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79709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210599176.4
申请日:2012-12-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8 , G01F23/30 , G01F23/703 , H01H1/20 , H01H3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组组件,其包括用于检测位于安装电池组的安装区域内的积水的装置。该电池组组件包括:安装在积水检测装置的底面上并与电池组组装的水密壳体。该积水检测装置包括设有进水口的主体部,蓄积在安装区域中的水通过进水口而流入主体部中。浮动部件受到流入主体部中的水的浮力而漂浮。开关单元被配置为当浮动部件升高到或超过预定高度时产生电流。弹性部件被配置为连接浮动部件和主体部的底面,从而在水的浮力未影响到浮动部件时使该浮动部件位于预定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5703032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510474030.0
申请日:2015-08-05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613 , H01M10/6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界面材料以及制备热界面材料的方法。包含导热填料、具有弹力并且施加至导热填料的聚合物基质、以及施加至导热填料和聚合物基质的侧面的绝缘涂层的热界面材料可以通过以下制备:当将形成导热填料的填料材料溶解在溶剂中时,以片膜形式提供导热填料;以及用聚合物基质涂覆片膜形式的导热填料。因此,与传统的热界面材料(最大热导率5W/mK)相比,可以以更加不同的厚度制备高热辐射热界面材料(最大热导率20W/mK)。
-
公开(公告)号:CN104733791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410499473.0
申请日:2014-09-25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45 , H01M10/425 , H01M2200/20 , H01M222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防止电池过度充电的安全装置。该安全装置包括: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单元;安全电路,连接至两个或更多电池单元并且设置有控制电传导的电传导控制单元;以及闭合电路,布置在连接至安全电路的电池单元之间并且设置有在电池单元膨胀时切换至接通或者断开的开关单元,使得当电池单元膨胀发生时,开关单元通过挤压力被切换至接通,禁用安全电路的电传导控制单元,因此电池单元之间的电传导通过开关单元建立,并且当电池单元膨胀再次发生时,开关单元被切换至断开,切断该电池单元之间的电传导。
-
公开(公告)号:CN103568818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210519568.5
申请日:2012-12-06
IPC: B60K11/06 , H01M10/613 , H01M10/6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625 , B60H1/00564 , B60H2001/003 , H01M10/6556 , H01M10/6566 , H01M10/663
Abstract: 本文公开的是电池冷却管道。该管道包括布置在车辆的后座与地板之间的吸入部,吸入部的入口与车辆内部流体连通以吸入内部空气。通过从吸入部的出口侧延伸到车辆的后部例如行李箱,在后座与地板之间形成延伸部,其限定配置成允许内部空气通过的通道。排出部从延伸部的出口延伸到车辆后部,并且使内部空气通过排出部,通过排出部的出口,到达车辆的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3129359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210268849.8
申请日:2012-06-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04 , B60K11/06 , B60K2001/005 , B60K2001/0427 , H01M2/1083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47 , H01M10/6563 , H01M10/65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中的高容量电池用电池组安装结构。更具体地,包括多个模块的电池组纵向安装在驾驶员座椅与乘客座椅之间的中央控制台安装空间中。冷却空气提供装置配置成将冷却空气供应至电池组的前部,并且冷却空气分配装置配置成将冷却空气提供装置提供的冷却空气单独分配至多个电池模块的各个。最终,排出管道装置配置成收容已通过各个单独电池模块的冷却空气,并且将冷却空气通过电池组的后部排出到车身外侧。
-
公开(公告)号:CN103112331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210264305.4
申请日:2012-06-27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H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278 , B60H1/00828 , B60H2001/003 , B60L11/1851 , H01M6/50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辆的内部通风系统和方法,在夏季或冬季可使驾驶者或乘客能够获得更加舒适的内部环境。该内部通风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其被配置成接收来自智能钥匙的操作信号,在操作信号被传送时感测车辆的内部温度,并判断内部温度是否偏离所需温度范围;比较处理,其在内部温度偏离所需温度范围时对内部温度与电池温度进行比较;以及控制处理,通过对内部温度与电池温度进行比较从而对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HVAC)以及电池驱动风扇的操作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3555618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010921390.1
申请日:2020-09-04
Inventor: 全伦哲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5 , H01M10/48 , H01M50/258 , H01M50/209 , H01M50/298 , H01M50/249 , H01M50/242 , H01M50/289 , H01M50/519 , H01M50/56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模块。该电池模块设置有多个堆叠的电池模块单元。该电池模块单元包括:冷却片,在该冷却片中,彼此相对的两个冷却板之间的间隔可膨胀和收缩;电池单体,与两个冷却板中的每个接触,并且在每端处具有引线片;突出阶梯部,从冷却板的两端延伸以最大化与电池单体的引线片的接触面积;以及引线片紧固件,耦接到突出阶梯部以将电池单体的引线片固定到突出阶梯部。引线片紧固件包括连接凹槽和连接突出部,该连接凹槽和连接突出部相对于彼此通过线性相对运动来与相邻的电池模块单元的引线片紧固件耦接。
-
公开(公告)号:CN108206314A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710716608.8
申请日:2017-08-21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8 , H01M10/6556 , H01M10/6554 , H01M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高压电池装置。该电池装置安装在车辆的下部并且包括多个电池模块和冷却单元,该冷却单元具有多个腔体,电池模块插入并固定在腔体中。冷却单元具有中空部,冷却水流过中空部,由此利用冷却水冷却电池模块。
-
公开(公告)号:CN103129359B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210268849.8
申请日:2012-06-27
IPC: B60K1/04 , B60K11/06 , H01M2/10 , H01M10/625 , H01M10/6563 , H01M10/647 , H01M10/6566 , H01M10/6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04 , B60K11/06 , B60K2001/005 , B60K2001/0427 , H01M2/1083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47 , H01M10/6563 , H01M10/65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中的高容量电池用电池组安装结构。更具体地,包括多个模块的电池组纵向安装在驾驶员座椅与乘客座椅之间的中央控制台安装空间中。冷却空气提供装置配置成将冷却空气供应至电池组的前部,并且冷却空气分配装置配置成将冷却空气提供装置提供的冷却空气单独分配至多个电池模块的各个。最终,排出管道装置配置成收容已通过各个单独电池模块的冷却空气,并且将冷却空气通过电池组的后部排出到车身外侧。
-
公开(公告)号:CN103568856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210551558.X
申请日:2012-12-18
IPC: B60L11/18 , H01M2/10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5016 , H01M2/1077 , H01M10/625 , H01M10/65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车用电池组,其包括配置成接收电池的壳体。壳体包括形成空气通道的凹陷下表面,以使空气从壳体下表面的一侧流向另一侧,从而冷却在上方的电池。通道导引由结合于壳体侧表面的覆盖物形成,以形成空气管道。空气管道至少从壳体的上端侧向下端侧延伸,并且空气管道的下端连接于在壳体下表面上形成的空气通道的入口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