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车锁止器
    3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539269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910891088.3

    申请日:2019-09-20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驻车锁止器,其包括螺杆、螺母、驱动机构、锁止爪、楔块和防转件,螺杆受驱动机构驱动而旋转,螺母与螺杆旋合,防转件安装于驻车锁止器的壳体,防转件在螺母的径向外侧与螺母接触以防止螺母旋转,楔块与螺母连接成能够一同运动,楔块具有致动面,致动面与锁止爪的背离锁止轮的表面接触,当螺杆旋转时,楔块能够跟随螺母一同沿螺杆的轴向移动,锁止爪靠近或者远离锁止轮从而实现驻车锁止或释放。该驻车锁止器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实现对锁止爪的操作,其组成部件较少,成本较低,可靠性较高,并且防转件能够将锁止爪对螺杆的一部分的作用力传递到驻车锁止器的壳体,从而减少作用在螺杆上的作用力并且提高螺杆的稳定性。

    差速器及其制造方法
    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3566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0950053.9

    申请日:2023-07-2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差速器及其制造方法。在该差速器中,包括组装在一起的输入齿轮、限位机构和锥齿轮组。输入齿轮的内周面形成为圆柱面,限位机构固定于内周面且限定两个成对的安装槽。锥齿轮的齿轮轴的两端部形成的安装部分别安装于两个安装槽,由此利用限位机构使齿轮轴和输入齿轮能够一起转动。此外,第一锥齿轮对的两个锥齿轮间隔开地安装于齿轮轴且能够绕着齿轮轴分别独立转动,第二锥齿轮对的两个锥齿轮中的每个锥齿轮分别与第一锥齿轮对的两个锥齿轮始终齿啮合。这样,输入齿轮的内周面可以形成为无安装槽的圆柱面,由此大幅降低了输入齿轮的加工难度,降低了输入齿轮的加工成本。

    电桥驱动系统
    34.
    发明公开
    电桥驱动系统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9141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0572738.4

    申请日:2023-05-19

    Inventor: 刘磊 黄超 朱迪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桥驱动系统,所述电桥驱动系统包括同轴线布置的电机、差速机构(14)、第一变速机构和第二变速机构,其中,所述电机包括环状的定子(6)和位于所述定子(6)的径向内侧的转子(5),所述差速机构(14)位于所述转子(5)的轴向端侧并且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定子(6)的径向内侧,所述差速机构(14)将所述转子(5)输出的扭矩分配至所述第一变速机构和所述第二变速机构,所述第一变速机构位于所述电机的背向所述差速机构(14)的轴向端侧,所述第二变速机构位于所述差速机构(14)的背向所述转子(5)的轴向端侧。

    轮毂驱动总成及车辆
    3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835170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1711192505.2

    申请日:2017-11-24

    Inventor: 蔡向阳 黄超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轮毂驱动总成及车辆,该轮毂驱动总成包括轮毂;减速器和驱动电机,两者沿所述轮毂的轴线方向相邻地布置在所述轮毂的容纳空间中;以及用于容纳所述减速器的减速器腔和用于容纳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腔,其中,所述减速器腔和所述电机腔布置成相互流体连通且与外部环境或腔体流体地密封,并且所述驱动电机配置成通过填充在所述电机腔中的流体冷却。

    定子组件、电动马达及冷却方法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5348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210735015.7

    申请日:2022-06-2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定子组件、电动马达及冷却方法,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绕组和引导环,定子铁芯具有若干绕组收容孔和轴向通道,轴向通道沿着轴向贯穿所述定子铁芯;绕组设置在绕组收容孔处;引导环设置在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一端,所述引导环和定子铁芯之间形成有径向通道,径向通道连通至所述轴向通道以用于接入冷却介质。本申请在定子组件的绕组的径向内侧设置轴向通道,冷却介质沿着所述轴向通道移动时可对所述绕组的径向内侧进行冷却,以实现更佳的冷却效果。并且,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只需在定子组件中设置有一个引导环,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有助于提高整体结构的可靠性并降低成本。

    用于机动车的电动车桥
    3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674259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910202499.7

    申请日:2019-03-11

    Inventor: 俞正才 张仁 黄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电动车桥,其包括:减速器和差速器,减速器包括输入轴,减速器通过输入轴接收输入的驱动转矩并且使驱动转矩增大后输出到差速器;减速器包括第一行星传动装置和第二行星传动装置,第一行星传动装置被构造为用于从输入轴接收驱动转矩并且输出到第二行星传动装置;第一行星传动装置包括太阳轮、第一行星轮以及第一齿圈,第一齿圈包括内齿和外齿;第二行星传动装置包括第二行星轮和行星架;第一齿圈通过其外齿与第二行星轮啮合,从而使得第一行星传动装置和第二行星传动装置传动连接,并且,行星架与差速器传动连接。

    动力耦合控制系统
    3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608241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810622288.4

    申请日:2018-06-15

    Inventor: 刘磊 黄超 钟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耦合控制系统,包括动力耦合装置和执行单元,其中,动力耦合装置具有第一耦合部件和第二耦合部件,执行单元能够使得第一耦合部件和第二耦合部件耦合或解耦,其中,将所述执行单元设计为电液控制模块,电液控制模块具有控制单元、电机、螺旋传动机构、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其中,电机由控制单元控制,螺旋传动机构连接电机和第一活塞,螺旋传动机构用于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变为第一活塞的直线运动,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形成充满液压液的液压室,第一活塞能够液压传动地使得第二活塞作直线运动,第二活塞能够将力作用在第一耦合部件,使得第一耦合部件与第二耦合部件耦合或解耦。

    汽车及电轴驱动系统
    3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572419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231110.3

    申请日:2018-10-2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轴驱动系统,包括:变速箱,包括第一齿轮和行星齿轮装置,行星齿轮装置包括行星齿轮,太阳轮,第一齿轮和太阳轮通过连接轴连接,且第一齿轮、太阳轮和连接轴一体成型,太阳轮和行星齿轮啮合;支撑板,固定于变速箱的壳体上,支撑板位于太阳轮的轮盘和第一齿轮的轮盘之间;差速器,差速器的壳体的第一端与行星齿轮装置的行星架一体成型;第一齿轮和行星齿轮装置共同支撑于变速箱的壳体及支撑板上,差速器的壳体的第二端支撑于变速箱的壳体上。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汽车及电轴驱动系统保证了整个电轴驱动系统的传动稳定性,从而提高了电轴驱动系统的NVH控制性能。

    放气接头
    4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777510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110128759.4

    申请日:2011-05-13

    Inventor: 黄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25/083 F16D230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液压离合器分离系统中加注液体和排气的放气接头(200;300),其包括放气阀体(210;310)和接头壳体(220;340),放气阀体被装配在接头壳体(220;340)内,同时能旋转,所述放气阀体(210;310)上安装有主密封件(230;330),且所述放气阀体(210;310)在其内具有孔(211;311),所述孔通过主密封件(230;330)封闭,并且能够在旋转180度后打开,以便按照需要排出系统内的空气或液体。所述放气接头(200;300)还具有辅助密封件(240;350),其安装在所述放气阀体(210;310)上,沿泄放方向位于所述孔之后,用以减小放气阀体相对于接头壳体的倾斜,从而减小放气阀体与接头壳体之间产生泄漏的风险。

Patent Agency Ranking