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84811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210941160.0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气悬架系统和车,其中,空气悬架系统包括车架、两个导向支座、两个空气弹簧、两个板簧、车桥和两个推力杆,各板簧的一端沿横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安装于对应的导向支座的下端部,另一端连接对应的空气弹簧的下端,车桥横向延伸,且设于两个纵梁的下方,车桥的两端均能够沿横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安装于对应的板簧的中部位置,两个推力杆呈夹角设置,两个推力杆的一端均沿横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安装于车桥中部的上端部,另一端均沿背向空气弹簧的方向延伸,且分别沿横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对应安装于两个纵梁相对的内侧端。本发明技术方案有效解决因侧向力单一传递路径导致的零部件故障率高的问题,提高了空气悬架系统各组件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238382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210850326.8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合式前空气悬架优化设计方法,本发明先计算出板簧的理论刚度,随后逐步确定板簧与固定端支座连接的中心点、气囊与板簧上盖板的固定中心点以及板簧与吊耳端支座连接的中心点的坐标,接着分别设计板簧上盖板、固定端支座、吊耳端支座和板簧的结构,使得板簧的实际刚度与计算得到的理论刚度一致,最后校核整个前悬架的结构的强度;其中气囊与板簧上盖板的固定中心点的Y轴坐标是通过分析得出的最优值,板簧与固定端支座连接的中心点以及板簧与吊耳端支座连接的中心点的Z轴坐标是通过分析得出的最优值,因此通过本发明设计得到的前悬架,板簧和气囊的安装位置合理,板簧在运动过程中对方向盘的影响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14910276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210462156.6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伟 , 施佳能 , 栗广生 , 叶明松 , 申富强 , 张喜媚 , 姜育开 , 梁鸿儒 , 宋英武 , 欧阳嵩 , 李继才 , 刘冠春 , 石胜文 , 谭荣彬 , 杨科 , 何弼于
IPC: G01M17/007 , G01H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平顺性评价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本发明通过对评价点的预设方向的振动加速度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以及分频计算,根据加速度频域有效值计算评价点的客观指标项,并根据测试人员反馈的评价信息和客观指标项确定平顺性评价结果。本发明通过对不同频率段的分频评价以及结合测试人员反馈的评价信息进行主客观统一生成主客观评价体系,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缺少结合测试人员反馈的评价内容主客观统一的主客观评价体系,不适用于工程应用,本发明从指导平顺性开发角度出发,提出了分频评价的方法,实现了测试人员反馈的评价内容和客观指标的相互对应,具有工程应用价值,提升了平顺性结果的精准性,缩短项目开发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917597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249362.4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热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车辆热管理方法以及装置,本申请通过获取车辆中各设备的温度参数以及所述车辆所处区域的环境温度;根据所述温度参数和/或所述环境温度中确定所述车辆的目标运行模式;根据所述目标运行模式对应的控制策略调节驾驶室热管理设备、电池热管理设备以及电机热管理设备中至少一个设备的运行状态,直至满足所述目标运行模式对应的达温停机条件,通过车辆中各设备的温度参数结合车辆所处区域的环境温度确定车辆的热管理运行模式,从而根据车辆目标热管理运行模式对应调节驾驶室热管理设备、电池热管理设备以及电机热管理设备中至少一个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车辆中驾驶舱、电池以及电机的热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17597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249360.5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车辆热管理方法和装置,具体将整车的热管理系统分为电机回路、电池回路、暖风回路以及冷媒回路,并相互关联,再根据车辆的温度参数确定对应的热管理工作模式,并在当前车辆工况和所述温度参数满足预设前置条件时,根据所述温度参数确定所述车辆的热管理工作模式;进而根据确定的热管理工作模式控制电机回路、电池回路、暖风回路以及冷媒回路中至少一个回路的运行状态,提高车辆的各个区域的热管理的关联性,提高了整车热管理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946945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111147157.3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19/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驾驶室阻尼板位置优化方法,包括步骤:S1、对驾驶室车身施加激励力,该激励力使得车身振动;S2、采集驾驶室内的噪声,构建噪声与激励力之间的噪声传递函数;S3、采集驾驶室内钣金上多个振动位置的振动加速度响应,构建各振动位置的振动加速度响应与激励力之间的振动传递函数;S4、根据各振动位置的振动传递函数,评估各振动位置对噪声传递函数的贡献量;S5、根据各振动位置对噪声传递函数的贡献量大小及优化目标值,获取阻尼板布置位置及布置面积。本发明提高了驾驶室布置阻尼板位置的优化精度,从而更有效地通过阻尼板降噪。
-
公开(公告)号:CN118130117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37131.5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污染性能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车辆污染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待测试车辆进行污染区域划分,得到待测试车辆车身的关键区域和非关键区域;根据所述关键区域和所述非关键区域进行变色材料粘贴和高度划分,确定待测试区域;获取试验场地及工况;根据所述试验场地及工况对所述待测试区域进行污染性能测试,可快速验证车辆的车身污染性能,基本不受天气、道路环境的影响,有利于缩短影响车辆车身飞溅污染的零部件的开发周期并降低试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31334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20178.2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路噪仿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轴头载荷提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对各转向节进行振动加速度测试,得到响应信号矩阵和参考信号矩阵;根据响应信号矩阵和参考信号矩阵进行计算,得到多参考互功率谱响应矩阵;对多参考互功率谱响应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各转向节的参考频谱响应矩阵;获取传递函数矩阵,并基于传递函数矩阵与各转向节的参考频谱响应矩阵进行计算,得到各个车轮的轴头载荷。解决了提取的轴头载荷无法直接应用,需要进行形式转换,效率低且准确性差的问题,提取的轴头载荷为频域载荷形式,可直接用于路噪仿真,提高了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2303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26546.1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控制器、第一电子水泵、冷却液加热器、制热主回路、空调制热回路、第一电池包制热回路和第二电池包制热回路,第一电子水泵受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子水泵设置在制热主回路,空调制热回路和第一电池包制热回路通过第一三通阀与制热主回路连接,第二电池包制热回路和空调制热回路串联。本发明中的空调制热回路与电池包制热回路通过第一三通阀连接,第二电池包制热回路和空调制热回路连接,将空调制热与电池包制热进行了集成,能够通过控制第一三通阀的状态在空调制热和电池包制热之间切换,无需额外增加线束,降低了车辆热管理系统的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44270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300405.6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IPC: B60G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气囊连接结构、汽车悬架结构及汽车,所述气囊连接结构包括盖板、支座、气囊、以及支撑结构,所述盖板用于安装至车桥和车架的连接处与后空气弹簧之间,所述支座设置于所述盖板的上端,所述气囊设于所述支座的上端,且所述气囊具有在上下向伸长或收缩的活动行程,所述支撑结构设于所述盖板与所述支座之间,能够将所述盖板沿上下向的力传递至所述支座。本发明提供的气囊连接结构能够增大汽车悬架结构的传力能力,同时也极大程度的减少了所述盖板与所述支座连接处的应力,确保了连接的可靠性,避免了所述气囊连接结构在使用时发生零件损坏,从而造成所述气囊连接结构无法使用的后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