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目视觉的动态物体运动轨迹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09604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085715.1

    申请日:2017-11-07

    Inventor: 孙伟 孔建益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视频跟踪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动态物体运动轨迹识别方法,方法依据的双目视觉系统包括水平平行安装的两个相机和与相机连接的计算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动态物体的图像数据,并传送至计算机;使用背景差分法处理图像数据取得每帧图像数据中的轮廓;按照动态物体特征进行识别取得动态物体的二维坐标;根据双目视觉匹配计算和三角测量原理取得动态物品的三维坐标;编写运动轨迹捕捉软件取得动态物体的运动轨迹。本发明针对运动速度较快、外形尺寸较小或二维形状特征不明显的物体,采用轮廓过滤算法进行二维特征识别,利用双目视觉匹配的结果进行三维坐标计算,从而得到动态物体运动轨迹,检测和跟踪成功率高。

    一种机器手
    7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598951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1015974.7

    申请日:2017-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发了一种机器手,包括手掌、依次安装在手掌上的第一手指、第二手指、第三手指和第四手指,手掌通过万向节连接在一机械臂上;所述第一手指、第二手指、第三手指和第四手指的中间位置均设有活动关节;所述手掌的内侧还设有柔性齿状阻挡部,所述第一手指、第二手指、第三手指和第四手指分别通过第一手指移动机构、第二手指移动机构、第三手指移动机构和第四手指移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手掌上,本发明传动效率高、制造成本低,通过各个手指的不同动作可实现本发明的灵巧手的对规则物体的抓取,并通过手指的弯曲和齿状阻挡部之间的配合抓取非规则物体,关节运动不仅成本低,而且节能,能实现多形状、多尺寸物体的抓取。

    一种可自身转动和保持水平平衡的机器臂

    公开(公告)号:CN107571253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1010025.X

    申请日:2017-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发了一种可自身转动和保持水平平衡的机器臂,包括手持部、在空间位置中相互垂直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第一电机位于手持部的顶端,第一电机上连接有第一连接臂,第一连接臂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上连接有第二连接臂,第二连接臂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上固接有连接件,手持部上设有驱动手持部转动的万向驱动装置,万向驱动装置安装在机器臂座上,机器臂座上相对所述万向驱动装置的另一端设有导向件,导向件上套接有调整该机器臂重心的配重调节件。本发明通过配重调节件平衡重心,也可通过万向驱动装置对卡接件进行万向调节,进而调整手持部的自动调节,进一步对机器臂进行全方位的转动。

    光纤光栅力触觉传感器、机器人及其机械手指尖

    公开(公告)号:CN107351102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823522.5

    申请日:2017-09-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13/084

    Abstract: 一种光纤光栅力触觉传感器、机器人及其机械手指尖,包括:固定板,为具有上部表面和下部表面的条形结构;传递杆,具有可变形横梁,传递杆通过设置在可变形横梁上的紧固件固定在固定板上,传递杆的可变形横梁穿过固定板的上部表面和下部表面并相对于固定板悬空;可变形横梁包括用于感知外力的受力端和与位于受力端相对一端的辅助端;传输光纤,其首端自固定板的下部表面依次预拉紧穿过可变形横梁的受力端、固定板的上部表面以及可变形横梁的辅助端后与传输光纤的尾端固定在固定板的下部表面;第一光纤光栅,设置在靠近可变形横梁的辅助端下方的传输光纤上;第二光纤光栅,设置在靠近可变形横梁的受力端下方的传输光纤上。结构紧凑,能够实现温度补偿,减少采集误差。

    一种冷轧带钢表面缺陷原因分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778445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410026959.2

    申请日:2014-0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轧带钢表面缺陷原因分析系统,包括实时缺陷图像输入单元、缺陷原因匹配单元、输入单元、缺陷原因输出单元和基于学习向量量化神经网络的缺陷原因特征知识库,实时缺陷图像输入单元、缺陷原因输出单元和缺陷原因特征知识库均与缺陷原因匹配单元电连接,缺陷原因特征知识库、缺陷原因输出单元和所述缺陷原因匹配单元均与输入单元电连接。本发明通过隐藏于专家头脑中的经验型缺陷原因知识建立缺陷原因特征库,当输入实时图像信息时,能实时显示缺陷原因匹配结果。系统运行速度快,且精度高、效率高、实时性强、实用性强,操作简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缺陷率和生产成本。

    一种管材运料机器人及其装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15971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730930.7

    申请日:2015-10-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5/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材运料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用于检测管材位置的检测装置和用于控制机器人运动并移动管材的控制装置;机器人本体至少包括车轮、车架、用于夹紧管道的机械臂和用于驱动车轮及机械臂的驱动装置,机械臂包括与车架同轴转动连接的第一液压伸缩杆、与第一液压伸缩杆折弯连接的第二液压伸缩杆、设于第二液压伸缩杆末端的滚动轴承、设于滚动轴承一端的支撑块、设于支撑块上的电机、及设于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用于夹住管材的弧形卡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机器人能够自动规划出最高效、最准确的移动运输路径,实现对杂乱堆放的管材进行分类搬运堆放处理,移动速度快,处理高效。本发明涉及上述管材运料机器人的装配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