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薄带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79880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410810277.0

    申请日:2014-1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轧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薄带的生产方法,化学成分为:C≤0.005%,Si:1.70%~3.5%,Al:0.4%~1.0%,Mn:0.30%~0.80%,P≤0.020%,S≤0.015%,N≤0.0040%,钢坯经1050~1150℃加热150~250min出炉,热轧开轧温度980~1100℃,终轧温度820~880℃,卷取温度700~760℃,热轧至1.5~3.0mm;热轧卷板经900~980℃保温1.5~3.0min,将两卷以上同一规格及成分的钢卷开卷后叠放在一起进入六辊连轧机组冷轧,厚度为0.2~0.65mm,轧制速度400~800m/min,分卷后进行退火,温度900~1000℃,时间2-5min。本发明既提高产量,又降低轧辊消耗,在现有轧机状况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轧制出更薄规格的产品,进一步降低成品铁损。

    一种高铝薄规格电工钢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82299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210560536.X

    申请日:2012-1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铝薄规格电工钢及其生产方法,钢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030%,Si:1.5%~2.0%,Mn:0.10%~0.30%,P≤0.008%,S≤0.0020%,N≤0.0025%,Als:1.5%~2.0%,Ti:≤0.001%,Nb、V分别≤0.0020%,余量为Fe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生产方法包括冶炼、连铸、热轧、常化、冷轧、退火,经过高铝合金化使钢种在热状态下敏感度降低、并减轻晶格畸变,有利于产品生产过程的稳定,同时Al元素还提高电阻率,使(100)组分增多和(111)组分减少,降低铁损,达到高硅效果;通过带温轧制和二次冷轧法控制板形,适合生产0.2~0.3mm厚的冷轧无取向硅钢薄带,满足变频技术要求。

    无取向电工钢涂层半工艺产品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31424B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110303078.7

    申请日:2011-09-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取向电工钢涂层半工艺产品的生产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冲片退火后需进行冲片去应力退火处理的冷轧电工钢,主要包括冶炼、热轧、冷轧、退火、涂层、重卷、包装工序,其特点是在重卷作业线上,在开卷及卷取工艺段之间增加一道弯曲矫直工序,所采用的多辊钢带反复弯曲装置的弯曲辊直径D与钢板厚度d之间的关系为:10d≤D≤20d;成品钢板张力F与钢板横截面S与屈服强度Rp0.2的关系为:0.8×S×Rp0.2≤F≤1.6×S×Rp0.2;弯曲辊插入深度不小于弯曲辊半径。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在不改变原有产品前后生产工序的情况下,利用反复弯曲代替冷轧工序,使钢板内部变形储能增加,使钢板强度增加,有利于提高冲片性能;钢板内部变形增加有利于提高其电磁性能。

    一种高硅电工钢连铸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22726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719631.4

    申请日:2013-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硅电工钢连铸生产方法,其特点是,钢水冶炼至成品成分后连铸,双辊连铸机铸辊与钢水之间加设含硅量相对较低的电工钢薄带,连铸辊带动电工钢薄带随连铸坯下移进入连铸区,钢水从中间包经长水口流入两电工钢薄带之间,两电工钢薄带粘附在钢坯上面一起运动,其过热度20~50℃,连铸速度10~50m/min,钢水凝固形成2~10mm厚度的钢坯。本发明的优点及效果在于,在铸辊与钢液之间增加电工钢薄带,可以降低钢液与铸辊的粘连,在加热过程也可以保护板坯,避免氧化,取消了连铸结晶器,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成材率,降低表面缺陷;由于硅含量全部在冶炼过程中加入,代替成品化学渗入,提高了产量。

    一种晶界密度测量方法
    4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884624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210560310.X

    申请日:2012-1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晶界密度测量方法,包括晶界显示,获取图像,根据放大倍数计算图像面积S,获取的图像面积S=(照片测量长度a/放大倍数M)×(照片测量宽度b/放大倍数M),测量观测范围内所有晶界长度,并求和L;测量长度的方法是将各晶界微分处理,每个微分单元端点坐标分别为(x1,y1)(x2,y2),因此该微分单元长度l=,将各微分单元长度相加即为晶界长度L,最后计算晶界密度A=L/S。本发明解决了由于晶粒数量少造成测量精度低的问题。

    无取向电工钢中低牌号产品控制横纵向电磁性能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25795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05978.7

    申请日:2012-1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取向电工钢中低牌号产品控制横纵向电磁性能的生产方法,钢中碳含量<0.01%,硅或硅铝含量<1.7%,冶炼时严格控制钢中的有害化学成分;铸坯等轴晶组织>40%;热轧加热温度≤1200℃,粗轧最后道次压下率为30%~60%,温度在铁素体或奥氏体的单相区,精轧前坯厚为50~15mm,采用单相区轧制,末道次压下率>5%,轧后孕育时间>5秒,再冷却,卷取温度≥670℃;冷轧压下率>75%,第一道次>25%;热处理炉中升温速率>5℃/s;重卷生产张力控制在20N/mm2以下。本发明在保留了无取向电工钢整体电磁性能优良的基础上,产品纵横向电磁性能均优异,磁性差控制到了3%以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