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片式水泵
    6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007794U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申请号:CN201120042918.4

    申请日:2011-02-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叶片式水泵,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具有相互分隔的吸水腔(2)和压水腔(3),所述吸水腔(2)上开设有传动轴安装孔(4),所述吸水腔(2)通过所述传动轴安装孔(4)与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吸水腔(2)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扰流筋(5)。这样,在叶片式水泵的工作过程中,位于吸水腔中的水通过与扰流筋的碰撞和接触,能够改变水的运动方向,从而使水更多地集中在吸水腔与传动轴之间的防水密封处,使得防水密封的能够更好地散热,从而延长了防水密封件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水泵的维修成本。

    一种发动机排气道结构、发动机气缸盖及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207945020U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20159187.3

    申请日:2018-0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排气道结构、发动机气缸盖及发动机,该发动机排气道结构包括第一排气道以及第二排气道,第一排气道与第二排气道的出口分别与发动机排气歧管连接,在使用时,第一排气道的进口与第二排气道的进口分别连接于气缸盖,第一排气道的出口与第二排气道的出口相互独立分别与排气歧管连通,从而避免第一排气道内的排气与第二排气道内的排气相互干扰,提升气道流通性,通过第一排气道与第二排气道相互独立,能够使排气道的布置更加灵活。

    一种发动机前端轮系
    6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961080U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20597968.7

    申请日:2015-08-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前端轮系,包括减振器、发电机、空调、水泵、风扇托架,所述减振器通过皮带连接驱动所述发电机、所述水泵、所述风扇托架及所述空调;所述减振器集成皮带轮形成减振器集成皮带轮,且所述减振器集成皮带轮的同轴位置安装有曲轴皮带轮;所述发动机前端轮系分为第一轮系和第二轮系,所述第一轮系包括所述减振器集成皮带轮、由所述减振器集成皮带轮驱动的所述发电机、所述空调,所述第二轮系包括所述曲轴皮带轮、由所述曲轴皮带轮驱动的所述水泵、所述风扇托架。通过对其进行结构优化设计,使其既能确保结构紧凑、发动机整机长度缩短,又能够增大其配套范围,提高可靠性、降低成本。

    废气再循环系统
    6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877723U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20481296.3

    申请日:2015-07-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包括排气管、EGR阀、中间输气组件和进气管,且所述排气管、EGR阀、中间输气组件和进气管顺次连接在一起;所述中间输气组件包括连接法兰和波纹管,所述EGR阀与所述波纹管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法兰连接,所述连接法兰与所述进气管之间通过所述波纹管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整个系统的使用成本降低,安装省时省力,维修方便。

    油标尺组件
    6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822412U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320864054.3

    申请日:2013-12-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标尺组件,包括密封连接的上接头和下接头,下接头设有沉孔,下接头在沉孔的外周设有一环形凸缘,上接头包括插入所述沉孔内的插管,插管与沉孔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插管外周设有限制插管插入沉孔的深度的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位于下接头上方且与下接头的上端相配合,插管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插头,每个插头的下端部设有一个向内侧延伸的钩状部,钩状部位于凸缘下方且与凸缘相配合,插管上设有将所述插头从凸缘下方退出的制退装置,上下接头组装时,只需要将上接头的插管插入下接头的沉孔内即可将上下接头连接起来,而且通过密封圈密封起来,组装简单方便,需要拆开时,用制退装置将钩状部推离凸缘即可。

    一种EGR冷却器总成
    6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742840U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20059056.X

    申请日:2014-0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EGR冷却器总成,包括EGR冷却器和EGR冷却器支架,EGR冷却器支架包括底座和立板,底座承托EGR冷却器,立板顶部与底座前侧部分别连接有将EGR冷却器紧固在EGR冷却器支架上的卡箍带,卡箍带上端与立板的顶部铰接,卡箍带下端设有穿装槽孔,穿装槽孔内穿设有紧固件,紧固件的上端设有外径大于穿装槽孔的限位块,紧固件的下段设有外螺纹;底座上设有固定孔,紧固件下端穿过固定孔后螺装螺母从而将EGR冷却器固定在EGR冷却器支架上;EGR冷却器在与底座、立板、卡箍带接触处设有橡胶垫。本实用新型实现了EGR冷却器和EGR冷却器支架位置的微调,弥补制造以及装配产生的误差,保证EGR冷却器安装的松紧程度起到张紧效果,避免EGR冷却器装配过松或过紧。

    一种发动机及其废气再循环系统、排气歧管

    公开(公告)号:CN203717168U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320828252.4

    申请日:2013-12-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及其废气再循环系统、排气歧管,该排气歧管设有多个与所述发动机的气缸对应的进气口,所述排气歧管具有单流道,多个所述进气口设于所述流道的一侧,所述单流道还设有分别与所述系统的增压器、EGR阀连通的第一排气口,第二排气口。与现有技术中包括双流道的排气歧管相比,该排气歧管先将各独立的气缸中废气集中于一个流道,再通过两个排气口分别供给EGR阀和增压器,从而避免了取气不均匀现象,保证了废气再循环系统的稳定性,有利于发动机燃烧平稳。此外,这种结构的排气歧管增大了参与循环的废气总量,大大提高了废气再循环系统的EGR率。

    一种发动机及其进气弯管
    6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570471U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320605557.9

    申请日:2013-09-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发动机及其进气弯管,进气弯管具有进气端、出气端以及进气接口,且其管体靠近所述进气端形成进气弯角、靠近所述出气端形成出气弯角,所述出气弯角横截面的高度方向尺寸小于横向尺寸。该结构的进气弯管可使得气流自内向外挤出,可以增加出气弯角处内侧气体气压、降低流速,从而减少内、外侧气流的流速差及压力差,保证废气和新鲜空气混合后的气流平顺性,减少了进气的能量损失;而且,气流在自内侧向外侧挤压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气体的混合效果;另外,进气弯管出气弯角处的弯曲半径可以减小,使得进气弯管在空间有限的安装环境也能够顺利布置。

    双增压柴油机气路
    7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943803U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1120045409.7

    申请日:2011-0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Y02T10/1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增压柴油机气路,主要包括:设置于柴油机后端的低压级增压器,设置于柴油机的排气管法兰中的高压级增压器;低压级增压器和高压级增压器的涡轮蜗壳及压气机蜗壳中心连线垂直;低压级增压器的压气机蜗壳与高压级增压器的压气机蜗壳通过弧形连接管连接;低压级增压器的涡轮蜗壳通过直管波纹管等与高压级增压器的涡轮蜗壳连接;与高压级增压器的压气机蜗壳连接,通过进气管与发动机燃烧室相通的中冷器。通过使气路中的高压级增压器和低压级增压器中心线垂直并串联,能够有效解决两者在柴油机气路布置过程中受空间限制的问题,亦可避免废气传递中变向导致能量损失的问题,实现最大化使用废气能量,提高废气能量利用率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