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09251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010291435.8
申请日:2010-09-2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610MPa级低焊接裂纹敏感性特厚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其成分:C 0.06%~0.10%、Si 0.15%~0.40%、Mn 1.40%~1.70%、P≤0.015%、S≤0.005%、Ni 0.10%~0.30%、Cr 0.05%~0.10%、Mo0.10%~0.30%、Cu 0.10%~0.25%、Nb 0.03%~0.05%、Ti 0.010%~0.025%、Als 0.015%~0.045%,余为Fe。其方法包括冶炼、轧制、回火,轧制采用两阶段轧制,完全再结晶轧制阶段温度1000~1150℃,单道次压下率大于10%,累计变形量不小于40%,非再结晶轧制阶段温度840~900℃,单道次压下率大于12%,终轧至开冷过程时间650~950s,开冷温度Ar3±30℃,冷速5~10℃/s,终冷温度400~510℃;轧后堆垛缓冷;回火温度610~650℃,回火时间4min/mm。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用单层连铸坯可生产出610MPa级特厚钢板。
-
公开(公告)号:CN102409235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010291488.X
申请日:2010-09-2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冷轧相变诱导塑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其成分:C:0.1%~0.5%、Si:0.1%~0.6%、Mn:0.5%~2.5%、P:0.02%~0.12%、S≤0.02%、Al:0.02%~0.5%、N≤0.01%、Cu:0.1%~1.0%,其余为Fe。其加工方法为:(a)冶炼满足成分条件的钢水,浇铸成坯;(b)轧制:加热温度1100~1250℃,保温时间1~4h,开轧温度1100℃,终轧温度750~900℃,卷取温度<700℃;热轧板厚2~4mm;冷轧累积压下量40%~80%;(c)连续退火:退火温度700~Ac3+50℃,保温时间30~360s,冷却速率10~150℃/s,时效温度250~600℃,时效时间30~1200s,再以5~100℃/s的冷却速率冷却至室温。本发明钢板屈服强度为380~1000MPa,抗拉强度为680~1280MPa,延伸率为15~30%。
-
公开(公告)号:CN102400046A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010276618.2
申请日:2010-09-0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烘烤硬化钢及其制备方法,其化学成分:C0.001%~0.004%,Si<0.4%,Mn 0.3%~0.8%,P 0.02%~0.06%,S<0.02%,Al 0.02%~0.4%,N<0.004%,Ti 0.01%~0.02%,Nb 0.01%~0.02%,Cu0.3%~1%,Ni 0.3%~1%,余量为Fe。制造方法包括冶炼、连铸、热轧、酸洗冷轧、连续退火和平整,板坯加热温度为1150~1230℃,热轧开轧温度为>1100℃,终轧温度为890~930℃,卷取温度为670~730℃;冷轧压下率控制在70~80%;连续退火的加热温度为800~860℃,保温时间为70~150s,冷却速率为20~80℃/s;平整压下率为0.4~1.0%。采用本发明生产出的产品屈服强度>260MPa,抗拉强度>440MPa,延伸率>33%,r>1.6,BH>30MPa。
-
公开(公告)号:CN101928875A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0910012226.2
申请日:2009-06-2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06 , C22C38/04 , C22C38/14 , C22C38/12 , C22C38/18 , C22C38/22 , C22C38/24 , C22C38/26 , C22C38/28 , C22C38/38 , C21D8/02 , C21D1/26 , B21B37/7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成形性能的高强度冷轧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其化学成分为C:0.05%~0.6%、0.3≤Si<0.8%、Mn:0.5%~4.0%、P≤0.2%、S≤0.002%、Al≤0.1%、N≤0.01%,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制备方法包括冶炼、连铸、热轧和冷轧,冷轧后进行连续退火,退火温度大于Ac3,保温时间3~30分钟,然后以30~100℃/s快速冷却至100~600℃,再保温3~30分钟,最后以5~30℃/s速率冷却至室温。本发明采用低硅低铝成分设计和热处理工艺,生产出的贝氏体型TRIP钢的强度等级大于780MPa,不仅具有很好的强度、塑性、延伸率和扩孔性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涂覆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660086A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810012979.9
