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12080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425836.7
申请日:2012-10-3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C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薄板坯连铸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产低碳低硅低锰钢的LF处理方法,包括铁水预处理和转炉冶炼,其特征在于,转炉冶炼出钢后直接进入LF炉精炼,通过持续吹氩脱碳,钢水在LF炉内改质后即直接开始连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降低了生产此钢种的成本,相比RH-LF双联法,生产成本降低37.5元/吨。相比RH直上方式,生产罐数由一浇次7罐增加为一浇次12罐,钢板夹杂缺陷率降低。减少了中薄板坯铸机生产此钢种出现的絮流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2031331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0910187792.7
申请日:2009-09-3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C5/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炉炉底的砌筑方法,该方法采用先砌筑、后钻孔的方式砌筑转炉炉底,具体步骤如下:1)取实心的底枪砖备用;2)沿炉底中心向外砌筑炉底砖,当砌筑到枪孔位置时,开始铺设实心底枪砖;3)将底枪砖预定位并与炉底砖靠严,然后砌筑底枪砖之间的炉底砖;底枪砖移动量控制在底枪中心线±50mm以内;4)转炉砌筑完成后,在底枪砖与枪口对应的位置上钻孔,进行复合吹炼。有效的减少了切砖量,砌筑质量高,降低了事故率,提高了砌筑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787202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110403472.8
申请日:2011-12-0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低氮钢氮含量的方法,转炉冶炼过程,采用高铁水、低废钢比,出钢温度不低于1700℃,采用硅铁配硅至0.4%,吹氧期间全程降烟罩,底吹全程吹氩;出钢采用碳重量在0.05-0.07%的高拉碳,一次拉碳出钢,出钢过程及氩站不吹氩;RH精炼过程,氩气流量从抽真空开始控制在150Nl/h,深真空处理时间控制在8-12min,加入合金后镇静时间为7-9min;连铸采用氩气保护浇注。可有效解决钢中增氮问题,氩站样氮含量控制在0.0011-0.0013%,RH处理结束后搬出样氮含量控制在0.0013-0.0015%,成品样氮含量控制在0.0016-0.0020%,彻底消除由于成品氮成分不合而导致的降级和改钢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02443682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10403471.3
申请日:2011-12-0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控制真空室结渣的方法,生产IF钢时,RH炉采取压力控制:0-2min真空室压力控制在25KPa;2-3min真空室压力控制在15KPa;3min以后取消压力控制。生产中碳钢,当工艺路线由LF炉处理后直接上机浇注变更为由RH炉处理后直接上机时,转炉出钢碳重量控制在0.03-0.06%,转炉出钢过程中只调整铝、硅、锰成分,出钢温度在原LF炉工艺路线基础上提高10-15℃,减少RH炉升温吹氧量,RH炉终脱氧结束,对碳成分进行调整。从而缓解钢水的喷溅,减少真空室结渣,降低合金下料斗堵料几率,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由于积渣脱落对钢水成分的影响,确保IF钢的质量和生产的顺行。
-
公开(公告)号:CN102031328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0910187791.2
申请日:2009-09-3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C5/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转炉炼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炉装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钢包合理净空的前提下,考虑到钢种合金加入量对钢包净空的影响,确定转炉入炉铁水与废钢总量,其计算方法如下:1)确定钢包盛钢量,Y=X-0.0516×钢包净空,其中X为归一化的钢包容值;2)确定转炉净钢水量,Z=100×Y/(1-g),其中g为净吹损率;3)根据钢种计算加入的合金量A、入炉废钢B、入炉铁水C,保证A+B+C≤Z。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保证转炉入炉铁水C、入炉废钢B、加入的合金量A保持在稳定的范围内,在吹损率比较稳定的情况下,钢包盛钢量可以控制在稳定范围,最终减少转炉剩钢,实现稳定钢包净空控制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649370A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810012739.9
申请日:2008-08-1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炉补后的炉第一炉的冶炼方法。其特征是在冶炼第一炉时,加入废钢量12%~13%,轻烧白云石加入量为18-24kg/t,活性白灰加入量为36-44kg/t,铁皮球和铁矾土适量。该方法通过调整热平衡、改进副原料的加入方案等措施,使终点磷超标的几率大大降低,保证了转炉大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2786316U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20344991.1
申请日:2012-07-1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包精炼炉小炉盖,由本体、电极孔、进水管及出水管组成;在水冷结构的不锈钢本体侧面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本体内设有至少一个用耐火材料制成的圆筒形电极孔,耐火材料外壁为一倒圆锥台形。本实用新型既可有效防止本体的变形,极大提高小炉盖的使用寿命,使小炉盖本体寿命提高到5年以上,耐火材料电极孔的寿命延长至6个月以上。同时,消除了因耐火材料破碎掉落砸断电极的问题,杜绝了生产中断或钢水改钢事故。
-
-
公开(公告)号:CN201313918Y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820231660.0
申请日:2008-12-1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C5/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炉出钢口专用盖板,是由相同内径的圆环形托板和衬板组成,外径小于托板的衬板同心贴于托板表面,使托板周缘形成一圆环形凸台。在进行喷补作业时,高铝纤维衬板将封堵住出钢口一端的环缝,施工人员可以直接从转炉内部对环缝实施喷补,喷补过程中衬板可以阻止喷补料的流出。钢托板可以防止套管砖在出钢口座砖内发生径向移动,避免套管砖的脱落。从而提高喷补效率,减少每次更换出钢口时间20分钟,提高转炉作业率,缩短空炉时间,同时改善作业条件,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202915727U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20569407.2
申请日:2012-10-3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7D1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LF炉石墨电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极的防松扣结构,包括电极一和电极二,其特征在于,在电极一和电极二连接处设有定位销,定位销的一半位于电极一上,定位销的另一半位于电极二上。所述定位销为两个,位于电极直径的对应处,定位销直径12-15mm,长度10-12cm。所述定位销为两个,位于电极直径的对应处,定位销直径12-15mm,长度10-12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定位销以后,电极在加热过程中再没有出现松扣的问题,对于稳定生产组织起到重要的作用,可有效地解决因电极松扣造成的断浇事故发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