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98218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11065.9
申请日:2013-04-01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接隧道对高速铁路路基的风险评估方法及风险评估装置。所述风险评估方法包括:确定欲开挖的近接隧道的松动区和扰动区;根据高速铁路路基所在处地面荷载引起的附加压力和土层的自重应力,确定所述高速铁路路基的各级承载区;根据计算出的所述近接隧道的松动区和所述高速铁路路基的各级承载区,以及所述近接隧道的扰动区和所述高速铁路路基的各级承载区的重合程度评估所述近接隧道对高速铁路路基产生的工程风险等级。本发明通过制定近接隧道对高速铁路路基产生的工程风险等级,清晰界定近接隧道的施工位置对高速铁路路基的风险程度,并根据风险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高速铁路运行安全和近接隧道的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08439250U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20898835.7
申请日:2018-06-11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吕刚 , 曹永刚 , 赵勇 , 俞祖法 , 韩志伟 , 蔡珏 , 蒋伟平 , 陈红念 , 乔俊飞 , 李汶京 , 岳岭 , 赵琳 , 刘建友 , 陈学峰 , 马福东 , 王瑾 , 何佳 , 徐治中 , 于晨昀 , 张斌 , 刘方 , 张宇宁 , 王婷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层三纵群洞地下车站,其包括均建造在地面下的出站层、进站层以及站台层,且所述出站层、进站层以及站台层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出站层连通地面站房的地面层;所述进站层连通地面站房的的地下层;且所述站台层包括至少一条供列车运行的隧道。本实用新型的地下火车站是一种“三层三纵”的群洞结构,由此可减小洞室跨度,降低了施工难度,有利于施工安全;同时,群洞布局还有利于运营安全,提高运营、管理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3476354U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20295472.5
申请日:2013-05-27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15/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暗挖工程主体结构,包括顶板、底板和两侧侧墙,顶板、两侧侧墙和底板围成主体结构的主支架,主体结构还包括钢管支护架、中板、第一钢管立柱和第二钢管立柱。顶板上设有第一顶纵梁和第二顶纵梁,底板设有第一底纵梁和第二底纵梁,第一钢管立柱设置于第一顶纵梁和第一底纵梁之间;第二钢管立柱设置于第二顶纵梁和第二底纵梁之间;两侧侧墙上分别设有中纵梁,中板设置于两侧墙的中纵梁之间;钢管支护架设置于主支架的外围。本实用新型中的钢管支护架对暗挖施工工作面进行支撑,使地下暗挖工程主体结构对土体强度要求低,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很好的控制地面沉降,并使暗挖施工过程的安全度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216305930U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22597676.1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胡晶 , 刘建友 , 陈丹 , 赵勇 , 岳岭 , 刘方 , 蒋小锐 , 于晨昀 , 彭斌 , 王杨 , 答子虔 , 王婷 , 李力 , 张延 , 张矿三 , 张鹏 , 谭富圣 , 王德福 , 马福东 , 王瑾 , 曲强 , 徐治中 , 陈五二 , 祝安龙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隧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管顶推反力结构,所述顶管顶推反力结构包括:盖梁、固定桩、工作台和顶管,所述固定桩设置有至少两个,相邻的两个所述固定桩之间通过所述盖梁相连,所述固定桩与地面垂直设置,每个所述固定桩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工作台设置在所述固定桩的一侧,所述工作台的高度低于所述固定桩的高度,所述工作台与地面平行设置;所述顶管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本实用新型使用固定桩代替回填土石,有效的节约了材料,减少了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2958653U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21351629.8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彭斌 , 徐治中 , 陈学峰 , 马福东 , 蒋小锐 , 吕刚 , 刘建友 , 丁建伟 , 王婷 , 张矿三 , 崔亚南 , 于晨昀 , 刘方 , 岳岭 , 张宇宁 , 田元昊 , 金张澜 , 张轩 , 智宏亮 , 