风机叶片材料与沥青混合料的作用力,最终获得性能优异的改性沥青混合料,应用于公路建设中。本发明通过官能团修饰剂在退役风机叶片材料表面修饰有机官能团,提高了退役风机叶片材料与沥青混合料的作用力,获得的沥青混合料比常规沥青混合料性能更佳,实现退役风机叶片高值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111909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465168.3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沥青路面层间粘结强度的评价方法,属于沥青路面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制得的复合车辙板、整体车辙板、成型复合车辙板切割成立方体试块,然后保持立方体试块与水平面成45°夹角,测试立方体试块的最大破坏载荷,计算得出抗剪强度,复合车辙板的抗剪强度记为τ空白组1,整体车辙板的抗剪强度记为τ空白组2,成型复合车辙板的抗剪强度记为τ试验组,满足τ空白组1≤τ试验组≤τ空白组2即可。本发明能够有效区分洒布活化橡胶改性乳化沥青、SBS改性乳化沥青、普通乳化沥青的成型复合车辙板以及不撒布粘层油的复合车辙板、整体车辙板,试验结果规律性较好,评价方法科学、合理、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797948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292198.9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5B45/12 , H05B45/22 , H05B45/30 , H05B47/115 , H05B47/165 , H05B47/19 , H05B47/155 , H05B47/17
Abstract: 一种公路隧道灯随车行照明节能控制系统,包括平台层,本地层,中间层和终端层。本发明系统根据洞内外亮度和车流量采集数据自动计算、输出控制基本照明和加强照明回路亮度,能够在本地实现手动、自动工作模式切换,按照设定的调光控制策略自动执行;本发明的调光控制策略有多种运行模式:包涵手动模式、自动模式(系统默认模式)、时序模式、情景模式和紧急模式;本发明能够按照设定时间开启/关闭补偿洞内光照度功能;本发明能通过车流探测器对隧道内车辆的实时检测与跟踪,实现隧道灯开关和亮度的实时控制,达到“车来灯亮、车走灯暗、灯随车走的”安全节能照明效果,避免隧道灯处于长期、大面积全开状态,有效降低无效照明能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