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碰撞程度的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923710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605871.0

    申请日:2022-0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碰撞程度的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待试验车辆的参数信息确定碰撞检测位置和数据采集设备名称;在接收到车辆碰撞启动指令时,按照预设碰撞策略对所述待试验车辆进行碰撞试验;在所述碰撞检测位置通过所述数据采集设备名称对应的设备采集所述待试验车辆的已发生碰撞数据;根据未发生碰撞数据与所述已发生碰撞数据计算所述待试验车辆的碰撞程度;通过上述方式,在接收到车辆碰撞启动指令时,对待试验车辆进行碰撞试验,再通过在碰撞检测位置的设备采集已发生碰撞数据,然后根据未发生碰撞数据与已发生碰撞数据计算出碰撞程度,从而能够有效提高试验碰撞车辆的准确性。

    汽车及其悬置结构
    4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47581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33066.2

    申请日:2022-0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驾驶室悬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及其悬置结构,汽车的悬置结构包括驾驶室、车架、移动组件和锁紧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安装于所述驾驶室,所述驾驶室能够通过所述移动组件沿所述车架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驾驶室或移动组件通过所述锁紧组件与所述车架锁定或解锁。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锁紧组件锁定驾驶室沿车架的长度方向的移动,驾驶室可以固定于车架上,跟随车架移动;通过锁紧组件解锁驾驶室沿车架的长度方向的移动,驾驶室可以通过移动组件沿车架的长度方向移动,通过移动至车架的不同位置,驾驶室可以为车架上的其它部件让出维修的空间,从而方便工作人员进入车架,对车架上的各个部件进行维修和保养。

    一种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

    公开(公告)号:CN113752926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051132.3

    申请日:2021-0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包括座椅单元和缓震单元,座椅单元包括水平设置的坐垫,以及与所述坐垫配合的靠背,缓震单元设置于坐垫下方,包括缓震支架、缓震件和调节件,所述缓震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柱和所述第三铰接支座铰接,其包括腔体、位于所述腔体内的活塞、位于所述活塞上的单向阀,以及与所述活塞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腔体侧面设置有第一环槽。本发明所述装置通过第一流通孔、第二流通孔、第三流通孔、第四流通孔和调节件的配合,使缓震件具有多种工作模式,使用人员在乘坐本发明所述汽车座椅使,可根据路况和需要选择相应的缓震件工作模式,是汽车座椅更加智能化、人性化。

    一种复合式空气悬架系统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3547884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939881.3

    申请日:2021-08-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辆悬架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复合式空气悬架系统及汽车。其中该复合式空气悬架系统包括车架、弹簧悬架、车桥,弹簧悬架包括钢板弹簧、空气弹簧、减振器、前支座、吊耳,以及后支座,钢板弹簧的两端分别通过前支座、吊耳以及后支座与车架连接,车桥设置于钢板弹簧的下侧,空气弹簧设置在钢板弹簧与车架之间,且空气弹簧位于车桥中心线的后方,以减小钢板弹簧的制动纵扭效应;并且空气弹簧承担全部簧上质量,钢板弹簧处于反弓状态,可减小钢板弹簧的变形量,明显降低钢板弹簧的工作应力,减缓钢板弹簧的疲劳损坏,以延长钢板弹簧的工作寿命。

    一种基于分频控制的驾驶室半主动悬置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525534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916217.7

    申请日:2021-0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频控制的驾驶室半主动悬置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待控制车辆驾驶室悬置点的加速度信号;对所述加速度信号进行积分处理,获取对应的速度信号;根据所述速度信号,确定所述待控制车辆的振动类型为高频率振动或低频率振动;根据所述振动类型匹配相应的阻尼,并输出所述阻尼对应的电流到半主动悬置的电磁阀,从而控制所述待控制车辆驾驶室半主动悬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分频控制算法,优化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振动情况,提高驾驶的舒适性。

    一种导流装置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401231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658498.0

    申请日:2021-06-1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可开合的装设于车厢上,当所述导流组件张开状态时,所述导流组件铺盖于所述车厢与驾驶室之间,当所述导流组件收合状态时,所述导流组件收合于所述车厢的表面上;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装设于所述车厢上,且连接所述导流组件,以驱动所述导流组件的开合;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导流组件的开合。本实施例的所述导流装置,通过在车厢与所述驾驶室之间加装导流组件,将间隙区域封闭,可阻挡气流进入该区域内,避免涡流产生,由此可有效降低整车行驶风阻,改善油耗,同时通过控制器能够根据实际工况对导流组件状态进行调整。

    一种发动机冷却组件
    4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137304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385907.4

    申请日:2021-04-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冷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组件,包括散热器、冷却风扇及护风罩,所述护风罩设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的两端分别贯穿于所述护风罩的两端以形成有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所述护风罩具有第一连接口的一端伸入所述冷却风扇的外环内,所述护风罩具有第二连接口的另一端与所述散热器连接;在从所述第一连接口指向所述第二连接口的方向上,所述护风罩的横截面的外周侧壁的面积尺寸逐渐增大。本发明缩短了护风罩的第一连接口与冷却风扇之间间距,可提高冷却风扇效率;同时护风罩靠近第一连接口的外周侧壁呈斜面或内凹曲面,能够遮挡由冷却风扇的叶尖与护风罩之间的间隙引起的二次循环,可再次提高冷却风扇的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