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热管理系统和重载货车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2698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820972.5

    申请日:2024-12-1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车辆热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和重载货车,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空调系统和电池换热系统,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室内蒸发器和室内冷凝器,室外换热器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室内蒸发器具有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室内冷凝器具有第五开口和第六开口,第一开口可选择地与第三开口或第五开口连通,压缩机的出口可选择地与第二开口或第六开口连通,压缩机的进口可选择地与第二开口或第四开口连通,第七开口可选择地与第一开口连通,第八开口可选择地与压缩机的进口或压缩机的出口连通。其解决了热集成管理系统的重叠的功能件多,系统架构复杂,空调系统的冷媒不能用于电池散热的技术问题。

    一种基于ABS液力缓速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919550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484620.1

    申请日:2022-0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ABS液力缓速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采集脚阀后桥出气管路的气压数据,将所述气压数据转换为模拟电压信号;根据所述模拟电压信号,生成制动踏板行程信号;根据所述制动踏板行程信号,向液力缓速器控制器发送扭矩请求,以使所述液力缓速器控制器输出占空比信号至执行机构,以供执行机构根据所述占空比信号控制液力缓速器工作。相比于现有技术,基于ABS仅通过控制算法就可对液力缓速器进行控制,可应用于绝大部分的车型;根据制动踏板行程输出相应的扭矩,实现无级控制,适用灵活的用车场景。

    一种散热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187594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20677.0

    申请日:2021-04-1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器、护风罩以及风扇,风扇为环形风扇,环形风扇与护风罩同心安装,环形风扇包括风扇扇叶以及设置在风扇扇叶的叶尖的风扇导流环,护风罩包括圆环形的出风口以及入风口,入风口与散热器连接,出风口与风扇导流环之间的距离为0‑5mm,且出风口的半径小于风扇导流环的半径。装配时,散热装置与风扇导流环之间存在0‑5mm的距离,因此,散热装置与环形风扇之间并没有内嵌的位置关系,无需耗费大量时间校准风扇与护风罩之间的位置关系是否合适,装配过程简单,且后期售后拆装维修方便。

    发动机前悬置软垫总成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786810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16037.5

    申请日:2015-03-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前悬置软垫总成,涉及重型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包括有橡胶块,有一个设有支撑罩的外骨架,所述橡胶块通过底板装在所述外骨架的支撑罩内,在所述橡胶块的上部嵌装有内骨架,所述内骨架设有伸出所述外骨架的支撑罩顶面的定位销,所述底板设有向下凸出的限位台,所述外骨架、所述内骨架、所述底板与所述橡胶块硫化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强度增强,内骨架上的定位销和底板的限位台,保证该发动机前悬置软垫总成安装定位准确。

    重型汽车发动机后悬置软垫总成

    公开(公告)号:CN104648110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120346.X

    申请日:2015-03-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后悬置软垫总成,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包括一个两端有孔的中空的锥状外壳体和一个设置在所述外壳体腔体内的内骨架,所述外壳体大端向外翻边、小端向内翻边,所述内骨架一端的外形为六面体的中空腔体、其另一端为长方体,所述内骨架的长方体从所述外壳体的小端的孔伸出;在所述内骨架的中空腔体与所述外壳体的内腔之间径向依次设有主橡胶块和塑料板;所述内骨架的中空腔体内从右至左依次设置有减振块和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档板抵接,所述档板固定在所述外壳体的大端;本发明可以现有重型汽车发动机减振装置安装费工费时、减振效果差的问题。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18307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310702508.1

    申请日:2013-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动力总成悬置装置,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发动机前部的发动机悬置和发动机后变速箱上的两个变速箱悬置;所述发动机悬置包括有与发动机底部相连接的前悬缸体支架,所述前悬缸体支架下方设置有两端与前悬支架相连接的前悬横梁,所述前悬支架与车梁相连接;在所述前悬缸体支架和所述前悬横梁之间设置有前悬软垫;所述变速箱悬置包括与变速箱连接的后悬缸体支架,所述后悬缸体支架与固定在车梁上的后悬软垫相连接。本发明可以解决重型卡车整车振动和噪声大,隔振能力差,影响汽车乘座舒适性的问题。

    一种节能热泵集成热管理系统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2698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978089.9

    申请日:2024-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热泵集成热管理系统,包括管路模块、电机电控散热模块、驾驶室制冷制热模块、单电池制冷制热模块和控制模块,管路模块连通其余模块,电机电控散热模块在电机电控温度过高时,经冷却液循环散热;驾驶室制冷制热模块对驾驶室加热或制冷,回收余热,单电池制冷制热模块对电池加热或制冷,该系统将具有相同功能属性的零部件集成,减少零件数量,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达到降低整车成本和能耗,将冷媒直通液冷板,对电池包进行降温和加热,有效提高换热效率,对冷媒进行吸热和放热,删除PTC,将电机回路产生的余热与冷媒换热,提升冷媒整体温度,利用电机余热,避免热损失,提高车辆的续航里程。

    一种主动控制的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370460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10950182.3

    申请日:2022-08-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主动控制的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主动格栅设置在中冷器上;主动格栅包括多个设置在安装框内的叶片和用于多个叶片开启角度的驱动机构;散热器包括三通阀门、进水主通道、出水主通道、过水通道和多个散热单元管,三通阀门的第一出水口与过水通道接,三通阀门的第二出水口与进水主通道连接,进水主通道通过散热单元管与出水主通道连接,过水通道与出水主通道连接,三通阀门的进水口通过第一冷却水管与发动机的出水端连接,散热出水口通过第二冷却水管与发动机的进水端连接;本发明能通过控制三通阀门实现冷却液大小循环切换和控制主动栅格开关实现发动机的保暖与散热,且采用三通阀门流量分配更精准。

    汽车燃油箱及基于汽车燃油箱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34663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86684.X

    申请日:2022-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燃油箱及基于汽车燃油箱的控制方法,汽车燃油箱包括箱体、隔板和弹性连接部,箱体沿横向延伸且形成有储油腔,储油腔的内壁面设有固定部,箱体设有连通储油腔的进油口和出油口;隔板设于储油腔内,且沿纵向延伸设置,以在隔板的两侧限定出储油单元格,隔板设有过油孔,隔板的周侧设有配合部,配合部与固定部配合,并形成有配合间隙;弹性连接部设于配合间隙内,以使得固定部和配合部弹性抵接。本发明中隔板与储油腔弹性连接,如此,隔板受油液冲击时,弹性连接部的形变,使得油箱可相对储油腔的内壁移动,起到缓冲作用,进而降低油液的冲击力,防止隔板与储油腔的内壁连接处发生开裂,延长油箱的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