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21864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33276.7
申请日:2012-12-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L21/336 , H01L21/266 , H01L29/78 , H01L2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SOI RESURF超结器件结构及其制作方法,首先提供一SOI衬底;在该衬底的顶层硅上形成漂移区及源、漏端;提供一设有若干第一窗口的第一掩膜版,所述第一窗口的宽度沿源端到漏端方向依次增大;该掩膜版在该漂移区的垂直投影左侧距离所述漂移区左侧具有一定距离,自上述第一窗口进行N型离子注入;退火;提供一横向设有若干第二窗口的第二掩膜版;自该第二窗口向所述N型漂移区进行P型离子注入,形成间隔的P柱和N柱;且P柱不和漏端相连。本发明超结区的高浓度可以保证器件具备较低的开态电阻,RESURF区可以保证器件具备较高的耐压,改善了器件耐压和开态电阻之间的折衷关系,同时还可以降低器件耐压对于电荷不平衡的敏感度,提高器件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760657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10265019.X
申请日:2012-07-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InP衬底上制备高k栅介质薄膜和MIS电容的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在利用PEALD工艺沉积高k栅介质薄膜之前通过等离子体原位处理对InP衬底进行钝化,改善了高k栅介质与InP衬底之间的界面特性,降低了费米能级钉扎效应的影响,并且在高k栅介质薄膜形成后利用氧等离子体原位后处理提高了高k薄膜的致密度和薄膜质量。同时,本发明在InP衬底上制备稳定的性质优良的高k栅介质薄膜基础上,并成功制作MIS电容结构,为后面验证高k栅介质薄膜的电学性能提供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2130013B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10619508.1
申请日:2010-12-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新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L21/336 , H01L21/265 , H01L21/7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缓冲层的SOI超结LDMOS器件制作方法,该方法首先对SOI衬底的顶层硅进行N型离子注入,使整个漂移区下方成为N型区域;然后对所述漂移区进行浅掺杂N型离子注入,在漂移区的表层形成浅掺杂N型缓冲层;之后通过版图对所形成的N型区域进行P型离子注入,在所述N型区域中形成等间隔的多个横向P型柱区,将所述N型区域划分为多个横向N型柱区,交替排列的P型柱区和N型柱区组成横向超结结构。本发明将缓冲层设于漂移区上方,可以抑制衬底辅助耗尽效应对SOI超结LDMOS漂移区电荷平衡的影响,提高了器件的击穿电压,并且通过巧妙地调整N/P离子注入的步骤,设计版图和离子注入浓度等,进一步简化了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916761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231684.8
申请日:2010-07-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新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L27/12 , H01L21/762 , H01L21/3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OI埋氧层下的导电层及其制作工艺,其中所述SOI包括由下至上生长的底层硅膜、埋氧层、顶层硅膜;所述导电层生长于底层硅膜和埋氧层之间;所述导电层包括电荷引导层和阻挡层,所述阻挡层生长于所述电荷引导层的上、下表面。本发明可以将器件内部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电层迅速排至外部,有效减小SOI的自热效应;而且使非绝缘性的衬底效果和完全绝缘的衬底一样;此外其可以释放界面积聚的多余电荷,缓解纵向电场对器件内部电荷分布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2130012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010619485.4
申请日:2010-12-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新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L21/336 , H01L21/28 , H01L21/26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824 , H01L29/0634 , H01L29/086 , H01L29/0878 , H01L29/666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OI超结LDMOS器件的LDD、LDS及缓冲层一体化制作方法,该方法采用SOI衬底对顶层硅进行离子注入形成交替排列的N型和P型柱区,作为漂移区的横向超结结构;然后利用多次离子注入方式对所述顶层硅中除漂移区以外的部分掺杂,形成P阱体区,制作出栅区;之后不采用版图,利用自对准工艺直接对所述SOI衬底露出的顶层硅表面进行浅掺杂N型离子注入,从而同时在漂移区的表层形成浅掺杂N型缓冲层,在源、漏区的位置分别形成LDS和LDD;最后再制作源区、漏区和体接触区完成器件。该方法制作的缓冲层处于漂移区表层,LDD和LDS以及缓冲层两步工艺一体化完成,节省版图,大大降低了工艺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916727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1010220370.8
