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态聚合物锂金属电池电极与电解质高效分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2231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08667.1

    申请日:2021-11-19

    Abstract: 一种固态聚合物锂金属电池电极与电解质高效分离的方法,以扣式电池为例,所述方法为:对测试后固态聚合物锂金属电池进行拆解,去处外面金属壳;获得粘合紧密的单元块(锂金属||电解质||正极),然后从锂片中心撕下锂金属,暴露出聚合物电解质部分;步骤三、用特定溶剂浸泡单元片(电解质||正极)电解质一面;步骤四、反复浸泡,并除去浸泡后溶液,直至看到干净的正极;步骤五、在60‑80℃恒温10‑20h,得到正极材料。本发明涉及固态聚合物锂金属电池中电极与电解质高效分离的方法,本发明具有回收效率高且环境友好等优点,解决了循环测试后难以分离聚合物电解质与正极极片,并获得活性颗粒的问题。

    一种提高非贵金属催化剂氧还原催化活性的热处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3054205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351667.6

    申请日:2021-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非贵金属催化剂氧还原催化活性的热处理工艺,所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咪唑源在常温下进行搅拌分散,溶于甲醇溶剂中;步骤二、将金属源在常温下进行搅拌分散,溶于甲醇溶剂中;步骤三、将步骤一和步骤二中的溶液混合在一起,进行水热反应;步骤四、将步骤三制得的催化剂材料进行离心分离和离心洗涤;步骤五、将洗涤后的催化剂进行烘干;步骤六、将烘干后的催化剂材料进行充分研磨,并在惰性气体气氛下进行热处理。本发明制备的经过低温处理的Fe‑N‑C催化剂材料催化性能优异,在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阴极催化剂材料可能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这种低温热处理的方式可以在其他类型的Fe‑N‑C材料中得以借鉴。

    一种构建双金属活性位点的非贵金属氧还原反应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0927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297764.1

    申请日:2021-03-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建双金属活性位点的非贵金属氧还原反应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结合主客体策略和化学掺杂策略,采用水热反应的方法,通过调控Co、N以及贵金属前聚体的含量,控制形成以Co离子和贵金属离子作为连接节点的三维骨架结构。本发明开创性地提出了双金属位点的协同相互作用,并利用该相互作用提高CoNx中活性中心的催化活性。该方法通过对Co源和贵金属(如Au和Pt)相对含量的调控,并基于ZIF‑8构建的碳氮骨架,水热合成了具有良好性能的Co/M‑N‑C双金属催化剂。在经过对该催化剂进行合理条件下的煅烧工艺后,得到的催化剂材料拥有活性位点丰富,拥有很大比表面积和合理的孔径分布。

    一种可室温运行的聚合物基固态可再充电金属-空气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4552074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210115.8

    申请日:2022-03-04

    Abstract: 一种可室温运行的聚合物基固态可再充电金属‑空气电池,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可室温运行的聚合物基固态可再充电金属‑空气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聚合物基固态电解质,所述正极包括导电碳材料和光催化剂,所述光催化剂原位生长在导电碳材料上。本发明利用金属空气电池的半开放体系的优势,结合复合正极优异的吸收太阳光的能力,在保证光辅助降低反应过电位的前提下,利用电极的光热作用实现电极自加热,从而剔除聚合物基固态可再充电金属‑空气电池工作时需要外加的热源。采用光电热协同作用的方式实现聚合物基固态可再充电金属‑空气电池在无外加热源条件下运行,电池组装工艺简单、充放电过电位适中、循环性能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