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952785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956828.2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岳岭 , 答治华 , 赵勇 , 张民庆 , 倪光斌 , 林传年 , 吕刚 , 刘建友 , 于晨昀 , 刘方 , 李汶京 , 陈红念 , 蒋伟平 , 乔俊飞 , 张宇宁 , 张斌 , 王磊 , 李力 , 张矿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21/0026 , E02D5/74 , E02D5/76 , E21D20/003 , E21D20/021 , E21D20/028 , E21D2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握裹力锚索结构,其包括:至少一根设置于钻孔内的锚索钢绞线;锚索倒刺,其套设在至少一根所述锚索钢绞线上,用于当项所述钻孔内注浆形成注浆体时,增强所述锚索钢绞线与所述注浆体之间的握裹力;以及导向件,其设置于所述钻孔内,用于供所述锚索钢绞线穿过,以此引导所述锚索钢绞线进入所述钻孔内。本发明主要通过锚索倒刺,其套设在锚索钢绞线上,可有效增加钢绞线与注浆体之间的握裹力及锚固力,由此不需要增加注浆体长度即可防止锚固段出现钢绞线与注浆体滑脱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664015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005728.7
申请日:2017-01-05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隧道基岩工作面处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将铁路隧道围岩基面出水点进行封堵;S2、将所述铁路隧道围岩基面的积水以及虚碴清理干净;S3、在所述铁路隧道围岩基面上摊铺吸水材料来吸附残留积水并保持干燥;S4、在所述吸水材料上摊铺干集料,形成干燥且硬化的工作面。本发明在铁路隧道围岩基面上摊铺吸水材料,如生石灰等来吸附残留积水并保持干燥;进一步在所述吸水材料上摊铺干集料,形成干燥且硬化的工作面,由此解决隧道底部基岩面在施工人员操作过程中由于泥泞不堪所产生的一系列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939141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111563.8
申请日:2014-03-24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F1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排水沟防冻系统,包括:隧道排水沟、蓄水池,以及在所述隧道排水沟周围的保温层;所述蓄水池中的水面低于所述隧道排水沟的入口;所述隧道排水沟的出口贯穿所述蓄水池的一个侧壁,并位于所述蓄水池中的水面以下设定深度,使得所述隧道排水沟中由所述入口流入的隧道排水经所述出口流出;其中,所述设定深度大于所述隧道排水沟所在地区的水体冻结深度。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在隧道排水沟的周围的保温层、以及蓄水池中浸没隧道排水沟出口的液态水,可以防止隧道排水沟中的排水结冰,从而避免隧道内的水或者隧道外的地下水对隧道结构造成破坏,提高了隧道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244143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310201546.9
申请日:2013-05-27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工程暗挖施工方法及地下车站。所述地下工程暗挖施工方法包括在地下工程外侧的工作坑内沿地下工程结构的顶部及两侧边的外围纵向顶进若干均匀排列、相互咬合且外围焊接翼板的钢管;顶进过程中及时挖除钢管内及相邻钢管翼板所包范围内的土体,并采用连接件将相邻钢管横向连接;封闭钢管两端及相邻钢管翼板所包范围的两端,向钢管及相邻钢管翼板所包范围内浇灌混凝土,使相互咬合的钢管形成整体受力的板墙;分步开挖地下工程主体结构中梁、柱对应部位土体,并在土体开挖后施做主体结构的梁、柱结构;以及随土体开挖的同时施做主体结构各层板墙结构。本施工方法能够较好地控制地面沉降、施工过程安全度高、机械化程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939141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11563.8
申请日:2014-03-24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F1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排水沟防冻系统,包括:隧道排水沟、蓄水池,以及在所述隧道排水沟周围的保温层;所述蓄水池中的水面低于所述隧道排水沟的入口;所述隧道排水沟的出口贯穿所述蓄水池的一个侧壁,并位于所述蓄水池中的水面以下设定深度,使得所述隧道排水沟中由所述入口流入的隧道排水经所述出口流出;其中,所述设定深度大于所述隧道排水沟所在地区的水体冻结深度。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在隧道排水沟的周围的保温层、以及蓄水池中浸没隧道排水沟出口的液态水,可以防止隧道排水沟中的排水结冰,从而避免隧道内的水或者隧道外的地下水对隧道结构造成破坏,提高了隧道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63118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210686969.3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吕刚 , 刘建友 , 王久军 , 卓越 , 高超 , 朱剑 , 陈俊林 , 朱国伟 , 于晨昀 , 刘方 , 岳岭 , 陈志广 , 陈丹 , 彭斌 , 胡晶 , 王杨 , 魏盼 , 李力 , 张延 , 张矿三 , 徐治中 , 祝安龙 , 宋月光 , 谭富圣 , 马福东 , 刘宝权 , 王德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大跨隧道支护结构及开挖工法,包括受力部,所述受力部位于隧道结构的上方;导洞,所述导洞设置在所述隧道结构的两侧,与所述隧道结构相连通;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受力部连接;及其斜撑,所述斜撑连接在所述受力部和所述支撑部之间,解决了由于浅埋超大跨隧道上覆荷载大的问题。