申请日:2010-07-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L21/336 , H01L21/331 , H01L21/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824 , H01L29/0653 , H01L29/0886 , H01L29/42368 , H01L29/6668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SOI高压功率器件的制备方法,其首先在SOI基板表面的部分区域形成第一氧化层,再去除所述第一氧化层以便形成凹陷区,然后在凹陷区形成第二氧化层,以便使第二氧化层的表面与SOI基板表面保持平齐,再在已形成第二氧化层的结构上进行包括光刻、掺杂在内的处理以分别形成作为高压功率器件漏极和源极的P型区域和N型区域、以及作为栅极的栅极区域,随后在已形成P型区域和N型区域的结构的漂移区上方淀积第三氧化层,使第三氧化层和第二氧化层的厚度之和与SOI基板中的氧化夹层的厚度接近一致,最后再生成分别与P型区域、N型区域及栅极区域相接触的各金属子区域,由此形成耐高压的高压功率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1777564A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0910200721.6
申请日:2009-12-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新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1211 , H01L21/8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垂直栅结构的SOI CMOS器件,包括SOI衬底,以及生长在SOI衬底上的NMOS区和PMOS区,所述NMOS区和PMOS区共用一个垂直栅区,所述垂直栅区与NMOS区和PMOS区位于同一平面上,垂直栅区位于NMOS区和PMOS区之间;垂直栅区与NMOS区之间隔离有栅氧化层;垂直栅区与PMOS区之间隔离有栅氧化层。本发明占用面积小,版图层数少,工艺简单,敞开的体区能够完全避免传统SOI CMOS器件的浮体效应,并方便对寄生电阻、电容的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1764102A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0910200722.0
申请日:2009-12-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新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L21/84 , H01L21/768 , H01L2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垂直栅结构的SOI CMOS器件的制作方法,该方法为:由下至上依次生长硅衬底层,埋层氧化层,单晶硅顶层;采用STI工艺在单晶硅顶层位置处形成的有源区进行氧化物隔离;有源区包括NMOS区和PMOS区;在NMOS区和PMOS区中间刻蚀一个窗口,利用热氧化的方法在窗口内侧壁形成NMOS和PMOS栅氧化层;在窗口处淀积多晶硅,填满,掺杂,然后通过化学机械抛光形成垂直栅区;在NMOS和PMOS沟道采用多次离子注入的方式掺杂再快速退火,源漏区则采用离子注入方式重掺杂。本发明工艺简单,制作出的器件占用面积小版图层数少,能够完全避免浮体效应,方便对寄生电阻电容的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3938118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111215647.2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3K17/082 , G01R31/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去饱和短路保护电路、功率器件短路保护电路及测试电路,用于保护功率器件,包括比较器、时间单元、短路检测单元和处理单元;比较器输出检测电压和参考电压的比较结果,时间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比较器的输出端,将比较器的开关周期中检测电压小于参考电压的时间转换成用于设置消隐时间的数字信号;当达到前一开关周期的消隐时间后,短路检测单元基于比较结果对功率器件进行短路检测得到检测结果;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短路检测单元的输出端;处理单元基于检测结果对功率器件进行短路保护。本发明的短路保护具有快速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41646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111352927.8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L21/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芯片基准电压温漂系数的晶圆级修调方法,包括:按预设方式在晶圆上选取若干测试晶粒,将选取的若干测试晶粒的码值烧写为各自零温漂系数对应的码值M,该码值可由芯片所选工艺的参数特性估算得来;对每个测试晶粒进行温度测试,得到每个测试晶粒的温度曲线,并计算每个测试晶粒的温度曲线斜率KM;统计每个测试晶粒的相邻晶粒各自零码斜率K0的平均值#imgabs0#根据所述平均值#imgabs1#和每个测试晶粒的温度曲线斜率KM,计算每个测试晶粒的单位码值变化影响的温度曲线斜率变化量KSTEP;对所有测试晶粒的温度曲线斜率变化量KSTEP取平均得到平均值#imgabs2#根据所述平均值#imgabs3#计算每个测试晶粒和未选取到的晶粒的烧写码值。本发明能够提高晶圆级基准电压的修调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