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093888A
公开(公告)日:2007-12-26
申请号:CN200710072533.0
申请日:2007-07-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蜂窝结构球形LiFePO4/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目前由于以钴酸锂为主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存在安全性问题,限制了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上应用的问题。本发明的产品由NH4FePO4·H2O、Li2CO3和葡萄糖或蔗糖制成,NH4FePO4·H2O与Li2CO3的摩尔比2∶1,葡萄糖或蔗糖中的C与LiFePO4的质量比为1∶10~30;NH4FePO4·H2O由硫酸亚铁、磷酸与氨水按1∶1~1.5∶1~1.2的摩尔比制成,本发明采用超声波控制结晶法制备前躯体,并通过高温固相烧结制备复合材料。本发明的产品具有蜂窝结构电解液可以渗透到所制备的蜂窝结构球形磷酸亚铁锂颗粒的内部,缩短了锂离子的固相扩散路径,有利于大倍率充放电,适合用于电动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本发明的方法便于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956942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61237.4
申请日:2024-11-20
IPC: C04B35/10 , C04B35/48 , C04B35/622 , C04B35/638 , B33Y10/00 , B33Y70/10
Abstract: 嵌入式连接模块化光固化3D打印陶瓷的方法,它涉及光固化3D打印陶瓷的方法。它是要解决现有的方法无法实现对于陶瓷件的分块3D打印的技术问题。本方法:在电脑上使用软件将目标大尺寸结构的3D模型拆分为嵌入式连接的结构模块,并将各结构模块的3D模型导入DLP打印机中;利用丙烯酸酯单体、聚合丙烯酸酯、单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陶瓷粉末、分散剂和光引发剂制备陶瓷浆料,并利用该浆料打印出各结构模块,将各结构模块清洗、晾干后,在嵌入式结构的连接界面上滴入乙酸正丁酯将多个模块连为一体,再脱脂、高温烧结,得到3D打印陶瓷。本发明的方法界面焊接精准,可降低打印成本并实现跨时空打印,可用于3D打印陶瓷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43088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61240.6
申请日:2024-11-20
IPC: C04B35/10 , C04B35/48 , C04B35/622 , C04B35/638 , B33Y10/00 , B33Y70/10
Abstract: 光固化3D打印与传统陶瓷加工技术协作模块化制备陶瓷材料的方法,它涉及光固化3D打印陶瓷与传统陶瓷加工技术模块化协作制造方法。它是要提供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光固化3D打印与传统陶瓷加工技术协作模块化制备陶瓷材料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是以溶剂响应的高分子聚合物树脂为基底配制得到的陶瓷打印浆料为基础,使用DLP打印机打印成型多个陶瓷生坯模块,采用乙酸正丁酯溶剂刺激激活生坯模块表面,与传统技术制造得到的陶瓷模块焊接为整体,并经过脱脂烧结工序后得到一体化结构完整的陶瓷材料。本方法降低了陶瓷总打印成本,可用于陶瓷制备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62211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07194.0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分层结构的含苝聚芳醚基超疏水辐射冷却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1)通过对氟双酚A类、十氟联苯和DFPP缩聚制得含苝聚芳醚;(2)将含苝聚芳醚溶解于极性非质子溶剂中制成均匀的溶液。(3)将溶液浇筑于玻璃板上,浸没到非溶剂凝固浴中进行相转换,再浸没到去离子水中去除残余溶剂,最后在室温下干燥,即得到具有分层结构的含苝聚芳醚薄膜。所得辐射冷却薄膜具有高反射率、高透过率、良好的辐射制冷效果等优点,还具有类似荷叶的自清洁性能确保户外使用的耐久性。该辐射冷却薄膜制备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159629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1483084.5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术中突发冠脉穿孔急救的血管覆膜支架的高速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血管覆膜支架的制备领域,它是要解决现有的覆膜支架易脱载、易碎、稳定性差、外径大的技术问题。方法:首先制备基膜材料,然后制备铸膜液,再将连带球囊的管网状血管支架放入到铸膜液中浸泡,取出后放入凝固浴中使支架表面得到一层包覆紧密、完全固化的薄膜,即完成血管覆膜支架的制备。本发明的自制血管覆膜支架制备速度快,可在11s~105s时间内制备完成,拉伸性能好,稳定性好,膜厚度薄,对血管支架的外径影响极小,不易脱载,可用于医疗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889122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354050.4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9C64/20 , B29C64/336 , B33Y30/00 , B33Y40/00
