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05663A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980128921.3
申请日:2009-07-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11/002 , F01N3/0885 , F01N3/2033 , F01N3/2066 , F01N3/208 , F01N9/002 , F01N2550/02 , F01N2560/06 , F01N2610/03 , F02D41/1446 , F02D41/1447 , F02D2200/0804 , Y02T10/24 , Y02T10/47
Abstract: 一种催化剂劣化诊断系统,其基于高温流入条件排气温度和低温流入条件排气温度执行氧化催化剂(12)的劣化诊断。高温流入条件排气温度为在还原剂从还原剂供给装置(16)供给到流入氧化催化剂(12)的排气中时当流入氧化催化剂(12)的排气温度处于高温区H中时由温度传感器(44)检测到的温度。低温流入条件排气温度为在还原剂从还原剂供给装置(16)供给到流入氧化催化剂(12)的排气中时当流入氧化催化剂(12)的排气温度处于低温区L中时由温度传感器(44)检测到的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907289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010361129.0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三好悠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备构成为具有需要的功能的低温回路的车载调温装置。在具备电动机、电池及PCU的车辆中使用的车载调温装置(1)具备低温回路(3)和制冷回路(2)。低温回路具有电池热交换器(37)、PCU热交换器(38)、散热器(33)及冷却器(27),冷却水通过这些部件而循环。制冷回路具有冷凝器(22)和使制冷剂从冷却水吸热的冷却器,制冷剂通过这些部件而循环。低温回路构成为:能够在电池热交换器与冷却器连通且PCU热交换器与散热器连通并且电池热交换器及第一热交换器与PCU热交换器及散热器不连通的第一状态、和第一热交换器、PCU热交换器及散热器连通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连通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1688432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010146228.7
申请日:2020-03-0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车载调温装置,进行高效的制热并抑制PCU、MG等发热设备的过度的冷却。车载温调装置(1)具备低温回路(3)和制冷回路(2)。低温回路具有与发热设备进行热交换的发热设备热交换器(37、38)、散热器(33)、第一热交换器及三通阀(35)。制冷回路具有从制冷剂向高温回路却水向制冷剂吸热而使制冷剂蒸发的第一热交换器,并且构成为通过制冷剂通过它们而循环来实现制冷循环。低温回路具备冷却水通过散热器及第一热交换器流动的第一部分回路和冷却水不通过散热器及第一热交换器但通过发热设备热交换器流动的第二部分回路,构成为冷却水能够同时分别在第一部分回路及第二部分回路中循环。(4)放热而使制冷剂冷凝的第二热交换器和从冷
-
公开(公告)号:CN114248759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111097194.8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W2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能够抑制在误识别了混合动力车辆的位置时,由于内燃机的驱动而导致低排放区域中的废气排放恶化的情况。混合动力车辆(1、1’、1”)的控制装置包括:位置推定部(15),使用车辆位置检测装置来推定混合动力车辆的位置;可靠度计算部(16),计算混合动力车辆的位置信息的可靠度;及动力输出部(18),控制内燃机(6)和电动马达(7)来输出行驶用的动力。在可靠度为基准值以下时,与可靠度高于基准值时相比,动力输出部使内燃机的输出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228817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1810716988.X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系统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应用于热交换系统,所述热交换系统具备:加热器芯加热系统(30),其具有使热交换水循环的加热器水路和加热器泵;发动机冷却系统(10),其具有使热交换水循环的发动机水路和发动机泵;连通系统(60),其切换发动机水路向加热器水路的连通和发动机水路从加热器水路的切离;以及截断单元(36),其截断特定水路(46),所述特定水路(46)是来自发动机水路的热交换水所流入的加热器水路的部分与向发动机水路流出的热交换水所流出的加热器水路的部分之间的加热器水路。在截断特定水路、并且使发动机水路与加热器水路连通时进行加热器泵的占空比的减小和发动机泵的占空比的增大的情况下,本控制装置在进行了发动机水路与加热器水路的连通、特定水路的截断、以及发动机泵的占空比的增大后,进行加热器泵的占空比的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11502815B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010316817.5
