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93795A
公开(公告)日:2020-03-20
申请号:CN201911327935.X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0M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网张力补偿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坠砣式张力补偿装置,其包括坠砣、连接件、推力机构和腔筒;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所述坠砣相连,所述连接件另一端用于与接触网系统相连,连接件用于将所述坠砣的重力施加到所述接触网系统上;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推力机构相连,所述连接件用于带动所述推力机构移动;所述腔筒中用于容纳阻尼液体,所述推力机构设于所述腔筒中,用于带动所述阻尼液体运动。上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坠砣式张力补偿装置既具有补偿接触网张力、使接触网张力在不同温度下恒定的作用,又能够耗散接触网系统在动载下的震动能量,降低系统的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08831117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773051.6
申请日:2018-07-14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牵引供电系统接触网断电接口装置,涉及接触网技术,本发明包括处置信号接收模块、继电器组模块和隔离模块,所述处置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外部信号,并输出至继电器组模块;所述继电器组模块包括常开点组合电路和常闭点组合电路,处置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到常开点组合电路的控制端,以及常闭点组合电路的控制端。本发明可以实现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监测系统自动断电紧急处置的目的,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438690B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610564548.8
申请日:2016-07-18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F16C32/04
Abstract: 一种线圈式轴向永磁电动磁浮轴承,以在没有控制系统的情况下实现轴向的双向自稳定,且阻力更小,能耗更低。包括至少一组定子、转子。所述定子由竖向间隔设置的上部Halbach阵列磁环、下部Halbach阵列磁环构成。所述转子由转动轴、环形支架和零磁通线圈构成,环形支架固定安装在转动轴上,零磁通线圈在环形支架上沿周向等距间隔设置。所述转动轴的轴线与上部Halbach阵列磁环、下部Halbach阵列磁环的轴线相重合,零磁通线圈与上部Halbach阵列磁环底面之间存在上部气隙,与下部Halbach阵列磁环顶面之间存在下部气隙。所述转动轴、环形支架由不导磁不导电材料制成。
-
公开(公告)号:CN111038340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1911335098.5
申请日:2019-12-22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交流牵引供电制式齿轨铁路的牵引回流构造,以有效减小齿轨和钢轨之间的电位差,降低检修人员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复线铁路包含上行左钢轨、上行右钢轨、上行齿轨轨道和下行左钢轨、下行右钢轨、下行齿轨轨道构成。所述上行左钢轨通过上行扼流变压器与上行右钢轨连接,上行扼流变压器的中性点通过第一电缆与上行齿轨轨道连接;所述下行左钢轨通过下行扼流变压器与下行右钢轨连接,下行扼流变压器的中性点通过第二电缆与下行齿轨轨道连接。所述上行右钢轨每隔一段距离通过第三电缆与下行左钢轨连接,上行齿轨轨道每隔一段距离通过第四电缆与下行齿轨轨道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6985680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97260.X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双边贯通供电方式电分段或电分相信息接口,完成双边贯通供电方式下供电系统电分段或电分相信息可靠、安全的传递到铁路列车控制信号系统,以列车断电过电分相或带电过电分段匹配联动操作。上行供电线路电分段或电分相信息接口、下行供电线路电分段或电分相信息接口均包括电源部分、电分段或电分相信息逻辑单元、隔离单元和铁路信号系统接收端;所述电源部分提供稳定可靠的直流电源,将直流电源电压通过电分段或电分相信息逻辑单元输出指示电分段信息的电压信号,然后经过隔离单元内的安全继电器将相应的电压信号转换成接触器的开合信号传递至列控系统,实现向铁路信号系统传递电分段信息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74280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06771.1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四川艾德瑞电气有限公司
Inventor: 邓云川 , 邓志光 , 何祥照 , 雷杭州 , 仵宇宁 , 任雪涛 , 葛海波 , 肖琨 , 文菓 , 唐伟 , 郭华 , 尹磊 , 陈刚 , 许晓蓉 , 林宗良 , 贺毅 , 王志强 , 代文平
