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制动系统
    8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53087A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680032078.5

    申请日:2006-08-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T8/4077 B60T8/3655 B60T8/441 B60T8/90

    Abstract: 一种车辆制动系统,其设置有以可移动方式支撑在缸(11)内的输入活塞(12)和压力活塞(13)。输入活塞(12)可以下压压力活塞(13),并且连接到制动踏板(14)。输入活塞(12)前后的压力室(R1、R2)通过连通通道(21)连通,使得与制动踏板(14)的操作量一致的控制液压经由第一和第二线性阀(40、42)被施加到第二压力室(R2)。与通过输入活塞(12)传递到压力活塞(13)的制动踏板(14)的操作量一致的控制液压由压力调节阀(22)调节,从而被施加到第二压力室(R2)。制动液压可分别从压力室(R1、R3)输出。

    蓄压设备
    8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55993A

    公开(公告)日:2008-04-02

    申请号:CN200680011399.7

    申请日:2006-03-24

    Abstract: 来自驱动装置(11)的旋转力通过旋转杆(31)传递到偏心凸轮(32),偏心凸轮(32)通过其旋转使活塞(22)和活塞杆(25)以往复的方式上下移动。在活塞(22)下降时,大气吸入到缸体(21)中的第一室(R1)中。在活塞(22)上升时,第一室(R1)中的空气被压缩,被压缩的高压空气通过排出阀(25)排出到蓄积器(12)中。蓄积器(12)与缸体(21)中的第二室(R2)连通。当蓄积器(12)中的空气压力升高时,高压空气推着活塞(22)以中断活塞杆(26)和偏心凸轮(32)之间的接触,由此切断从动力传递装置(30)到压力转换机构(20)的动力传递。

    压力生成装置
    8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20170A

    公开(公告)日:2008-02-06

    申请号:CN200680005009.5

    申请日:2006-03-29

    Inventor: 矶野宏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2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生成装置(AP1),包括:车轴轮毂(20),其具有经由轴承(12和13)可旋转地支撑在不可旋转的圆筒支撑部(11)中的旋转轴部(21A);活塞(30),其以可整体旋转的方式并以能够执行泵吸动作的方式附装到旋转轴部(21A),并且与旋转轴部(21A)协同,在其间形成泵室(Ro);凸轮构件(41)和凸轮随动件(42),其用于将车轴轮毂(20)相对于圆筒支撑部(11)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活塞(30)的泵吸动作;抽吸通路(21d),其形成在车轴轮毂(20)中,并且使得空气能够被引入到泵室(Ro)中;以及排放通路(21e),其形成在车轴轮毂(20)中,并且使得空气能够从所述泵室(Ro)排出。

    制动系统,其中使制动器操作力比增强器输出所对应的值大

    公开(公告)号:CN1189349C

    公开(公告)日:2005-02-16

    申请号:CN00135576.7

    申请日:2000-12-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T13/72 B60T8/3275

    Abstract: 一种用于制动机动车的车轮的制动系统,包括一个制动器,用于制动车轮,和一个操作装置,可操作产生一个与其输入对应的输出,以根据输出起动制动器,并且其中根据制动系统的操作条件,操作装置的输出相对输入延迟。该制动系统包括一个制动器操作力增加装置(140,160,340),根据操作装置(20,222)的输出相对输入的延迟,可操作使制动器(24,272,274,294,296)的操作力增加到一个值,这个值比操作装置的输出所对应的值大。

    制动系统,其中使制动器操作力比增强器输出所对应的值大

    公开(公告)号:CN1299753A

    公开(公告)日:2001-06-20

    申请号:CN00135576.7

    申请日:2000-12-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T13/72 B60T8/3275

    Abstract: 一种用于制动机动车的车轮的制动系统,包括一个制动器,用于制动车轮,和一个操作装置,可操作产生一个与其输入对应的输出,以根据输出起动制动器,并且其中根据制动系统的操作条件,操作装置的输出相对输入延迟。该制动系统包括一个制动器操作力增加装置(140,160,340),根据操作装置(20,222)的输出相对输入的延迟,可操作使制动器(24,272,274,294,296)的操作力增加到一个值,这个值比操作装置的输出所对应的值大。

    车辆用制驱动力控制装置
    8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370948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110256497.3

    申请日:2021-03-09

    Inventor: 矶野宏

    Abstract: 车辆用制驱动力控制装置的踏板装置(12)具有第一连杆(32)、第二连杆(34)、对第一连杆朝向该第一连杆的枢转角度(α1)为零的标准位置施力的复位弹簧(38),在第一连杆的枢转角度(α1)为基准角度(αc)时,第二连杆的枢转角度(α2)与枢转角度(α1)之比(Ra)最大。复位弹簧(38)配设于第一连杆(32)和支承构件(44)中的一方与第二连杆(34)之间,控制单元(14)以如下方式运算车辆的目标加减速度(Gbdt):在枢转角度(α1)比基准角度小的范围内,枢转角度(α1)越小车辆的目标减速度(Gbt)越大,在枢转角度(α1)比基准角度大的范围内,枢转角度(α1)越大车辆的目标加速度(Gdt)越大。

    扭矩矢量控制装置
    8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446375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110310348.0

    申请日:2021-03-23

    Inventor: 矶野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谋求小型化、使向车辆的搭载变得容易、并且能够抑制控制用致动器的共转的扭矩矢量控制装置。该扭矩矢量控制装置具备:差动机构,其能够使被传递动力源的动力扭矩的第1旋转轴和第2旋转轴差动旋转;致动器,其将控制扭矩赋予差动机构以使各旋转轴进行差动旋转;以及反转机构,其使各旋转轴彼此向相反方向旋转,反转机构由分别与各旋转轴同轴配置的第1控制行星齿轮机构和第2控制行星齿轮机构构成,使第1控制行星齿轮机构的齿轮比与第2控制行星齿轮机构的齿轮比互不相同,在动力源与致动器的输出轴之间设置有将各自的齿圈相互连结而成的增速行星齿轮机构以及减速行星齿轮机构。

    三排车轮车辆
    9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386873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110263318.9

    申请日:2021-03-11

    Inventor: 矶野宏

    Abstract: 一种具有在前后方向排列的前轮(16)、中央轮(18)以及后轮(20)的三排车轮车辆(10)。该三排车轮车辆具有:前枢转连杆(22),在中间部以能在上下方向枢转的方式连结于车身(14);摆动臂(24),以能在前后方向摆动的方式连结于前枢转连杆的前端部且在下端部将前轮(16)支承为能旋转;后枢转连杆(26),在中间部以能在上下方向枢转的方式连结于车身且在后端部将后轮(20)支承为能旋转;力传递机构(37),被配置为将从前轮传递给摆动臂的向后方的力转换为向上的力并在比中间部靠前方侧向前枢转连杆传递该向上的力;以及连结连杆(61),枢接于前枢转连杆的后端部和后枢转连杆的前端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