本发明优点是:通过预应力和形成的矩形截面梁通过支座传递,确保浅埋超大跨隧道安全;形成的组合结构相当于对地层进行了超前的加固,在此基础上可以增大开挖断面,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隧道的施工效率;与传统的开挖方法相比,该开挖方法整体结构受力更加明确,进行施工时对地表及地下管线的沉降控制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359006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73243.1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气系统的波形拱钢内衬的变形试验装置及方法,包括:一种储气系统的波形拱钢内衬的变形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第一填充物、测距器、波形拱钢内衬样板、第二填充物、盖板和加压装置;所述箱体的底部填充有预设第一高度的第一填充物,第一填充物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凹槽的中部设置有具有向上开口的容器,容器的底端处于第一填充物的内部;所述测距器设置在容器内,并与设置在箱体外部的设备连接;所述波形拱钢内衬样板包括至少一个波形拱,并贴合设置于第一填充物的顶部,且其波形拱位于容器的上方。应用本发明可以测量波形拱钢内衬的变形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573736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209862.6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建友 , 邢慧贤 , 梁睿中 , 占辉 , 肖宁 , 吕刚 , 高超 , 彭斌 , 刘宝权 , 许领 , 于晨昀 , 岳岭 , 陈志广 , 刘方 , 霍楠 , 郭磊 , 徐治中 , 胡晶 , 陈慧 , 王杨 , 王婷 , 魏盼 , 黄杰 , 赵振华 , 刘淑芬 , 答子虔 , 张延 , 李力 , 张矿三 , 于鹤然 , 谭富圣 , 马福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特别是一种叠层沉管隧道结构,其能够降低对沉管隧道基础强度和刚度的要求并提高总体稳定性,包括:沿纵向延伸的主体,其内部通过沿纵向延伸且垂直交叉的水平中板和竖直中墙形成沿纵向延伸的相互独立的左上、左下、右上、右下车道仓室;上、下逃生救援通道仓,其设置在中墙内并沿纵向延伸,处于左、右车道仓室之间,并分别通过防火门连通/隔离于左、右车道仓室;上、下风道仓,其设置在中墙内并沿纵向延伸,处于左、右车道仓室之间,并位于上、下逃生救援通道仓的上方;防锚层,其设置在主体的顶部。
-
公开(公告)号:CN115163118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686969.3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吕刚 , 刘建友 , 王久军 , 卓越 , 高超 , 朱剑 , 陈俊林 , 朱国伟 , 于晨昀 , 刘方 , 岳岭 , 陈志广 , 陈丹 , 彭斌 , 胡晶 , 王杨 , 魏盼 , 李力 , 张延 , 张矿三 , 徐治中 , 祝安龙 , 宋月光 , 谭富圣 , 马福东 , 刘宝权 , 王德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大跨隧道支护结构及开挖工法,包括受力部,所述受力部位于隧道结构的上方;导洞,所述导洞设置在所述隧道结构的两侧,与所述隧道结构相连通;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受力部连接;及其斜撑,所述斜撑连接在所述受力部和所述支撑部之间,解决了由于浅埋超大跨隧道上覆荷载大的问题。本发明优点是:通过预应力和形成的矩形截面梁通过支座传递,确保浅埋超大跨隧道安全;形成的组合结构相当于对地层进行了超前的加固,在此基础上可以增大开挖断面,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隧道的施工效率;与传统的开挖方法相比,该开挖方法整体结构受力更加明确,进行施工时对地表及地下管线的沉降控制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980733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010737180.7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瑞威铁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民庆 , 吕刚 , 刘建友 , 肖广智 , 田四明 , 王伟 , 张顶立 , 彭峰 , 岳岭 , 刘方 , 辛维克 , 贾大鹏 , 任诚敏 , 刘俊成 , 曹国斌 , 陈丹 , 王婷 , 李汶京 , 王瑾 , 于晨昀 , 王磊 , 彭斌 , 王杨 , 张宇宁 , 张延 , 李力 , 张矿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锚索及其施工方法。所述锚索包括注浆腔、钢绞线、第一注浆管和隔离板。所述钢绞线设置在所述注浆腔中;所述第一注浆管设置在所述注浆腔中;所述隔离板设置在所述注浆腔内,所述隔离板上设有第一注浆管孔和第一钢绞线孔,所述隔离板套设在所述第一注浆管和所述钢绞线上,所述隔离板将所述注浆腔分割成多个次注浆腔。本发明所述的锚索,通过用隔离板将注浆腔分为多个次注浆腔,采用分段注浆的方式;当次注浆腔满载时,持续的注浆提升了浆体对注浆腔内壁的压力,使注浆填充更全面;相较于传统一个注浆腔内注浆,多段压力注浆分布更加均匀,填充效果更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