申请日:2018-02-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具备第1水路、第2水路、泵、散热器、第3水路、在顺流连接与逆流连接之间进行切换的连接切换机构、第4水路、第5水路以及构成为将第5水路开放/截断的截止阀。散热器配设于如下位置,该位置是在逆流连接时所述散热器不对从第1水路的第2端部流入第2水路的第4端部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并且在顺流连接时所述散热器对从第1水路的第2端部以及第2水路的第4端部流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3370741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257258.X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三好悠司
Abstract: 本公开的车载温度调节系统抑制由加热器芯实现的制热能力变低。车载温度调节系统具备:利用热介质的热的加热器芯;利用内燃机的排热对热介质进行加热的内燃机热交换器;利用内燃机的排热以外的热对热介质进行加热的冷凝器;在流路内具备加热器芯和冷凝器的热回路;使内燃机热交换器连通于热回路的连通流路;以及在第一流通状态与第二流通状态之间切换热介质的流通状态的流通状态切换机构。在第一流通状态下,热介质在加热器芯中流通地在热回路的一部分中流通,在第二流通状态下,热介质不在加热器芯中流通地在热回路的一部分中流通。热回路配置于车辆的车厢的前侧,内燃机热交换器配置于车厢的后侧。
-
公开(公告)号:CN112606651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000024.9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H1/00
Abstract: 根据送风部的送风的有无适当地控制电动马达的发热量及输出控制的精度。车载温度调节装置具备:压缩机,具有压缩制冷剂的压缩部和驱动该压缩部的驱动电动机,利用伴随着压缩部的驱动的废热使制冷剂的温度上升;鼓风机,向接受制冷剂的热而升温的加热器芯吹送空气,并向车厢内吹送与加热器芯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及电子控制单元,通过在鼓风机为非驱动状态的情况下将驱动电动机的电流相位控制为驱动电动机的输出相对于电流相位的变化而变化的比例相对变大的相位,对驱动电动机进行非效率驱动,且通过在鼓风机为驱动状态的情况下将电流相位控制为驱动电动机的输出相对于电流相位的变化而变化的比例相对变小的相位,对驱动电动机进行非效率驱动。
-
公开(公告)号:CN112208302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0610025.9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载调温装置,为提高冷却对象的冷却效率而使制冷回路内的制冷剂和热回路内的热介质适当地循环。车载调温装置(1)具备第一热回路(4)和制冷回路(2)。第一热回路具有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第一散热器(42)、第一热交换器(22)和第一泵(41),并且构成为使第一热介质进行循环。制冷回路具有通过从制冷剂向第一热介质散热从而使制冷剂冷凝的第一热交换器、通过使制冷剂吸热从而使该制冷剂蒸发而对冷却对象进行冷却的第二热交换器(27)和压缩机(21),并且构成为使制冷剂通过第一热交换器以及第二热交换器而进行循环,从而实现制冷循环。在开始冷却对象的冷却时,在第一泵启动之后,使压缩机启动。
-
公开(公告)号:CN111688432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146228.7
申请日:2020-03-0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车载调温装置,进行高效的制热并抑制PCU、MG等发热设备的过度的冷却。车载温调装置(1)具备低温回路(3)和制冷回路(2)。低温回路具有与发热设备进行热交换的发热设备热交换器(37、38)、散热器(33)、第一热交换器及三通阀(35)。制冷回路具有从制冷剂向高温回路(4)放热而使制冷剂冷凝的第二热交换器和从冷却水向制冷剂吸热而使制冷剂蒸发的第一热交换器,并且构成为通过制冷剂通过它们而循环来实现制冷循环。低温回路具备冷却水通过散热器及第一热交换器流动的第一部分回路和冷却水不通过散热器及第一热交换器但通过发热设备热交换器流动的第二部分回路,构成为冷却水能够同时分别在第一部分回路及第二部分回路中循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