丁啸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隧道加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病害治理的加固装置,包括弧形钢管、支撑钢管、连接钢管、膨胀螺栓、垂直隔板和水平隔板,弧形钢管的数量为多个,其弧度与隧道顶部弧度相同,使用时,将多个弧形钢管紧贴轨道顶部内并相互连接在一起,相邻的弧形钢管之间向内部螺入膨胀螺栓,并将支撑钢管固定连接于弧形钢管的底部进行支撑,由于管状结构具有较好的抗压能力,且弧形钢管内部还固定连接有水平隔板和垂直隔板对弧形钢管管壁进行支撑,提高弧形钢管的抗压能力,从而避免了传统方式中采用轻型旧钢轨、工字钢及H型钢构成钢拱架结构对隧道进行支撑和加固,容易出现失稳的,造成拱架扭转变形并失去承载力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6342178U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22526458.9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盾构环框梁结构,包括:暗挖结构;以及盾构部,所述盾构部与所述暗挖结构通过环框梁相连,所述盾构部包括拼接成环形的多个盾构管片,所述盾构管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解决了盾构部和暗挖结构无法有效的连接在一起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优点是:本开洞连接形式,可减少大直径盾构的开洞尺寸;盾构部和暗挖结构的“搭接”形式,使得整体结构受力更合理,更偏安全;本结构施工便捷;防护门及隔墙设置于暗挖结构内,可以减少防护门倒塌侵入盾构隧道限界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215633002U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21102557.8
申请日:2021-05-21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吕刚 , 刘建友 , 于晨昀 , 答子虔 , 岳岭 , 王婷 , 刘方 , 李力 , 张延 , 张矿三 , 张鹏 , 谭富圣 , 王德福 , 马福东 , 蒋小锐 , 王瑾 , 曲强 , 徐治中 , 陈五二 , 祝安龙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强膨胀岩隧道横拱式防轨道隆起隧底结构,包括隧底和设置在隧底上方的轨道板支撑构件,所述隧底为混凝土砌块铺成的平底,所述轨道板支撑构件为一拱形构件,所述隧底两侧设置有轨道板支撑件支撑墙,所述轨道板支撑构件的两端分别设置在轨道板支撑件支撑墙上使得隧底与轨道板支撑件之间形成空腔,支撑件支撑墙垂直于隧底,所述空腔内设置中心排水管。该隧底结构安全可靠,经济适用,有效解决隧底隆起导致的轨道运行受影响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4787427U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21100313.6
申请日:2021-05-21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于晨昀 , 刘建友 , 吕刚 , 岳岭 , 王婷 , 刘方 , 答子虔 , 李力 , 张延 , 张矿三 , 张鹏 , 谭富圣 , 王德福 , 马福东 , 蒋小锐 , 王瑾 , 曲强 , 徐治中 , 陈五二 , 祝安龙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拱桥式隧底结构,其中所述隧底包括隧底仰拱,所述隧底仰拱与轨道板分离,所述隧底仰拱上设置隧底仰拱的受力反拱,所述受力反拱包括顶拱和底拱,所述顶拱和底拱的端部连接使得顶拱和底拱之间形成蛹型空腔,所述底拱的形状和隧底仰拱的形状一致,所述底拱设于隧底仰拱上,所述受力反拱通过浇筑模板浇筑混泥土形成。该结构能减缓隧道隧底隆起,有效避免因为隧底隆起导致的轨道轨道道床变形,保持铁路的良好的运营。
-
公开(公告)号:CN210564581U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20963163.8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河北省华科减隔震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丰泽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D11/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止水带定位衔接装置,包括:安装机构,其包括两个安装板及第一连接限位件,两个安装板的第一腔体围合成与至少局部纵向止水带形状吻合的第一环向限位腔;两组衔接机构,其分别设置在纵向止水带的相对两侧,每个衔接机构覆盖局部纵向止水带及环向止水带两个衔接处中的一个,衔接机构包括两个衔接板及第二连接限位件,衔接板包括第一、第二衔接段,两个第一衔接段的第二腔体围合成与至少局部纵向止水带形状吻合的第二环向限位腔,两个第二衔接段的第三腔体围合成与衔接处形状吻合的第三环向限位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止水带定位衔接装置,降低纵向止水带安装难度,降低纵向止水带和环向止水带的衔接难度和安装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204532356U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20263076.3
申请日:2015-04-28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穹顶开挖施工布置结构。该施工布置结构包括:中心支柱和施工通道;施工通道自地下穹顶外延伸至中心支柱;中心支柱为自下而上递减的台阶状柱形结构;中心支柱的侧面自下而上设置Ⅲ环形导坑的开挖接露面,Ⅰ3环形导坑的开挖接露面,Ⅰ1环形导坑的开挖接露面、Ⅰ2环形导坑的开挖接露面、Ⅱ环形导坑的开挖接露面;中心支柱内设置“十”字形开挖接露面。开挖中先预留中心支柱,然后开挖穹顶环形导坑围岩,然后开挖中心支柱。这种施工布置能够减少临时支撑,节省工程造价,同时提高了穹顶开挖过程中围岩的稳定性和施工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