申请日:2008-08-2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轻质、高性能孪晶诱导塑性钢,其化学组成:C0.30%~0.80%,Si≤0.4%,Mn 15%~25%,Al≤0.05%,P 0.04%~0.16%,Re 0.10%~0.30%,N 0.01%~0.02%,余量为Fe。其制备方法:1)采用真空冶炼、出钢温度1450~1550℃;2)将铸锭热轧,开轧温度1150~700℃,终轧温度≥550℃;冷轧压下量40%~80%;3)600~1000℃退火处理,等温保持0.5~20分钟后5~20℃/s冷却至室温。本发明通过成分设计,控制浇铸,直接热轧,冷轧成形,并结合热处理工艺,获得强塑积大于40000MPa%的高性能TWIP钢。本发明无硅、铝和贵重合金的加入,成本低,纯净度高,可避免热轧坯料缺陷;通过不同的热处理制度获得不同强塑性的TWIP钢,可实现能源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10153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199370.2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铁炼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膜喷淋剂及其使用方法。气膜喷淋剂由高粘度液体发泡剂A剂与稳泡剂液体B剂构成;为A剂与B剂以100:(5~25)的体积比例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与水配制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的水溶液。将气膜喷淋剂存储于喷淋系统的蓄水池中,在蓄水池中加水搅拌调制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5~1%的稀水溶液D;将稀水溶液D喷淋至运焦皮带的溜槽出口位置,使焦炭表面扬起的微小颗粒吸附至焦炭上同时在焦炭表面形成微小单元的保护膜,用以降尘;将稀水溶液D通过运焦皮带的溜槽出口位置的皮带喷淋系统喷洒,使焦炭表面扬起的微小颗粒吸附至焦炭上同时在焦炭表面形成微小单元的保护膜,用以隔绝降尘。
-
公开(公告)号:CN11824058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511173.3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0B5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煤炼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配合煤塑性体流变特性的配煤方法,本发明通过控制骨架煤种胶质体的塑性温度区间的搭接,配合煤流动度积分面积以及在较高流动性下的维持时间等,合理控制配合煤的组成和结构,使配合煤中的活性显微组分和惰性组分可以充分的融并与结合,从而获得高质量的焦炭产品。单种煤或是配合煤使用的流动度指标包括最大流动度、软化温度、最大流动度温度、流动度部分区域等指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真实全面地表征炼焦煤在成焦过程中所产生的胶质体的数量以及胶质体在整个塑性温度区间的流变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6652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62696.9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熄焦锅炉排污余热余水梯级利用的装置及方法,包括余热水收集箱、过滤系统、余热梯级利用系统、余水回收利用系统;余热梯级利用系统包括热泵系统、硫铵热风机、换热系统;过滤后的余热水先进入热泵系统升温、升温后余热水再进入硫铵热风机中,经硫铵热风机出来的余热水进入换热系统,实现余热梯级利用,之后余热水和热泵系统出来的另一路低温水一起进入余水回收利用系统中进行回收利用。本发明实现了干熄焦锅炉余热余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减少焦化污水处理量,环保,节能,实现干熄焦锅炉排污水资源利用最大化,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4814154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210451253.5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炉内部取样焦炭评价方法,对高炉内部焦炭进行取制样,对焦炭粒度、耐磨强度,耐压强度,侵蚀程度进行检测,并与原料焦炭进行对比得出高炉内部焦炭劣化指数,设高炉内部焦炭劣化指数参考值* *λ ,当λ>λ 时,说明焦炭劣化严重,则提升焦炭质量强度,改善高炉状况;当λ<λ*说明焦炭劣化富余,则焦炭质量下限放宽,当 说明焦炭在高炉内劣化程度适中,原料焦炭质量无需调整。优点是:实现高炉内部焦炭进行直接评价,避免因实验室检测参数与高炉内实际反应环境差异性对焦炭检测结果的不具有参考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1409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296700.9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 C10B3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法熄焦车的多边协同安全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包括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减速停车装置、感应限位检测装置、焦罐托盘定位检测装置、红外反射检测定位装置、车闸停车风控装置、雷达检测装置,检测装置与PLC/DCS系统通过端口连接。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减速停车装置,可以实时检测强制减速位置一、强制减速位置二、强制停车位置的信号;采用感应限位检测装置,可以实时检测焦罐托盘上有无焦罐;采用焦罐托盘定位检测装置,可以实时反馈焦罐托盘的实际位置;采用红外反射检测定位装置,可以实时检测焦罐是否旋转到位;采用雷达检测装置,可以实时检测熄焦车一和熄焦车二的距离,预防熄焦车一和熄焦车二碰撞事故发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