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冷却装置
    6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295555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880070660.3

    申请日:2018-09-27

    Abstract: 冷却器(11)通过工作流体的蒸发潜热来冷却对象设备(2)。冷热源式热交换器(12)利用在制冷循环(30)中循环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的冷热而使在冷却器(11)中蒸发的工作流体散热,使工作流体冷凝。空冷式热交换器(13)利用外部空气的冷热而使在冷却器(11)中蒸发的工作流体散热,使工作流体冷凝。冷却器(11)、冷热源式热交换器(12)和空冷式热交换器(13)通过气体配管(14)和液体配管(15)而连接。外部空气温度检测部(16)检测外部空气温度。饱和温度检测部(17)检测在热虹吸回路(10)中循环的工作流体的饱和温度。散热量调整部(18、20、31、33、38、41、321、322)调整在冷热源式热交换器(12)中流动的工作流体的散热量,以使工作流体的饱和温度比外部空气温度高。

    制冷循环装置
    6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369042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680071762.8

    申请日:2016-10-06

    Abstract: 制冷循环装置具备:第一膨胀阀(13),该第一膨胀阀(13)使从高压侧热交换器(12)流出的制冷剂减压;室外热交换器(14),该室外热交换器(14)使外气与从第一膨胀阀(13)流出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第二膨胀阀(15),该第二膨胀阀(15)使从室外热交换器(14)流出的制冷剂减压;低压侧热交换器(16),该低压侧热交换器(16)在制冷剂的流动中与室外热交换器(14)串联地配置,使热介质与被第一膨胀阀(13)和第二膨胀阀(15)中的至少一方减压后的低压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使热介质冷却;冷却器芯(26),该冷却器芯(26)使被低压侧热交换器(16)冷却后的热介质与向车室内吹送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对空气进行冷却;以及控制部(30),该控制部(30)调节第一膨胀阀(13)和第二膨胀阀(15)的减压量,从而切换吸热模式和散热模式。

    制冷循环装置
    6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983287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780070089.0

    申请日:2017-10-10

    Abstract: 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切换部(38、39),该切换部(38、39)对热介质相对于第一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及第二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相互独立地循环的状态和热介质在第一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与第二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之间循环的状态进行切换。在制冷循环装置中,控制装置(40)切换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所述第一模式是第一减压部和第二减压部工作以使得制冷剂在外气制冷剂热交换器中吸热并且切换部工作以使得热介质相对于第一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及第二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相互独立地循环的模式,所述第二模式是第一减压部和第二减压部工作以使得制冷剂在外气制冷剂热交换器中散热并且切换部工作以使得热介质在第一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与第二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之间循环的模式。

    车辆用空调装置
    6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562675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780044662.0

    申请日:2017-06-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该车辆用空调装置与动力源适当地联动,在动力源的重新起动时容易追随,并在动力源的重新起动时使压缩机的驱动力减小。车辆用空调装置(1)具备制冷循环(3),制冷循环(3)具有由被暂时停止的动力源驱动的压缩机(11),制冷循环(3)提供低温和/或高温,高温系统(4)和/或低温系统(5)被设置作为热缓冲器,制冷循环(3)具备能够被完全关闭的电动式膨胀阀(14)、(15),另外,车辆用空调装置(1)具备控制装置(41),当压缩机(11)暂时停止时,控制装置(41)完全关闭电动式膨胀阀(14)、(15),当压缩机(11)再次起动时,控制装置(41)将电动式膨胀阀(14)、(15)控制到前开度。

    设备温度调节装置
    6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477696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780043463.8

    申请日:2017-08-02

    Abstract: 设备温度调节装置具备:蒸发器(3)、第一冷凝器(41)、第二冷凝器(42)、气相通路(5)、第一液相通路(61)以及第二液相通路(62)。蒸发器(3)通过从对象设备吸热而蒸发的工作流体的蒸发潜热来冷却对象设备(2)。第一冷凝器(41)具有第一热交换通路(412),该第一热交换通路通过使在蒸发器(3)蒸发的工作流体与位于外部的第一介质的热交换而冷凝。第二冷凝器(42)具有第二热交换通路(422),该第二热交换通路使在蒸发器(3)蒸发的工作流体通过与位于外部的第二介质的热交换而冷凝。气相通路(5)使在蒸发器(3)中蒸发的工作流体向第一冷凝器(41)和第二冷凝器(42)流动。第一液相通路(61)使在第一冷凝器(41)冷凝的工作流体向蒸发器(3)流动。第二液相通路(62)使在第二冷凝器(42)冷凝的工作流体向蒸发器(3)流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