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91975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110675539.7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D19/04 , F16F15/067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弹簧支撑的多维耗能支座,该支座包括上支座板(3)、下支座板(4),二者之间设下凹型上球冠衬板(5),上凸型下球冠衬板(6),上球冠衬板(5)与下球冠衬板(6)相对表面中间位置之间以球铰的方式连接,上支座板(3)与上球冠衬板(5)之间设水平限位连接块(12),水平限位连接块(12)之间设水平支撑弹簧(10);下支座板(4)与下球冠衬板(6)之间设水平限位连接块(12),水平限位连接块(12)之间设水平支撑弹簧(10),上支座板(3)、下支座板(4)之间的环形侧壁设波折形防尘罩(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能够实现平动及转动变形、弹性耗能大、自复位功能强、变形不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5162135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39275.9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D6/00 , E01D21/00 , E01D10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钢桁‑混凝土双层组合连续梁桥及施工方法,包括等高段桁片组、中支点托架桁片组、上层钢横梁、下层钢横梁、托架横梁、横梁中腹杆、横梁悬臂腹杆、托架悬臂腹杆、剪力钉群、UHPC桥面板以及正交异性钢组合桥面板,等高段钢桁梁为等高段桁片组与上层、下层钢横梁及横梁中腹杆和横梁悬臂腹杆组成的空间桁架结构体系。等高段钢桁梁通过焊接与由中支点托架桁片组、托架横梁、托架悬臂腹杆组成托架钢桁梁连接。双层组合连续梁桥上层桥面通过剪力钉群连接UHPC桥面板和等高段钢桁梁,下层桥面与等高段钢桁梁形成空间板桁结合体系。本发明结构体系受力明确,外观简捷,抗震性能优越,装配化程度高,具有规模化应用的广阔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854579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234011.6
申请日:2021-03-03
Applicant: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压型钢板型钢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所述支撑体系安装于主梁腹板之间,通过支撑体系支撑压型钢板和浇筑于压型钢板上的桥面板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系由相互安装的若干横向方钢和纵向方钢组成,横向方钢的两端通过连接板连接在主梁顶板和主梁腹板之间,在主梁顶板和纵向方钢上放置压型钢板,在压型钢板上浇筑桥面板混凝土。该压型钢板型钢支撑体系具有结构简单,轻盈可靠,安装方便等特点,在不大量增加材料数量及构造措施的同时,为较薄弱的压型钢板提供了有效支撑,保证了压型钢板组合桥面板的结构性能,该体系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压型钢板组合板的支撑结构中。
-
公开(公告)号:CN112854579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110234011.6
申请日:2021-03-03
Applicant: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压型钢板型钢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所述支撑体系安装于主梁腹板之间,通过支撑体系支撑压型钢板和浇筑于压型钢板上的桥面板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系由相互安装的若干横向方钢和纵向方钢组成,横向方钢的两端通过连接板连接在主梁顶板和主梁腹板之间,在主梁顶板和纵向方钢上放置压型钢板,在压型钢板上浇筑桥面板混凝土。该压型钢板型钢支撑体系具有结构简单,轻盈可靠,安装方便等特点,在不大量增加材料数量及构造措施的同时,为较薄弱的压型钢板提供了有效支撑,保证了压型钢板组合桥面板的结构性能,该体系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压型钢板组合板的支撑结构中。
-
公开(公告)号:CN115491975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110675539.7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D19/04 , F16F15/067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弹簧支撑的多维耗能支座,该支座包括上支座板(3)、下支座板(4),二者之间设下凹型上球冠衬板(5),上凸型下球冠衬板(6),上球冠衬板(5)与下球冠衬板(6)相对表面中间位置之间以球铰的方式连接,上支座板(3)与上球冠衬板(5)之间设水平限位连接块(12),水平限位连接块(12)之间设水平支撑弹簧(10);下支座板(4)与下球冠衬板(6)之间设水平限位连接块(12),水平限位连接块(12)之间设水平支撑弹簧(10),上支座板(3)、下支座板(4)之间的环形侧壁设波折形防尘罩(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能够实现平动及转动变形、弹性耗能大、自复位功能强、变形不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966371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01283.5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多层复合交通钢桁梁桥及其施工方法,新型多层复合交通钢桁梁桥包括等高段桁片组、中支点托架段桁片组、上层桥面系、下层桥面系、等高段撑杆、托架段撑杆、托架段横向联系、轨道桥桥墩、轨道梁、吊挂式梯道梁以及吊挂式廊道桥。