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6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572251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048871.0

    申请日:2024-08-0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池包及用电设备,电池包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上连通有进风口以及出风口;电芯,若干所述电芯堆叠在所述容纳腔内;风道件,所述风道件设置在所述电芯与堆叠方向相交的至少一侧面,所述风道件上设有与所述进风口以及所述出风口连通的风道;以及扰流通道,所述扰流通道位于所述风道的进风端且与所述进风口连通,以使进入所述容纳腔的气体流向多个所述风道。本公开的风道件上设有用于冷却风通过的风道,以为电芯进行冷却降温,风道与进风口以及出风口连通,进入容纳腔的冷却风通过扰流通道进行均流,可以使冷却风更加均匀地进入到多条风道内,使电芯的冷却效果更好。

    车辆
    63.
    发明公开
    车辆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34295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10107340.3

    申请日:2023-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身、电池组以及电气连接组件。车身包括车架梁,车架梁围设出安装腔,电池组设于安装腔内且固定于车架梁,电气连接组件用于实现电池组与车辆的用电器件电连接,电气连接组件设于车架梁。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将电池组安装至车身的车架梁所限定出的安装腔内,并且将用于电连接电池组与车辆的用电器件的电气连接组件安装于车架梁,可以充分利用车架梁以及车架梁内空间,实现电池组以及电气连接组件的安装,提高了车架梁的空间利用率;并且,可以省去相关技术中的电池包壳体,可以减少部件数量,简化结构,避免设计冗余问题。

    计算电加热膜参数的方法、电加热膜、电池包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626665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111543788.7

    申请日:2021-12-1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计算电加热膜参数的方法、电加热膜、电池包和车辆,计算电加热膜参数的方法包括:获取电芯的属性参数和电加热膜的目标参数,并计算电加热膜的设计参数;根据设计参数制备电加热膜和生成仿真电加热膜;获取电加热膜的测试数据和仿真电加热膜的仿真数据;判断测试数据和仿真数据是否满足目标条件;在测试数据和仿真数据不满足目标条件时,根据测试数据和仿真数据调整设计参数;循环制备及仿真步骤、结果数据获取步骤、判断步骤和调整步骤,直至测试数据和仿真数据满足目标条件,则确定最终调整后的设计参数为电加热膜参数。采用该方法可以快速且准确地确定电加热膜的设计参数,利于减少电加热膜的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一种软包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6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64331A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1526608.4

    申请日:2021-12-1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软包电池模组和电池包,软包电池模组包括:框体、连接支座以及电芯组件;其中,电芯组件包括多个依次堆叠的电芯单元,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单元之间粘接连接;所述电芯单元包括:导热板和粘接于所述导热板上的软包电芯,所述导热板为平板结构,所述导热板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支座连接,所述导热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框体连接;所述框体包围所述电芯组件,且形成相对设置的两个开放口,其中一个所述开放口设有支撑部分所述电芯组件的支撑件;所述连接支座设于另一个所述开放口处并用于封闭所述开放口,所述连接支座与所述框体连接。无需在所述导热板上设置卡扣结构,使得所述导热板的结构较为简单,加工难度较小,制作成本较低。

    电池及电池包
    6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744374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0021163.8

    申请日:2021-0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及电池包,所述电池包括外壳、装于所述外壳内部的采样组件和两个电连接的电芯串;所述电芯串包括多个依次串联连接的电芯,两个所述电芯串并排设置,两个所述电芯串之间形成有沟槽,并且所述沟槽位于两个电芯串的同一侧,所述采样组件包括采样线束,所述采样线束包括多条采样线,多条所述采样线并排排列,所述采样线收容于所述沟槽内,所述采样线与所述电芯对应电连接。本发明提供的电池的采样线束是设置在外壳内部的电芯串的沟槽内,不占用电池的高度空间,让电池的排布更合理化。

    用于软包电池的覆膜极耳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97602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011416248.8

    申请日:2020-12-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软包电池的覆膜极耳,包括极耳及相对设于所述极耳相对两侧的第一覆膜和第二覆膜,所述极耳包括金属片及贴设于所述金属片相对两侧的极耳胶。其中,所述第一覆膜与所述第二覆膜分别包括第一区域,所述第一覆膜的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覆膜的第一区域正对且覆盖所述极耳的所述极耳胶,所述第一覆膜的第一区域及所述第二覆膜的第一区域分别与所述极耳胶通过热压的方式贴合。本申请的覆膜极耳通过将所述第一覆膜及所述第二覆膜热压贴合并覆盖所述极耳的所述极耳胶,可以避免粉尘和杂质颗粒物等吸附在所述极耳胶的表面上,以减小对所述极耳的后续热封工艺的影响。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于软包电池的覆膜极耳的制备方法。

    用于软包电池的覆膜极耳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97602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011416248.8

    申请日:2020-12-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软包电池的覆膜极耳,包括极耳及相对设于所述极耳相对两侧的第一覆膜和第二覆膜,所述极耳包括金属片及贴设于所述金属片相对两侧的极耳胶。其中,所述第一覆膜与所述第二覆膜分别包括第一区域,所述第一覆膜的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覆膜的第一区域正对且覆盖所述极耳的所述极耳胶,所述第一覆膜的第一区域及所述第二覆膜的第一区域分别与所述极耳胶通过热压的方式贴合。本申请的覆膜极耳通过将所述第一覆膜及所述第二覆膜热压贴合并覆盖所述极耳的所述极耳胶,可以避免粉尘和杂质颗粒物等吸附在所述极耳胶的表面上,以减小对所述极耳的后续热封工艺的影响。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于软包电池的覆膜极耳的制备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