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7433751U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20923475.7
申请日:2017-07-27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IPC: B63B1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可倒式舷墙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甲板上的第一滑轮组(3)、第二滑轮组(2)、绞车(4)和牵引部件(5),牵引部件的第一端与可倒式舷墙(1)连接,并牵引部件的从第一端开始依次通过第二滑轮组(2)、第一滑轮组(3)的牵引后与所述绞车(4)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可倒式舷墙在甲板内手动(或自动)绞车处操作,较比站在甲板边缘手动直接拉起平台要安全很多,并且省力,因此平台结构强度也可提高一些。同时绞车与第一滑轮组的位置可随甲板边缘形状可调整位置,灵活性很大。
-
公开(公告)号:CN205366011U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20111585.9
申请日:2016-02-03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IPC: B63B4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用信号灯杆的折叠结构,包括桅杆和固接在所述桅杆上的横杆,所述横杆由对称安装于桅杆两侧的固定臂和折臂组成,所述固定臂端部的上端和底部分别固接有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伸出固定臂端头,所述折臂的一端位于两个固定底板之间,折臂的另一端安装有信号灯,折臂与两个固定底板之间通过支点螺栓和紧固螺栓相连接,所述支点螺栓与紧固螺栓伸出固定底板的端部安装螺母,当拆下紧固螺栓时,折臂能够以支点螺栓螺母为圆心在水平面内旋转。本实用新型通过折臂的可旋转折叠设计,大大缩短了船员与灯具的距离,操作过程简单,安全性得到提高,为船舶营运中的维修保养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同时也有利于船体的重量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220948390U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22612230.0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IPC: B63B1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型侧倒式雷达桅,其包括桅体,桅体包括固定桅体和活动桅体,活动桅体通过铰链铰接于固定桅体,甲板和活动桅体之间设有油缸;油缸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活动桅体和甲板;油缸为两个;桅体沿船体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为桅体的前侧和后侧;两个油缸分别设于桅体的前侧和后侧。本实用新型驱动能力大,操作方便,可以轻松、快速地实现重型桅杆的倾倒和复位,既不影响重型雷达桅的正常使用,也能使船舶不受各种限高要求的限制,其具有良好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213800135U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022820251.8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舶尾侧推布置结构,包括驱动电机和尾侧推本体,驱动电机的安装位置高于轴带发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向下延伸的驱动轴,驱动轴下端与尾侧推本体传动连接。尾侧推本体与驱动电机之间采用分体式设计、供货,将尾侧推本体与驱动电机分离式安装,用驱动轴连接,避开了空间狭窄、设备众多的尾轴区域,避免了尾侧推本体与其他设备冲突,有利于尾轴区域内设备的优化布置。
-
公开(公告)号:CN205524815U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20111601.4
申请日:2016-02-03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IPC: B63B1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用木材防护立柱,包括甲板(1)和连接于甲板上的舱口盖(2),沿着船舶长度方向在甲板的两侧竖向固接有数个套筒(3),相邻套筒的间距不超过3m,每个套筒内安装有可拆卸挡柱(4),套筒上端面向舱口盖的一侧固接有固定平台(5)。所述固定平台的台面与舱口盖顶端相平齐。所述固定平台与套筒组成门字形框架。所述可拆卸挡柱的顶端固设有起吊眼环(6)。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平台与套筒的连接,既方便了船员行走,又使装卸木材货更简单高效。在可拆卸挡柱不用时可直接存放在固定平台之上,节省了船上空间。减少了木材对船舶甲板面上的通风管、人孔盖的碰撞损坏,降低空船重量和建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5365997U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20109868.X
申请日:2016-02-03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IPC: B63B27/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用多角度滚装设备抬升器,它包括滚装踏板平台(1),所述滚装踏板平台的一端铰接在甲板(2)上,另一端的底面上沿宽度方向固设数个相互平行的平台限位楔块(3),所述平台限位楔块下方的甲板上通过转轴(4a)铰接有支撑臂(4)。所述支撑臂优选为三级伸缩结构。所述平台限位楔块的数量优选为4个。所述平台转轴上还铰接有过渡平台(5),所述过渡平台的上表面为斜面状。所述滚装踏板平台的中部开设有容纳支撑臂的矩形槽(1a)。本实用新型利用滚装踏板平台的抬升避免了装载车辆与船舶构件相碰撞,而且操作简单,既扩大了车辆的装载空间,又不打散绑扎件,从而提高了装载量。
-
公开(公告)号:CN220974487U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323258632.1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集装箱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轨架及船舶。该导轨架包括支撑装置和导向轨,支撑装置沿船舱的宽度方向延伸,并能够焊接于船舱的底板和侧壁;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连接件,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通过连接件连接;导向轨设置有多个,多个导向轨沿船舱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于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的外侧面上,导向轨与底板垂直,相邻两个导向轨之间的距离能容纳至少一个集装箱。该导轨架通过导向轨与支撑装置直接结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船舶安装导向轨需要额外增加横向支撑结构,带来的焊接难度高及占用运输空间的问题,减少了施工难度,减少了对运输空间的占用,提高了运输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211140321U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921703612.1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货物运输系统和货物工具,涉及物流领域。其中,该集装箱包括内壁;包覆内壁的外壁;在内壁和外壁之间形成的缓冲空间;以及设置在缓冲空间的缓冲层;缓冲空间限定形成缓冲层的区域,缓冲层的区域与缓冲空间的区域相同。该集装箱通过内壁和外壁形成缓冲空间,并在缓冲空间内设置缓冲层,可以减小在运输过程中振动对集装箱中的货物受到的撞击,起到减震的作用,从而减少货物缺损,降低用户经济损失,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度;同时,该缓冲层还可以减小腔体内部与外部的热量交换,起到隔热和保温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08412080U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21028701.6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IPC: B63H25/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船舶舵叶水下检验的观察窗,其包括嵌设于舵叶板上的窗座,窗座的后侧设有压盖;窗座和压盖通过紧固件连接;窗座上设有第一通孔,盖板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对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设有透明板;透明板夹设于压盖和窗座之间;透明板和压盖之间、透明板和窗座之间均设有密封件;第一通孔内设有旋塞。本实用新型的观察窗,可以防止海水进入舵叶内部,并可以对舵叶进行水下检验;具有操作方便快捷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2290249U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20871011.8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IPC: B63B8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翻转维修平台,包括一平台板、一紧固装置、一支撑装置、一支撑链和一旋转装置;所述平台板的第一端通过所述旋转装置可旋转地连接于一甲板的外侧;所述紧固装置连接所述平台板和一栏杆柱,所述栏杆柱固定于所述甲板上;所述支撑链连接于所述平台板的第二端与所述栏杆柱之间;所述支撑装置固定于所述平台板远离所述栏杆柱的一侧底部,当所述平台板水平时,所述支撑装置支撑于所述平台板与所述甲板的侧壁之间。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翻转维修平台,可有效延伸甲板面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