Abstract: 一种基于微液滴发生器阵列的3D打印装置,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打印大幅面的工件,需要庞大的打印机及打印时间长的问题。本发明的激光器、安装板和打印平台由上至下水平设置,激光器安装在安装臂的底部,安装臂与立柱固定连接,安装板安装在转动机构的底部,转动机构与立柱铰接,立柱与工作箱体固定连接,打印平台安装在升降机构的升降杆上,升降机构安装在工作箱体的内部,微液滴发生器位于安装板与打印平台之间,安装板内部设置有输液孔,微液滴发生器通过输料管与输液孔连通,输液管的一端与输液孔连通,输液管的另一端与缓冲瓶连通,缓冲瓶通过管路与原料箱连通。本发明可同时打印多种材料组成的物体,多个打印头同时工作可大大缩短打印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4290670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588614.2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上海新力动力设备研究所
IPC: B29C64/20 , B29C64/245 , B29C64/321 , B29C64/153 , B33Y30/00 , B33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铁阵列的3D打印装置,包括工作箱体,所述工作箱体内部一侧安装有升降机构,且工作箱体顶部一侧安装有立柱,立柱中上部一侧开设有半弧形槽,本发明对大尺寸的成型工件进行面式供料、扫描成型,有利于对大幅面大尺寸的产品进行高效、精准的成型制作,提高成型速率、减少制作过程中所耗费的时间,通过转动机构的设置,实现了自动化的上料供料,同时采用阵列的电磁头进行磁吸上料,实现了一次性大面积的上料,并且电磁铁本体放置在电磁头底部,避免了上料时相互干涉,提升了设备的实用性,通过升降机构的设置,实现了打印平台的自动升降,在3D打印的过程中打印平台自行下降,有利于提升设备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732862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248621.2
申请日:2012-07-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铜箔上置换镀Ni-S合金阻挡层的方法及该阻挡层的化学钝化方法,本发明涉及铜箔上阻挡层的制备方法及该阻挡层的钝化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铜箔上阻挡层的制备方法复杂,阻挡层耐离子迁移性、耐热性、耐腐蚀性、高温抗氧化性差和抗剥离强度低的技术问题。铜箔上置换镀Ni-S合金阻挡层的方法:一、置换镀镍溶液配制;二、铜箔前处理;三、将铜箔浸入到置换镀镍溶液中,得到镀在铜箔上的Ni-S合金阻挡层。化学钝化方法:将镀有Ni-S合金阻挡层的铜箔浸入钝化溶液中浸泡即可。Ni-S合金中S的原子百分比为0.1%~30%;钝化层厚度为5~30nm。本发明的方法可用于印刷电路板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4889122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210354050.4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9C64/20 , B29C64/336 , B33Y30/00 , B33Y40/00
Abstract: 一种基于微液滴发生器阵列的3D打印装置,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打印大幅面的工件,需要庞大的打印机及打印时间长的问题。本发明的激光器、安装板和打印平台由上至下水平设置,激光器安装在安装臂的底部,安装臂与立柱固定连接,安装板安装在转动机构的底部,转动机构与立柱铰接,立柱与工作箱体固定连接,打印平台安装在升降机构的升降杆上,升降机构安装在工作箱体的内部,微液滴发生器位于安装板与打印平台之间,安装板内部设置有输液孔,微液滴发生器通过输料管与输液孔连通,输液管的一端与输液孔连通,输液管的另一端与缓冲瓶连通,缓冲瓶通过管路与原料箱连通。本发明可同时打印多种材料组成的物体,多个打印头同时工作可大大缩短打印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845107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111271924.1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利用二维共价有机骨架热解制备多孔碳纳米片的方法,本发明涉及多孔碳纳米片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用COF制备的多孔碳材料比电容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利用醛类反应物与胺类反应物在氮气保护下反应,得到聚合物;再将聚合物放入管式炉中,在氮气气氛下加热,得到多孔碳纳米片。本发明的多孔碳纳米片的比表面积达到300.847m2g‑1~1496.588m2g‑1,孔径为3.132nm~3.713nm。利用该多孔碳纳米片制备的电极的比电容为500‑630F g‑1,阻抗为0.8~2.7Ω,可用于电化学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