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64200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1235145.1
申请日:2020-11-08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工况下水平冻结孔钻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地下连续墙上取芯以安装一次孔口管并外接球阀,从球阀内取芯以将地下连续墙穿透,关闭球阀;在球阀上安装孔口密封装置,利用第一钻头和第一岩心管进行钻进导孔,以将第一道或第二道障碍物的岩心取出完成一次导孔;将套管穿透一次导孔深入至下一道障碍物前;拆除孔口密封装置和球阀,将套管的外端口作为二次孔口管并焊接法兰,以安装球阀;采用第二钻头和第二岩心管钻进导孔以将剩余道障碍物上的岩心全部取出;在套管中下放冻结管至设计位置。本发明的优点是:孔口密封环环相扣,适应于软土富水地层;双重管钻孔工艺,可穿透多重障碍物;适应于长距离钻孔;冻结孔偏斜控制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632655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1304713.9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盾构隧道环缝的有限元单元模型,该单元为一维两节点单元,其中单元刚度矩阵随环缝接头不连续变形量的发展而变化,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单元刚度矩阵的元素直接对应于环缝接头的轴向拉压刚度,抗剪刚度和抗弯刚度,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本发明提出的有限元单元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盾构隧道环缝位置的不连续变形,使得计算获得的隧道纵向变形模式贴近于隧道实际纵向变形模式,达到实际应用的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3451836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732416.2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IPC: H01R13/52 , H01R43/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电线的接线保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中空套管,套管套设在电线外,套管两端内侧开设有环形缺口,环形缺口的末端设有内螺纹;还包括中空封堵头,封堵头套设在套管的两端,所述封堵头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所述中空套管与所述封堵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封堵头的数量为两个;还包括橡胶圈,所述橡胶圈套设于所述套管的环形缺口处,拧紧封堵头使橡胶圈紧裹电线。本发明有效保证了电线接线位置处于紧固状态,实现了牢固接线和接线区域防水,使接线位置更加安全。本产品由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从而可以广泛应用于电线的接线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2412471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35147.0
申请日:2020-11-08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冻结式管棚及其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地下连续墙内水平嵌入孔口管并安装固定;利用钻头继续钻进开孔以打通地下连续墙;在孔口管内放入管棚,管棚贯穿地下连续墙并延伸至地层中;在管棚中放入冻结管;在管棚的尾端口安装端头闷板并开孔,经开孔将充填注浆管放入管棚与冻结管之间的间隙中并进行充填注浆,以形成水泥砂浆层;在冻结管的尾端设置有端头盖板,将供液管和回液管贯穿端头盖板放入冻结管内,通过供液管和回液管在冻结管内进行低温盐水循环,以对管棚四周土体进行冻结,形成管棚与冻土联合的加固体。本发明的优点是:充分发挥管棚与冻结两种加固方式各自的优点;适应于应对复杂工况条件;安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424643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365686.X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多节地墙钢筋笼线缆牵引滑轮装置及牵引方法,该装置的连接框架上部两侧设置有第一连接部,两个第一连接部正中下方的连接框架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两个第一连接部之间的距离大于钢筋笼一侧相邻两根竖向钢筋距离,两个第一连接部连线至第二连接部的距离小于钢筋笼相邻两个横向钢筋之间的距离,连接框架中部横向的安装有滚轴,滚轴中部安装有滚轮,本发明在钢筋笼下沉之前就将传感器线缆牵引至钢筋笼内,可以减少钢筋笼下沉过程中整理线缆并一节节绑扎固定在钢筋笼上的工作,提高了引线的工作效率;同时,避免后续施工时对线缆的破坏,能明显提高传感器的成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801610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710145121.9
申请日:2017-03-13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IPC: E21D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层叠式构造的管片块间连接接头及利用其连接的方法,该接头包括:埋设于相邻的两个管片块中的第一管片块内的第一连接件;以及埋设于相邻的两个管片块中的第二管片块内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适配的第二连接件,相对滑动所述第一管片块和所述第二管片块并使得所述第二连接件卡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内从而实现所述第一管片块与所述第二管片块对接连接。本发明的连接接头采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卡合固定第一管片块和第二管片块,在安装时仅需要将第二管片块相对于第一管片块滑动即可,实现了一步式(One‑Pass)简易拼装,安装省时省力,能够加快管片的拼装速度,节省施工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7630707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1012137.9
申请日:2017-10-26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单拱暗挖车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单拱暗挖车站断面布置结构及其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二次衬砌的两侧且位于所述站台板的上方设置有支撑牛腿,所述支撑牛腿上搁置有夹层板,所述夹层板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支撑在所述站厅板上,所述夹层板将所述站台层的上方分隔出上夹层。本发明的优点是:有效整合,提高整本使用效果;集约布局,更环保更节能;不影响暗挖车站主体拱形结构受力特征,保证暗挖车站主体受力稳定;技术可拓展性强,可以用于其他轨道交通车站及地下建筑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7034882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440438.5
申请日:2017-06-13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5/76 , E02D17/04 , E02D17/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基坑和边坡支护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张拉伞状锚固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体系至少包括张拉伞状锚固端及锚索,所述张拉伞状锚固端至少包括钢管、导向板、可移动法兰盘、锚定板和两块限位板,其中所述导向板和所述可移动法兰盘套装在所述钢管的外围并可在所述钢管上滑动,所述锚索通过所述锚索孔与所述导向板和所述可移动法兰盘相连接固定,所述锚索的张拉可使所述可移动法兰盘沿所述钢管滑动并带动所述锚定板沿所述导向板外缘呈伞状向外围扩张。本发明的优点是:能与深部稳定土体形成整体,通过锚定板与稳定土层之间的作用提供较大的抗拔力,可显著提高基坑和边坡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801610A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710145121.9
申请日:2017-03-13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IPC: E21D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层叠式构造的管片块间连接接头及利用其连接的方法,该接头包括:埋设于相邻的两个管片块中的第一管片块内的第一连接件;以及埋设于相邻的两个管片块中的第二管片块内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适配的第二连接件,相对滑动所述第一管片块和所述第二管片块并使得所述第二连接件卡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内从而实现所述第一管片块与所述第二管片块对接连接。本发明的连接接头采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卡合固定第一管片块和第二管片块,在安装时仅需要将第二管片块相对于第一管片块滑动即可,实现了一步式(One‑Pass)简易拼装,安装省时省力,能够加快管片的拼装速度,节省施工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5649648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11015792.0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083 , E21D11/3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类矩形盾构隧道的管片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整环管片由多个管片分块拼接而成,所述方法包括:在多个管片分块的接缝处均设置用于将相邻两个管片分块相互连接的螺栓,将每个螺栓设置在相对于整环管片的内环面的距离相同的位置;根据有限元模型分析得到整环管片的内力分布情况,将承受正弯矩的接缝处的螺栓向靠近整环管片的内环面的方向移动一第一距离,将承受负弯矩的接缝处的螺栓向远离整环管片的内环面的方向移动一第二距离。本发明使承受正弯矩的接头处的螺栓更靠近管片内边缘,使承受负弯矩的接头处的螺栓更靠近管片外边缘,相比通常盾构隧道管片正、负弯矩处螺栓位置一致的布置方式,增加了接头刚度,提高了管片的承载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