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中心排水管及其铺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23028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710005722.X

    申请日:2017-0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F1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中心排水管,包括钢筋混凝土管体,所述管体横截面为拱形,管体底部为平面,管体底部可进一步沿垂直于所述管体长度方向,分别向管体两侧延伸有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通过固定件将所述管体固定在所述仰拱结构上部;或直接将管体设置于仰拱结构底部中心下方的沟槽内。本发明的隧道中心排水管截面形状不为圆形,可使施做步骤得以简化,并省略中心排水管管座的施做,将中心排水管放置在仰拱结构平面或沟槽底部平面上即可进行下一步工序,简化了工序。同时,还可避免了中心排水管的转动,使其能够在后续施工过程中保持稳定、平直及高程要求,防止泄水孔的堵塞,由此保证了中心排水管的透水能力。

    铁路隧道底部结构排水装置及其设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89297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618912.4

    申请日:2016-07-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F16/02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铁路隧道底部结构排水装置及其设置方法。该排水装置包括:一个以上的级配碎石包和导水管;级配碎石包设置于隧道基岩出水点处的空洞中;导水管的一端插入级配碎石包内,另一端与中心排水管相连,中心排水管设置于隧道仰拱结构底部。本发明压力裂隙水中围岩颗粒被阻挡在土工布外,随着围岩颗粒的汇聚,对压力水出水点形成封堵作用,阻止围岩中细小颗粒持续流失;同时阻止围岩颗粒进入隧道排水系统,减少隧道维护工作量;压力裂隙水直接作用于级配碎石包,级配碎石耗散裂隙水压力,裂隙水受到水位高差引起的静水压力作用流入导水管内并引排至中心水管,避免压力水对混凝土结构的冲刷,保证使用寿命。

    一种无砟轨道钢桁梁桥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794075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010702424.8

    申请日:2020-07-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砟轨道钢桁梁桥。所述无砟轨道钢桁梁桥包括桥墩、梁体和加劲弦。本发明通过将公路桥面的桥面板设置成公路桥面混凝土板,可以有效提高钢桁梁桥的刚度;加劲弦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钢桁梁桥的整体强度,减小了列车通过钢桁梁桥时桥梁的上下振动幅度,同时,也使得桥梁的跨度增大;通过将无砟轨道与钢桁梁桥的有机结合,动态控制轨道变形,使桥上高速铁路设计速度达到350km/h,使千米级长联大跨钢桥不再成为高速铁路运营速度的制约点,提高线路运行效率,降低行车控制难度。本发明十分适合跨越如黄河这种防洪标准高、通航要求较低的大江大河。

    一种无砟轨道钢桁梁桥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794075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702424.8

    申请日:2020-07-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砟轨道钢桁梁桥。所述无砟轨道钢桁梁桥包括桥墩、梁体和加劲弦。本发明通过将公路桥面的桥面板设置成公路桥面混凝土板,可以有效提高钢桁梁桥的刚度;加劲弦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钢桁梁桥的整体强度,减小了列车通过钢桁梁桥时桥梁的上下振动幅度,同时,也使得桥梁的跨度增大;通过将无砟轨道与钢桁梁桥的有机结合,动态控制轨道变形,使桥上高速铁路设计速度达到350km/h,使千米级长联大跨钢桥不再成为高速铁路运营速度的制约点,提高线路运行效率,降低行车控制难度。本发明十分适合跨越如黄河这种防洪标准高、通航要求较低的大江大河。

    一种隧道中心排水管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338090U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720007409.5

    申请日:2017-01-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中心排水管,包括钢筋混凝土管体,所述管体横截面为拱形,管体底部为平面,管体底部可进一步沿垂直于所述管体长度方向,分别向管体两侧延伸有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通过固定件将所述管体固定在所述仰拱结构上部;或直接将管体设置于仰拱结构底部中心下方的沟槽内。本实用新型的隧道中心排水管截面形状不为圆形,可使施做步骤得以简化,并省略中心排水管管座的施做,将中心排水管放置在仰拱结构平面或沟槽底部平面上即可进行下一步工序,简化了工序。同时,还可避免了中心排水管的转动,使其能够在后续施工过程中保持稳定、平直及高程要求,防止泄水孔的堵塞,由此保证了中心排水管的透水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