等高段钢桁梁为等高段桁片组与上层桥面系、下层桥面系及等高段撑杆组成的空间桁架结构体系。等高段钢桁梁连接与由中支点托架段桁片组、托架段横向联系、托架段撑杆组成的托架段钢桁梁连接。轨道桥通过在等高段桁片组主桁上弦杆节点中心位置处设置轨道桥墩和轨道梁,拓展了钢桁梁桥的跨径适用范围,具有规模化应用的广阔前景,促进城市密集区桥位资源共用共享。
-
公开(公告)号:CN216973094U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21351943.0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D19/04 , F16F15/06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弹簧支撑的多维耗能支座,该支座包括上支座板(3)、下支座板(4),二者之间设下凹型上球冠衬板(5),上凸型下球冠衬板(6),上球冠衬板(5)与下球冠衬板(6)相对表面中间位置之间以球铰的方式连接,上支座板(3)与上球冠衬板(5)之间设水平限位连接块(12),水平限位连接块(12)之间设水平支撑弹簧(10);下支座板(4)与下球冠衬板(6)之间设水平限位连接块(12),水平限位连接块(12)之间设水平支撑弹簧(10),上支座板(3)、下支座板(4)之间的环形侧壁设波折形防尘罩(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能够实现平动及转动变形、弹性耗能大、自复位功能强、变形不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215054423U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20463069.3
申请日:2021-03-03
Applicant: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压型钢板型钢支撑体系;所述支撑体系安装于主梁腹板之间,通过支撑体系支撑压型钢板和浇筑于压型钢板上的桥面板混凝土,所述支撑体系由相互安装的若干横向方钢和纵向方钢组成,横向方钢的两端通过连接板连接在主梁顶板和主梁腹板之间,在主梁顶板和纵向方钢上放置压型钢板,在压型钢板上浇筑桥面板混凝土。该压型钢板型钢支撑体系具有结构简单,轻盈可靠,安装方便等特点,在不大量增加材料数量及构造措施的同时,为较薄弱的压型钢板提供了有效支撑,保证了压型钢板组合桥面板的结构性能,该体系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压型钢板组合板的支撑结构中。
-
公开(公告)号:CN217869977U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21850901.6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甘肃交设智远实业有限公司 ,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面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UHPC正交异性桥面板;包括预制面板,预制面板上设置有若干主纵肋和若干次纵肋,同时在预制面板上设置有与主纵肋和次纵肋垂直相交的横肋,相邻预制面板之间通过在湿接缝内浇筑UHPC,通过剪力连接件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作为钢桁‑混凝土组合梁的桥面板结构,能适应更大跨度桁梁节间间距,该桥面板施工周期短,强度高,重量轻,显著降低了结构自重,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是一种拥有全寿命综合优势的高性能结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215052118U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21127306.5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三肋式交叉拱形桥塔,包括桥塔基础,在桥塔基础上通过塔座安装有塔体,塔体用于安装主梁,主梁将塔体分为上塔拱A和下塔拱B,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包括一个沿纵桥向布置的主拱和若干个横向对称交叉的副拱,主拱和副拱在交叉处断开,交叉处通过塔顶刚性接头和塔底刚性接头连接,在下塔拱拱肋处设置主梁支撑和限位组件。该桥塔在平面拱形塔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交叉副拱,形成三肋式交叉拱的桥塔造型,增强空间表达效果,可以更好的适应悬索桥桥塔的受力特点,达到力学性能更优、整体稳定性更高、抗震抗风效果更强、空间表现力更突出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