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温度调节系统
    5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366620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210429381.X

    申请日:2022-04-22

    Inventor: 三好悠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载温度调节系统,该车载温度调节系统具备:制冷回路,具有介质间热交换器和蒸发器并且使制冷剂循环;热回路,具有加热器芯、所述介质间热交换器、内燃机热回路及散热器并且能够使热介质循环;及控制装置。热回路具有将从内燃机热回路及所述介质间热交换器流出的冷却水分为向加热器芯及散热器流入的冷却水的第1分支部、将从加热器芯流出的冷却水分为向所述介质间热交换器及内燃机热回路流入的冷却水的第2分支部、第1调整阀及第2调整阀。

    车载温度调节装置
    5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606651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011000024.9

    申请日:2020-09-22

    Abstract: 根据送风部的送风的有无适当地控制电动马达的发热量及输出控制的精度。车载温度调节装置具备:压缩机,具有压缩制冷剂的压缩部和驱动该压缩部的驱动电动机,利用伴随着压缩部的驱动的废热使制冷剂的温度上升;鼓风机,向接受制冷剂的热而升温的加热器芯吹送空气,并向车厢内吹送与加热器芯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及电子控制单元,通过在鼓风机为非驱动状态的情况下将驱动电动机的电流相位控制为驱动电动机的输出相对于电流相位的变化而变化的比例相对变大的相位,对驱动电动机进行非效率驱动,且通过在鼓风机为驱动状态的情况下将电流相位控制为驱动电动机的输出相对于电流相位的变化而变化的比例相对变小的相位,对驱动电动机进行非效率驱动。

    车载调温系统
    53.
    发明公开
    车载调温系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36660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527895.9

    申请日:2022-05-16

    Inventor: 三好悠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调温系统,具有:制冷回路,具有从制冷剂向热介质散热的介质间热交换器并构成为实现制冷循环;以及热回路,具有加热器芯、介质间热交换器和内燃机热回路。热回路具有调节阀。调节阀在采用由制冷循环而得到的热来进行制热时,被控制为使热介质从介质间热交换器流入加热器芯的第1状态,在采用由内燃机而得到的热来进行制热时,被控制为使热介质从内燃机热回路流入加热器芯的第2状态。

    车辆的温度控制装置
    5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265751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1910061805.X

    申请日:2019-01-23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的温度控制装置在内燃机温度为内燃机预热温度以上时电池温度比电池预热温度低的情况下,以使得进行作为内燃机循环回路与电池循环回路之间的热交换的内燃机热交换的方式使制冷剂在内燃机循环回路及电池循环回路中循环。而且,本温度控制装置在内燃机温度比内燃机预热温度低时电池温度比低于电池预热温度的预定电池温度低的情况下,以使得不进行内燃机热交换的方式使制冷剂在内燃机循环回路及电池循环回路中循环。而且,本温度控制装置在内燃机温度比内燃机预热温度低时电池温度为预定电池温度以上的情况下,以使得进行内燃机热交换的方式使制冷剂在内燃机循环回路及电池循环回路中循环。

    热交换系统的控制装置
    5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228826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1810742969.4

    申请日:2018-07-09

    Abstract: 本发明的热交换系统的控制装置在如下特定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进行利用连通系统使内燃机水路与加热器水路连通的控制及使内燃机泵的占空比增大的控制,然后,进行使加热器泵的占空比减小的控制,所述特定条件是为了在利用连通系统使内燃机水路与加热器水路连通了时将在加热器芯流动的热交换水的流量控制为要求芯流量且将在内燃机水路流动的热交换水的流量控制为要求内燃机流量而需要进行使加热器泵的占空比减小的控制及使内燃机泵的占空比增大的控制的这一条件。

    热交换系统的控制装置
    5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228819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1810742968.X

    申请日:2018-07-09

    Abstract: 本发明的热交换系统的控制装置在如下特定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进行使连通系统工作而使内燃机水路与加热器水路连通的控制,然后,进行使加热器泵的占空比减小的控制及使内燃机泵的占空比减小的控制,所述特定条件是为了在利用连通系统使内燃机水路与加热器水路连通了时将在加热器芯流动的热交换水的流量控制为要求芯流量且将在内燃机水路流动的热交换水的流量控制为要求内燃机流量而需要进行使加热器泵的占空比减小的控制及使内燃机泵的占空比减小的控制的这一条件。

    排气再循环冷却器
    5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005550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811477809.8

    申请日:2018-1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排气再循环冷却器(EGR冷却器),其包括:气体路径,构成为使EGR气体流通;制冷剂路径,构成为使得在气体路径中流通的EGR气体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发热体收纳部,将通过吸附预定的工作气体而发热的发热体收纳于EGR冷却器的内部,构成为使得发热体的至少一部分与气体路径的壁面抵接;工作气体罐,贮存工作气体;及气体移动装置,构成为使得贮存于工作气体罐内的工作气体从工作气体罐向发热体收纳部移动。

    车载调温装置
    5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907289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361129.0

    申请日:2020-04-30

    Inventor: 三好悠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备构成为具有需要的功能的低温回路的车载调温装置。在具备电动机、电池及PCU的车辆中使用的车载调温装置(1)具备低温回路(3)和制冷回路(2)。低温回路具有电池热交换器(37)、PCU热交换器(38)、散热器(33)及冷却器(27),冷却水通过这些部件而循环。制冷回路具有冷凝器(22)和使制冷剂从冷却水吸热的冷却器,制冷剂通过这些部件而循环。低温回路构成为:能够在电池热交换器与冷却器连通且PCU热交换器与散热器连通并且电池热交换器及第一热交换器与PCU热交换器及散热器不连通的第一状态、和第一热交换器、PCU热交换器及散热器连通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连通状态。

    内燃机的冷却装置
    5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798858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810393142.7

    申请日:2018-04-27

    Abstract: 本发明的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在内燃机输出(P)为预定内燃机输出(PL)以上的情况下,在预定内燃机输出以上的范围内,与内燃机输出小时相比,在内燃机输出大时,增加缸体流量占总流量的比例,总流量是向设置于汽缸盖(14)的水路(51)供给的冷却水的流量和向设置于汽缸体(15)的水路(52)供给的冷却水的流量即缸体流量的总流量。

    内燃机的冷却装置
    6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730011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810315615.1

    申请日:2018-04-10

    Abstract: 本发明的内燃机的冷却装置适用于具有汽缸盖(14)和汽缸体(15)的内燃机(10)。本冷却装置在冷却水的温度比被推定为完成了内燃机的暖机时的冷却水的温度即暖机完成水温低的情况下,进行使冷却水循环的控制,以使得流过了汽缸盖的水路(51)的冷却水不通过散热器(71)而向汽缸体的水路(52)供给、流过了汽缸体的水路的冷却水向汽缸盖的水路供给。另一方面,本冷却装置在冷却水的温度为暖机完成水温以上的情况下,进行使冷却水循环的控制,以使得流过了汽缸盖的水路和汽缸体的水路的冷却水在通过了散热器后向汽缸盖的水路和汽缸体的水路供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