Abstract: 基于“车‑源‑网”协同技术的超广域保护测控系统,包括根据功能自下而上划分的过程层网络、间隔层网络、站控层网络、广域层网络,过程层网络、间隔层网络、站控层网络、广域层网络基于分层分布式三层三网架构建立;过程层网络面向一次设备,间隔层网络面向牵引变电所的设备间隔,广域层网络面向整个贯通组群供电系统,站控层网络面向整个牵引变电所设备。本发明既解决了现有单电源牵引供电继电保护系统应用于贯通组群供电方式时,保护灵敏性不足,选择性差的问题,同时将组群供电范围内所亭的一、二次设备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对系统内的设备状态、系统潮流进行监控,实现了对组群供电系统的全面稳定性进行分析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673937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91169.5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39 , G06Q10/20 , G06Q10/04 , G06Q50/26 , G06F16/2458 , G06F18/243 , G06F1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方法,属于道路养护相关数据分析技术领域,包括:使用数据挖掘异常检测算法对公路养护路面技术状况记录数据进行预处理,对异常检测结果进行标记;采用回归分析预测算法和灰色系统预测算法对异常检测结果进行组合预测,同时采用路面性能衰减因素分析规则和重载车比例影响分析规则对异常检测结果进行关联分析;建立灰色物元分析算法,结合组合预测结果判断待养护路段和养护优先级,对待养护路段的养护顺序进行辅助排序,再与关联分析结果进行整合,辅助养护职能部门进行养护决策。提高了公路路面养护工作效率,延长路面使用寿命、节省维修费用,降低养护成本,最终提升设备维护管理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668133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567396.7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F18/2431 , G06F17/16 , G06F17/18 , G06F16/2458 , G06Q5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通机电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路隧道机电系统运行状态分类及综合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公路隧道机电系统运行状态综合评价基础指标体系;S2,对公路隧道机电系统运行状态综合评价基础指标体系进行优化;S3,对优化后的隧道机电系统运行状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单指标测评,得到指标的测评值;S4,根据指标的测评值对获取的实测指标进行一致化、无量纲化处理,得到标准化运行状态综合评价指标;S5,选用先分类评价再排序评价的方法建立隧道机电系统运行状态的评价模型,将标准化运行状态综合评价指标输入隧道机电系统运行状态的评价模型,得到综合评价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790957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1810722512.7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0M5/02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交流牵引供电制式的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接地系统,解决交流牵引供电制式的城市轨道交通接地问题,确保设备和人员安全。牵引供电系统工作地(回流通路)由上下行钢轨以及接触网回流线、大地构成,上下行钢轨导体相隔500~600m实现完全横向连接。该工作地(回流通路)与沿线车站综合地网、区间风井地网、联络横通道地网、牵引变电所地网、隧道及桥梁等接地装置单点可靠连接,在降低系统接地电阻的同时,构建等电位平台,同时避免各系统因与强电工作地相联而成为强电系统回流通路。
-
公开(公告)号:CN11622709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595225.7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鲁小兵 , 杨佳 , 邓云川 , 宋洋 , 段甫川 , 刘涛 , 陈可 , 缪晓宇 , 杨洋 , 黄鑫 , 林宗良 , 肖琨 , 陈纪纲 , 冉惟可 , 唐伟 , 李朝阳 , 陈科 , 冯原 , 黄文 , 陈奋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屋脊高度的高速铁路接触网锚段关节建模方法和系统,建模方法包括:S1:建立接触网基本有限元模型;S2:根据接触网基本有限元模型计算接触网形态;S3:将目标屋脊高度设置为输入屋脊高度;建立锚段关节模型,根据锚段关节模型得到各吊弦点高度;S4:将各吊弦点高度代入接触网形态,进行接触网静态形态计算;提取实际屋脊高度;S5:比较实际屋脊高度和目标屋脊高度的大小,若满足收敛条件,则完成基于屋脊高度的锚段关节建模;若不满足收敛条件,则更新输入屋脊高度,重复S3‑S4。本发明基于屋脊高度的建模所得结果与现场实际相符,无论用于接触网动态特性分析,或是用于接触网架设过程中的吊线预配计算和精调精修都更为精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